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应聘不问薪”是理性还是无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14:52 新民晚报

  “现在应聘的大学生很少直接问薪水了。”在2日举行的2007届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双选会上,一位招聘人员的感受道出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窘境”:从曾经的“张口要价”变成“不敢问价”。对此,有人评价说:高校毕业生逐渐理性!

  应聘不问薪水,假如是一种理性,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理性?我想,在就业压力大、就业难的今天,只是大学生一种无奈的选择罢了,不是说高校毕业生不想“张口要价”
,而是“不敢问价”。学生应聘不问薪水,显然不是真实意愿表示;而招聘单位对“应聘不问薪水”高竖大拇指,赞扬为“理性”,不是什么善举,而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从这个角度讲,所谓的“双向选择”,嬗变为用人单位单方意思表示的“单向选择”了。

  大学生应聘问薪水,甚至“张口要价”,这应该是他们合理的诉求。应聘不问薪水,不仅为以后的劳资纠纷埋下祸根,关键是一种违背常理的不人道行为。一个人就业的首要目的就是挣取工资以谋生,这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这恐怕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那么,现在大学生应聘不问薪水,怎么能是一种理性呢?

  当前,高校收费居高不下,很多家庭因为供养大学生而不堪重负,教育致贫现象困扰很多家庭,有人认为上大学不合算,上了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也养不起自己。所以,退学、辍学,或者是考上大学不去上的现象并非罕见。社会之所以出现这些不良现象,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少,固然是主因。但是,部分用人单位也难辞其咎,现在有些单位比着、赛着片面压低毕业生的工资,大学生“应聘不问薪水”或“零工资就业”,用人单位就高声叫好,赞扬为“理性”。这样,用人单位用人是减少成本了,但大学毕业生的价值体现在哪?权益又由谁来维护?

  现在的人才市场是一个供求失调的市场,供远大于求。但是,用人单位可以以挑剔的眼光选择人才,但绝不能动辄侵犯他们本应拥有的权利,牺牲他们正当的利益。人,是社会第一和首要的资源,“千金易进,一将难求”,这种靠牺牲人才切身利益的办法招揽人才,不是真正的“伯乐”,也不可能寻觅到真正的“千里马”。燕赵都市报(惠铭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