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八旬老英雄捐遗“为国家做最后一次贡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1:22 沈阳网-沈阳晚报

  编者按:我们似乎都崇尚钢性的硬力量,钢、铁、速度,以为只有这些尖锐才能构成力量;事实上,我们似乎更应该崇尚那些细致的、温暖的、甚至显得有些柔弱的软力量,比如真情,比如爱心,比如奉献的心愿……。当充斥血腥暴力的硬新闻吞噬你阅读欲望的时候,下面这组报道或许能拨动你内心深处不曾被感知的心弦

  11月30日上午,在中国医科大学的遗体告别厅内,81岁的肖良臣老人实现了他人生
中最后一个心愿———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疗事业。12月3日,记者采访肖老的3名子女得知,肖老是沈阳市第100位成功捐献遗体的志愿者。子女们告诉记者:“父亲一生坦坦荡荡,死后把遗体捐献给医疗事业,是他的心愿。帮他完成这个心愿对于我们子女来说虽然是痛苦的,但我们尊重和理解父亲的决定,全家人都为他的所作所为感到骄傲和自豪!”

  “百号”捐遗者是位老英雄

  肖老的大儿子肖晋告诉记者,肖老从小是一个孤儿,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过得都非常贫苦。1948年10月参军后,他的生活才得到改变。肖老先后参加过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多次负伤、立功,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炮兵营长。1951年,肖老又参加了抗美援朝。在第一次战役中,肖老在同战壕的战友阵亡后,顽强作战,成功摧毁了敌人的一个地堡。他因此荣立了三等功,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战争胜利奖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和平纪念勋章。1963年,肖老转业回到地方,先后在沈阳市杂品公司和木器公司担任党组书记等职务。二儿子肖堃介绍说,肖老一生为人坦荡,清正廉洁,虽然在木器公司担任领导,家里却没有一件单位生产的家具。老人对党的恩情一直念念不忘,之所以做出捐遗的决定,老人主要是为了“报恩”,他想用自己的遗体为国家做最后一次贡献。

  父亲捐遗举动感染儿女

  肖老的女儿肖锦雯告诉记者,在她上小学的时候,就曾经听父亲说过,想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医学院做研究。在离休之后,老人通过媒体得知沈阳可以捐献遗体后,他很高兴,一直嚷嚷着要去捐献。但为了照顾病重的老伴,捐献的事情被搁置起来。2005年3月,肖老被查处患有胃癌,手术之后老人一再要求女儿,帮他打听捐遗的事情。肖锦雯联系了很多地方,却没有弄清捐献的程序。今年8月末,肖老因病情加重再次住院,他从同病房的病友口中弄明白了捐遗的程序。9月6日,肖老不顾身体的虚弱,坚持自己前往公证处进行了捐遗的遗嘱公证。11月28日,肖老终因病情加重而逝世。临终前,老人一再嘱咐子女,一定要帮他完成最后的心愿。肖锦雯告诉记者,父亲的行为让她很感动,也很受教育。她一直都没有告诉父亲,在帮父亲办理捐遗手续时,她给自己也要了一份申请表。她正在做家人的工作,她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感动爱心

  她是不幸的,因为先天性“兔唇”,被弃医院急诊大厅,距离死亡一步之遥她是幸运的,先是被医院救活,后被送到福利院,最后被一对美国夫妇领养跨越国度爱心接力救助“兔唇”女孩

  一个刚出生几天的小女婴遭到遗弃,原因是她患有先天性唇腭裂(俗称“兔唇”)。庆幸的是,小女婴被弃到医院急诊大厅后,总值班医生及时发现并救活她,又送到福利院。在福利院爱心人士的百般呵护下,小女婴接受唇腭裂整形手术后,又被一对美国夫妇领养。12月3日,这对夫妇领着养女赴沈城,探望当初救活女儿的“白衣天使妈妈”。记者闻讯赶到沈医奉天医院,采访一个跨越国度爱心救助女婴的故事。

  爱心第一棒:总值班救活弃婴

  当日上午,沈医奉天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格外热闹:一对金发碧眼的外国夫妻领着一个中国小女孩,对着科主任田坚比划个不停。经过翻译的帮忙,田主任才弄清楚,眼前这个圆脸可爱的小女孩,就是自己两年前在医院捡到,并救活的那个小弃婴。

  2004年10月末的一个傍晚,担当医院总值班的田坚主任正在巡查,当她走到医院急诊大厅电梯旁时,隐约听到“嘤嘤”的哭声。顺声寻找,在一个角落的暖器片下面,有一床捆绑起来的小棉被,里面包着一个小婴儿:脸色冻得发紫,双眼紧闭,啼哭声十分微弱。

  田主任立即将棉被打开,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冻得冰凉的婴儿贴在怀里焐,并通知相关科室对婴儿进行抢救。婴儿很快脱离危险,这是一个刚出生几天的小女婴,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田主任买来奶瓶、奶粉,一宿未眠喂养这个可怜的孩子。

  爱心第二棒:福利院免费手术

  次日,奉天医院与沈阳市儿童福利院取得联系,对方派车来接。临分别时,田坚主任为孩子起个好听的名字:萱萱。由于小女婴襁褓里没有任何父母留言,福利院工作人员把那一天作为孩子的生日,并在萱萱的档案卡中写上了被捡拾经过。

  来到福利院后,院里为她起的名字是:沈文萱。福利院为萱萱做了全面体检,并把她安排到一间特殊的病房,派专人对孩子进行照顾。隔离一段时间后,确认孩子没患其它传染性疾病、身体各项指标全部达标,院里将孩子转到儿童康复科。

  “照料患唇腭裂的孩子,喂奶喂饭是难关!”儿童康复科李露科长告诉记者,婴儿在哺乳期均有口欲的本能,吮吸功能的建立主要靠两颊肌肉的收缩使口腔产生负压来实现。唇腭裂患儿由于口鼻腔相通,喂奶时要用手指压迫住奶嘴,在患儿吸奶时,工作人员还要用手指堵住唇裂的地方,帮助唇部闭合。

  在工作人员耐心地抚养下,萱萱一天天健康成长。1岁半时,民政部门与福利院联合开展了一项爱心计划,为她实施了唇腭裂修复手术。

  爱心第三棒:美国夫妇收养她

  半年前,一对美国夫妇赶到福利院,按照相关规定办理了收养手续。据了解,这对夫妻家住美国纽约,他们把萱萱视为掌上明珠。当日,这对夫妇赴沈专程完成一件心愿:见一见女儿的“白衣天使妈妈”,跟她照一张照片。

  当日上午9时,在沈医奉天医院内分泌科,田坚主任与萱萱和她的洋父母照了一张合影。听着孩子一会儿喊自己“妈妈”,一会用英语呼唤美国父母,田坚感慨地说:“我相信孩子一定会在美国幸福地生活成长,她真有福气。谢谢你们领养了萱萱!”

  通过翻译,美国夫妇也表达了意愿:“我们这样做是要让女儿终生记住,是好心的中国医生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让女儿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本报记者唐葵阳摄影沈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