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苗木之乡建新城,农民变市民路咋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5:33 杭州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肖红安 萧山报道组 张德良 记者 王浩)新华村农民戚长根、沈百仁、倪永如,这三个60岁出头的老人,文化水平最高的也只有小学。这么大年纪,想起读书的感觉早就恍如隔世。可如今,三个老人再次“背起书包上学堂”,成了同班同学。他们都是萧山宁围镇“万名农民进课堂”工程中普通的一员。在过去一年里,宁围镇有上万农民进入课堂培训。按规划,以此速度,未来五年内,宁围镇的5万多农民都能接受成人教育培训。

  为啥学?为了“农民”离土变“市民”

  为什么学?学什么?进入学校的人,总要被老师问及这样的问题。

  宁围镇是有名的苗木之乡,也是萧山最具有知名度、最有品牌效应的一个镇,位居浙江百强乡镇榜首。然而,在未来五年城市规划中,宁围镇的土地上,将建起钱江世纪新城,作为未来杭州城区的框架将基本形成。宁围镇总共有5万多农民,这也就意味着,将来宁围会有5万多失地人口。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批失地农转非农民需要安置就业,一些残疾人等农村困难群体的生存问题也亟待解决。

  放下锄头,失去土地后,这些农民将何去何从?等新城建设起来,“农民”变成了“市民”,他们的出路又在何方?“万名农民进课堂”工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炉的。

  农民王钜玉以前在村里当过会计,因为行政村合并而“下岗”。50多岁的他重新进修,学会了简单的电脑操作技术,然后又考出了上岗证,现在他进了一家私营企业,又操起了会计老行当。像王钜玉这样进入课堂的农民,都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学技术,年富力强的可选择像缝纫、计算机、插花、营销等实用技术,而年长的则可挑环境保护、老年保健、家电维护之类的“常识”课程。

  有什么?听听课还有“助学金”拿

  “听课不但免费,还有‘工资’领,真是从没遇到过。”沈百仁说。一周课程5堂课,复习一天参加考试。上完之后,镇上发给每位学员100元的“助学金”。

  镇上出钱发放“助学金”,起初是为了调动农民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但推行一段时间后,情况变得出人意料。“每个村的积极性都奇高,不是为了‘助学金’,而是村里发现开的课程很实用,很受农民欢迎。大家都争着要在村里开课,劳动部门教师库里的老师都安排不过来了。”镇上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校长沈水泉说,像一些种、养殖等实用技术,能给农民带来很直观的实惠。而像一些上年纪的人,刚好家里有幼小的孙辈,老年保健和幼儿护理的课程,很受他们欢迎。就连“物业管理”这门课,听的人也很多。因为宁围镇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是“房东”,一般都有七八个房间出租,所以,房屋出租的程序、风险规避,纠纷解决等内容相当受欢迎。农民学了一些实用技术,考试合格后,能拿到技能证书,未来在全区范围内,这些证书对于农民再就业有一定效力。

  虽然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已不存在,但“助学金”照旧发放。沈水泉说,目前镇上已规划建立培训基地,今后基地培训与送学下乡结合,将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

  干什么?5年后要让全体农民毕业

  戚长根很有意思,他跟14岁的孙子进了同一所学校学习。从去年11月起,每天白天,孙子在宁围一小念书,到了晚上,爷爷就拿上资料,进了设在宁围一小的培训课堂。“考试没考好,只考了个及格。”老戚不大好意思地说,“太久没摸书,不大记得牢。”不过,记得住的东西还是很受用。老戚学的是家政服务和电器维护。回到家,他知道了空调的过滤网要换洗,家里的冰箱外壳很烫,而且费电,是因为冰箱放在角落,四周空间不够,散热不好。看着老头子学了一星期,变的能干起来了,老伴觉得很不错,也动心了:“等到下次再开课,我也去听听”。

  除了针对农民,宁围镇的教育工程还面向各类市民和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万名农民进课堂”成人教育培训,俨然成了一项系统工程。分管文教卫的副镇长蔡雁介绍说,宁围镇计划用两年时间,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各类培训、学习活动,在全镇营造“万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用5年时间,完成对全体农民的普遍培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