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冬日,有“暖流”奔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8:56 无锡日报

  编者按:这几天,寒风凛冽,但在我们周围,却时时有一股股“暖流”在抵御寒流。爱心,是形成“暖流”的真正原因。在这个城市,你会看到:

  健全人帮助残疾人,党员干部资助困难群众,本地人牵手新市民,受助者接过爱心接力棒……奔涌的爱意,驱散了寒冷,温暖了冬天。

  “我的心总是暖的”本报记者朱敏报道“2001年12月30日,去学校送外套、棉袄、毛裤、皮手套、IC电话卡;2002年1月5日,到家里看望贫困生母女,送去现金1000元,油2桶,大米两袋……近期,去中国政法大学看望小郭,送去水果、点心、碗面、电话卡。”这是王锦志历次去看望和自己结对的贫困学生郭莹华时送去的“心意”。

  王锦志是无锡地税局的一位女税官,自1998年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起,便一直捐助和关心着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困的学生郭莹华。自2001年王锦志参加全市市级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结对帮困”活动以来,她更是几年如一日,把郭莹华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无私奉献着爱心,光学费就自掏腰包捐助了17000多元。

  头两年,王锦志并没有见过郭莹华,第一次去看望小郭的时候还费了点周折。“那天是元旦前夕,天特别冷,我骑着自行车前往小郭家,可到那儿后却发现她们家里已经拆迁了,四处打听,最后得知小郭在市一中上学,我又喜又急,便迅速赶往一中,当见到她时,我这颗心才放下。”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也让此刻在北京上学的郭莹华记忆犹新:“当时我们在开元旦晚会,当我被叫出去后,眼前的这位和蔼可亲的阿姨让我觉得很温馨,她给我送来了许多冬天的衣服,还问长问短的,我心里很高兴。”王锦志时刻关注着小郭的成长,不仅在物质上、生活上关心着小郭,有时带小郭母女逛街、逛公园,还不忘开导小郭的母亲。由于丈夫早逝、家境贫困,本来身体不好的小郭母亲忧郁成疾,王锦志利用业余时间劝导小郭母亲要放平心态,好好生活,为女儿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现在,小郭的母亲变得很开朗,心态也年轻多了。今年,王锦志去北京开会,连夜找到小郭宿舍,不仅送去了食品,还给小郭在北京学习、生活以及今后找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小郭在接受电话采访时激动地说:“从来没有人来北京看我,王阿姨工作这么忙还没忘记我,北京天气虽冷,但我的心总是暖的。”在我市,像郭莹华家这样的贫困户还有许多。2001年以来,我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纷纷与困难群众结对,帮他们解决困难。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市级机关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农村帮助贫困家庭594户,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108.97万元。市级机关138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走进138户结对家庭,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13万余元。

  “伙伴”帮他追逐“清华”梦

  转眼间,一搀已十年

  本报记者陈景秋报道2日下午,太阳已经偏西。阳光从后窗照进房间,这让在窗前做作业的小洪感到很温暖。要不是“伙伴计划”的帮助,这个立志上清华大学的男孩,可能已在几个月前因失学而早早走进“严冬”了。

  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小洪是个“老无锡”了。4个月大时,小洪就被在锡打工的父母抱到了无锡。没有技能的爸爸妈妈,只能做些体力活维生。因为家境不好,小洪没吃过零食;因为父母工作忙,小洪没和他们出去玩过。去年他过生日时,在锡打工的小舅妈给他买了一只蛋糕。面对属于自己的第一个生日蛋糕,小洪许下了愿望:“长大要上清华大学。”秋天,小洪在期终考试中得了“双百”。

  小洪脑海中爷爷奶奶的印象,还是5岁时回大别山老家时留下的。他还知道,爸爸每月都会给他们汇去几百元钱,让他们买药治病。就在今年他得“双百”后不久,老家传来爷爷病重的消息;奶奶养的秋蚕,也在快结茧时生病死掉了。要想让父母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更多钱来给爷爷治病,小洪只能选择辍学。就在小洪准备回老家时,滨湖区关爱未来新市民的“伙伴计划”帮助他重回课堂。这个集爱心捐助、体育锻炼、社团活动、科技辅导、技能培训、心理咨询、权益维护以及文化辅导于一体的活动,已惠及滨湖区2500多名未来新市民。

  在一、二年级,小洪得到了“三好学生”、“优秀表演奖”等好几张奖状。他请爸爸腾出个盒子,等奖状把盒子装满的时候,小洪也许就可以上清华大学读书了。

  本报记者于丽雯报道昨天早晨,张兰英像往常一样搀着惠荷芬,准时出现在稻香菜市场里,菜场的摊贩热情地招呼她们,仿佛相识已久的老友,虽然已是冬日,早晨有些寒冷,但此刻这里却暖意融融……张兰英已经64岁了,很清瘦,虽然穿着厚厚的棉衣,依然显得很单薄;惠荷芬,双目失明,家里还有个瘫痪在床的老伴。张兰英刚退休时,得知自己楼下有这样一对夫妻,她深感他们的不易,决定帮助他们。开始的第一步,就是每天搀着惠荷芬去买菜,这一搀,就是十年。菜场的摊贩们开始对这对组合感到很奇怪,后来就慢慢地习惯了。有时候,张兰英没有搀着惠荷芬来,摊贩们会问:“张阿姨,怎么今天惠阿姨没来?”张兰英有事不能买菜时,惠荷芬也不会出去的,她说,她已经习惯了张兰英搀着她,别人搀的时候她经常会跌倒,而张兰英晚上回家的第一件事也是打电话问惠荷芬,今天有没有买菜,吃的是什么。

  刚开始时,张兰英也遇到过尴尬的事,她每次走在大街上遇到自己的亲戚朋友,他们都会问,“您怎么搀着个瞎子啊?”张阿姨说,那时候,她也不好意思,但一想,有什么呢,帮助别人又没错,这是积德的事,就这样,张阿姨一直坚持着。正因为张阿姨的坚持,才换来许多人对惠荷芬夫妇的同情、关心。张阿姨开心地告诉记者,每次她们俩去买菜,摊贩们从不短斤少两,而且都会多给。惠荷芬老伴每天都要吃豆腐,每次她们去买时,卖豆腐的小耿从来不称,一元钱的豆腐她都是给两大块。张阿姨说:

  “一元钱是买不了那么多的,人家也是在做善事呢。”这不,冬天到了,张阿姨又开始张罗着给惠荷芬夫妇买冬用物品,从棉被到棉袜、棉毛裤,她全都给这对残疾夫妇挑好了送过去。惠荷芬说,她眼睛看不见,但每次有亲戚朋友来都夸她会挑东西,把家里布置得这么好,她都会感谢张阿姨。惠荷芬说:“没有张阿姨,日子都不知该怎么过下去!”说这话时,惠荷芬眼睛盯着张兰英,眼中虽然没有任何光彩,但依然涌出道不尽的谢意。

  接过爱心“接力棒”

  本报记者吴晴晴报道当年的受助者,如今的助人者。小吴完成了一次爱的“接力”。

  小吴是梅梁中学的英语老师,工作4年以来,她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生活渐渐有了改善。然而,小吴始终记得那么一家人,曾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伸出过温暖的手。她一再通过市慈善总会寻找王阿姨一家,希望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激。

  在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学习的最后一年,小吴的家庭困难到了极点,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中风。虽然她自己在外做家教,但不多的收入仅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学费没有着落。这个时候,王阿姨的女儿资助了在困境中奋力挣扎的小吴。

  除了那几千元学费,小吴还记得很多温暖她的细节。那年的生日,她受邀到王阿姨家做客。

  预料中平常的会面,原来竟是一场事先策划的生日宴。他们的良苦用心,为小吴的艰难生活创造了一个来之不易的惊喜。大半年的时间里,王阿姨好几次把女儿的衣服送给她,冬装夏装一应俱全。“不少衣服上还有干洗店的标签。”小吴对王阿姨的细心关怀始终念念不忘。有时,小吴会去帮王阿姨的外孙女辅导功课。

  那个时候,王阿姨总是买上两份早餐,还熬好一锅骨头汤等她到来。

  毕业时忙着找工作,小吴与王阿姨一家联系逐渐减少,后来王阿姨搬家,他们彻底失去联络。如今,在寻找他们的同时,小吴也资助了一位在母校上学的贫困学生,帮助解决了3000元的学费。虽然自己家庭并不宽裕,但小吴深知雪中送炭最能温暖人心,于是她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将爱继续传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