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年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红灯”频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4:29 舜网-济南日报

  2006年,“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国各省区市GDP快速增长的“成绩单”令人瞩目。与之相伴,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红灯”频闪。

  随着“十一五”各项指标逐步分解到位,人们普遍关注:今年的两个约束性指标会不会落空?科学发展观能否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时好时差

  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也不降反升。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完成这两个“硬指标”的压力显而易见。

  三季度能耗指标虽略见好转,但有关权威人士分析,“开局”之年完成降耗减排指标难度依然很大。

  “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期相对应,我国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也正呈现高位波动、时好时差的相持状态。”

  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叶如棠分析,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来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曾出现缓慢下降的势头。“十五”中期再度出现的污染反弹,正是相持阶段波动的反映。这一阶段将延至何时,关键就看“十一五”期间降耗减排的效果。

  叶如棠认为,企业降耗减排所依托的工程设施的兴建,往往要等半年甚至一年之后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开局”之年甚至第二年,完成或达到5年平摊的降耗减污指标可能会有难度,但重要的是把基础工作做扎实。

  降耗减排的“紧箍咒”抗衡“GDP崇拜”

  国务院日前批复的《“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显示,七省(市)降耗标准被调高。事实上,一些能源大省的降耗指标超过20%,有的甚至达到30%。

  显而易见,能耗下降的“紧箍咒”与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GDP崇拜”形成强烈反差。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地方在“开局”之年追求“开门红”效应时,行政主导的投资趋热骤然增多。虽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GDP增长8%的预期目标是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后确定的,但大部分省区市都把增长指标定在12%以上。

  用“硬约束”实现“硬指标”

  专家分析,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方式转变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新旧模式的抗衡使问题集中暴露,只有用“硬约束”“硬手段”,才能使经济增长模式尽快突破“相持阶段”。

  2007年是我国发展和改革十分关键的一年。专家提示,临近岁末,必须谨防一些地方或企业将能耗数据“掺水”,用“硬约束”确保两个“硬指标”的实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交出一份实实在在的合格答卷。

  (据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陈芳 王丽 郭久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