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本报《非常好人》报道掀起募捐潮 一位民工捐了四次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3:08 东方今报

  

本报《非常好人》报道掀起募捐潮一位民工捐了四次钱

  今报郑州讯 接过300元钱,张越的母亲贾现菊干裂的嘴唇剧烈地抖动着,眼圈红了——这是她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

  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感情的贾现菊,“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捐钱的年轻男子面对
这位母亲,一时不知所措,只好也跪在地上扶起贾现菊。看到这一幕,周围许多人都流下了泪。

  12月1日,本报A06版一篇《“感动中原人物”街头筹款救助陌生女》的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赵俊方,知道濮阳清丰县有个需要救治的17岁女孩儿张越。当赵俊方又站在街头为张越筹款时,许多人坚定地站在了赵俊方身后……

  ●一群喊哑嗓子的大学生

  12月1日下午5时,在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商专)上大三的郑超帅经过学校南门时,碰到了正在风中求助的贾现菊和赵俊方。

  郑超帅是商专爱心社的社长,每天他们都在学校里卖报纸帮助贫困大学生。通过《东方今报》“非常好人”的故事,郑超帅相信了贾现菊。“我是爱心社的成员,我会让同学们一起来帮你。”他对贾现菊说。

  天色已黑,郑超帅把贾现菊领到教室里,和爱心社的10位成员一起,连夜用当天的东方今报制作了一个展板和5个红色的募捐箱。

  12月2日,爱心社成员把展板、赵俊方的资料摆在商专南门。站在路边,10名大学生轮流举着喇叭,一刻不停地说:“请停停您的脚步,一个17岁的少女需要您的帮助,请献上您的一份爱心……”

  一看有人驻足,他们立即上前反复讲述:“相信这个事情是真的吧,这就是张越的妈妈,这是赵老师。帮帮这个同龄人,挽救一条生命。”

  从早上8时到下午6时,每个大学生只吃了一碗米线,在冷风中不停地搓着手取暖,嗓子喊哑了,他们说:“辛劳总不会白费,我们已经筹到了1670.5元钱。”

  ●一位捐了四次钱的民工

  12月2日下午2时,学生们在街头宣传,一个衣着简陋的男子在展板前看了半天后,从兜里摸出皱巴巴的一卷钱,从里面抽出几张放进了募捐箱。

  20分钟后,这名男子再次来到展板前,又从兜里摸出几块钱放进了募捐箱。

  就这样,一个小时时间里,这名民工共4次来到展板前,每次都从身上摸出几块钱投进募捐箱。特别是最后,他很犹豫,毕竟那卷钱越来越少,最终他还是把剩下的那点钱都放进了募捐箱。

  这名男子不愿透露姓名,只说自己在附近打工,他说:“我一个月也挣不了多少钱,没法帮这个可怜的孩子。我身上就这30多块钱,全捐出来,心里舒服。”

  ●坐三轮车送钱的大学老师

  费昕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一名老师,看过《东方今报》的报道后,想把赵俊方、贾现菊和武雪梅都请到学校给大学生讲讲他们的经历。

  12月2日下午,当他得知赵俊方和贾现菊正在商专时,专门打了一辆三轮车赶到商专。见到贾现菊后,这名年轻的老师从包里掏出300元钱塞到贾现菊手中,“钱不多,只是我的一点心意”。

  300元钱,是目前贾现菊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不善表达的她哆嗦着跪在地上。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费昕说,这只是一点小小的爱心,承受不了一个比他年纪大的大姐一跪。

  费昕把钱送到贾现菊手中后,又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去了,他听说“最美丽的继母”武雪梅在那里。

  ●赵俊方:我看到了希望

  赵俊方这两天并不轻松。除了给张越募捐外,他还到郑州各大学里演讲,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学生们“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重要”。

  孙子的病情也一直压在他心头,他说:“孙子腋窝下的伤口没愈合,一直往外流脓。”家里也拿不出钱给孙子看病,记者问他:“帮张越筹钱时,能不能也给自己的孙子筹点钱?”赵俊方摇摇头说:“这不合适。”

  目前,北大学城的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中州大学、郑州师专的有关社团,已经联合起来,准备在北大学城为张越举行一个较大规模的募捐活动。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也打算号召全校师生为张越、武雪梅捐款。

  赵俊方说:“这群大学生,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希望,我很感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