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13:22 新浪文化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神圣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却不然,这体现了中西文化间的差异。

  图腾(totem)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阿尔衮琴部落奥吉布瓦(ojiboways)方言,意为“他的亲族”。图腾崇拜缘于人类在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对大自然的畏惧,它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就产生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存在过图腾崇拜现象。图腾文化是人类最
古老、最奇特、最神秘也是最复杂的一种文化体系,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就是龙。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1987年在河南濮阳仰韶文化遗址的墓葬中出土了以蚌壳围成形状的龙,被誉为“华夏第一龙”。我们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千百年来龙作为华夏文明的象征,已经广泛渗透于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古代的建筑,雕梁画栋必要有龙,陶瓷器皿往往画龙,人物姓氏、亭台楼阁、乃至江河湖水,往往以龙为名,元宵节看龙灯,端午节赛龙舟,天上有龙星,地下有龙脉,动物有龙马、植物有龙柏,成语还有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马精神,十二生肖中也少不了龙。总之,与龙有联系的文化现象数不胜数。

  有学者认为远古时代的各个部落图腾崇拜的对象很广泛,包括中华一些姓氏,如马、牛、羊、猪、梅、李、叶、林等也大都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这些都是有道理的。那么为何后来只有龙超越了地域之分、民族之别,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了呢?这实际上也不难理解。

  龙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首先是因为龙包含着自然崇拜的因素,即人们把龙当作主宰风雪雨露的神来敬重。如果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我们中国基本处在温带气候,又有着广阔的内陆腹地,非常适宜农耕文明的生息繁衍。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一直以农业立国,而雨水又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只有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家给人足。反之非旱即涝,则会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正是基于这一利害关系,古人对龙的威力产生了敬畏,形成了龙的图腾崇拜。龙作为图腾最初源于远古的太皞部落。史载太皞部落居江淮流域,以龙命官。《左传·昭公十七年》就记载了郯子所言:“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后来,随着历史的向前推进,各部落间因战争、迁徙、杂居、通婚等因素,彼此间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就逐渐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广泛的龙图腾崇拜。尽管龙已经渗透到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龙图腾的形象也是家喻户晓,但是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人真正见到过龙,连成语“叶公好龙”中的那位叶公子所见也是后人杜撰的。前几年洪涝灾害时,各地纷传有龙出现,后来证明也都是以讹传讹。实际上,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只不过是观念上的东西,是对现实存在的某种或某几种东西的附会和异化。古人对龙有种种解释。荀子说蛇没有脚而能飞(见《荀子·劝学》);有鳞的叫蛟龙,有角的叫虬龙,无角的叫螭龙。(见《离骚》洪补引《广雅》)有翅膀的叫应龙(《天问》王注)。有说龙像狗像牛,王充《论衡》则说:“龙之像,马首蛇尾。”还有的说龙的形状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蜃的腹,鱼的鳞,鹿的脚掌,鹰的爪子。这显然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比最初的龙越来越复杂,被综合进去的图腾也越来越多,说明它在不断丰富发展。对于龙的主体原形的探讨,学者们作过许多有益的研究。有鳄鱼说、蜥蜴说、马说等等。但普遍认同龙的基调是蛇。最初系统提出这一见解的是闻一多的名篇《伏羲考》。龙即大蛇,蛇即小龙。闻一多认为,蛇氏族兼并别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成为后来的龙。蛇作为龙的基调是不难解释的,蛇类尤其是大型蛇类往往存在于幽谷深潭或沼泽之中,这些地带终年不涸,再者蛇类又喜欢在阴雨雾霭的天气里溯游戏水,还能在森林草树间游弋如飞,似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从而古人就将其同主宰风雨的神相附会了。从现有的考古发掘的文物资料看,愈是远古的时代,龙的形象愈接近蛇的形状,也证明了龙的基调是蛇的论断。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利用龙的神威来树立个人权威,利用中国人对龙的顶礼膜拜来巩固自身的统治,这无疑是龙能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图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封建社会,龙一直作为皇室的标帜。皇帝是“真龙天子”,穿龙袍、戴龙冠、坐龙椅、乘龙舟。皇帝生病说是龙体欠安,生气要说龙颜大怒,生了儿子还是龙种,似乎皇帝的一切都要跟龙扯上关系才能显示他的至尊地位。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曾作为明清两朝皇宫的故宫博物院藏了那么多雕有龙图案的器物,甚至连城墙上都雕龙的缘故了。(作者:楚江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