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超市出现“自选式” 目前不会大面积推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10:15 龙虎网 | |||||||||
【龙虎网报道】南京市玄武区一位吕先生昨日致电本报说:“我所在的社区有互助社,类似于慈善超市,里面有各类全新的生活用品,也有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居民捐赠的半新的衣被等,但是我都用不着。”吕先生表示,既然是慈善超市,就应该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不知道南京有没有这样的救助超市?为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博爱超市”前期成本高
据介绍,吕先生所指的“救助超市”南京目前有一家,是由省市红十字会与苏果超市联手的“博爱超市”。这家超市主要救助对象是“最易受损害的群体”,如在突发灾害和意外事件中陷入困境的家庭或对象。2005年5月8日起,该超市在南京中山路233号正式开业。当时是以“自办超市”的形式,红会向救助对象发放的资金按每户每次300元,每周五由一名工作人员为那些持有“救助卡”的市民发放一些米油、棉被等生活用品。一年运营下来,救助对象基本稳定在2000户市民,一年总量在60万元左右。 联手商业超市三方欢喜 “但是做善事也要考虑成本。”市红会业务部长李晓明昨天告诉记者,考虑到自办超市存在的货物储放、人员打理和值班看管等成本,加上很多救助对象渴望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他们就近与苏果超市“好的”便利店联系,希望企业也来参加社会的慈善事业。最后双方商定,救助对象每周五凭救助卡来“购买”除了烟酒等高档消费品以外的生活用品,超市不收任何其他费用。 同时,红会直接把原先发放点的门面租给了苏果,这样也做到了包括救助对象在内的“三赢”。“我们提倡积极筹备,谨慎开业。”据了解,目前建邺区、江宁区和溧水县红会已经成立了博爱超市,均借鉴了这种做法,其他区县的红会也在积极筹备中。 短缺物品可提前预订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中山路上的苏果超市“好的”便利店,只见门口挂了块“南京红十字会物资发放点”牌匾。昨天是周五,正好是救助对象的开放日,超市收银员指着一本由红会传来的各街道和社区报来的救助对象名单说:名单每月都要理一次,每周五来买东西的约有几十个,如果大家想要的东西超市里暂时没有,他们可以预订,我们再去联系上货,总之要确保救助物资到位,满足救助对象的需求。为了让受助对象自尊地受助,超市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处理救助卡用户时都很低调,目的是改变救助对象从前在自办超市领取物品时的尴尬心理。 目前模式不可复制 南京目前有123家民间组织成立的慈善超市,今年来新增了至少50%,说明全社会的慈善意识正在加强。但是南京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负责人介绍,目前这些超市不可能复制红会博爱超市的这种做法。主要是目的不同,街道或社区的民间慈善超市是为辖区内贫困人群搭建一个救助平台,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别人,是一个人人奉献爱心的所在。爱心不仅可以通过资金,还有一些物质,包括平时闲置不用的生活用品等。如果和商业超市联手,难免让爱心变味。南京市第一家社区建的慈善超市——建邺区国泰民安超市的负责人介绍,2004年超市成立之初,他们也想过与商业超市合作,但在居民代表和社区干部的讨论中,大家一致否认了这种做法,认为那样还不如直接给救助对象发苏果券。 民政局救灾救济处的同志向包括吕姓居民在内的困难居民解释道:尽管每种做法不同,但慈善的力量正在加强,虽然目前还不能随意到超市领取生活必需品,随着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投入的关注更多,救助也会向着更丰富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