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细微之处做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6:01 北京日报

  医院离家远、小区停车难……生活中看似平常的小困难,却给社会带来很多的不和谐音。

  居委会、村委会,最基层的组织,却发挥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作用:他们直接面对着千千万万普通人每天的喜、怒、哀、乐。

  建设和谐社会,朝阳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从建设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做起,以整合社区成员的共同利益为纽带,吸引群众参与,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使社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细致服务,关心居民生活天冷了,天气预报近日有小雪。香河园街道柳芳南里社区的居委会干部们坐不住了,拿上印制好的联系卡,挨家挨户串门去。

  社区共31幢楼,13名居委会干部一人包2至3幢楼。进了楼道,先在宣传栏里贴上“雪天出行注意事项”,再敲开每位老人的家门,递上联系卡:“雪天您要尽量少出门,有事就打居委会值班电话或手机,我们随时提供帮助。”

  柳芳南里建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超过60岁的老人1100多人,占居民人口总数近1/3。经过逐户走访,居委会干部记录下60多位“空巢老人”,并建立了一帮一的制度,每位老人都有一名居委会干部、一名党员、一名志愿者结对帮助。73岁的毛地一直独居,多年来,她把居委会当成了自己另一个家,逢年过节,都要在这个充满温暖的家里度过。居委会干部换了好几任,每一个都把她当亲人看待。晚上9点,身体感到不适的毛地又拨通了居委会电话。正在值班的刘景华二话不说,马上带老人去医院,忙里忙外安置老人住了院,已是夜里两点多。老人的眼泪扑簌簌落下来:“要是没有你们,我真不知该怎么办。”

  为了使居民有活动场地,街道办事处收回一处2000平方米商用房,每年损失租金50万元,改造成卫生服务中心,为每位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老人看病不出社区。8个社区建成13个活动广场,每个社区还有棋牌室、图书室,组织老人们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出了楼门就能锻炼、休闲、娱乐。

  朝阳区有不少这样建成了三四十年的老旧小区。社区基础设施落后、居民老龄化是这些社区的特点。老人需要照顾、看病有困难、活动场地缺乏,都是这些社区典型的难题。充分发挥居委会的服务职能,逐一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为群众生活提供细致服务,让每一个人生活在社区里心情舒畅,成为朝阳区构建和谐社区的突破口。

  化解矛盾,沟通居民感情成立仅四年的南郎中社区地处朝阳建外地区,社区所辖的5个居民小区中,既有京城最早的高档居住区SOHO现代城和盛世嘉园小区,也有三个建成于80年代的国有企业居民小区。

  新建商品小区中,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常常因利益冲突产生矛盾,有的甚至对簿公堂,使小区管理陷于瘫痪。南郎中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的作用,协商各方成立“议事委员会”,由社区工作者、业主、物业、社会单位、居民代表共同组成,以保护居民利益为原则,遇事协商解决,化解矛盾,确保社区稳定。

  盛世嘉园小区业主前一阵频频找物业公司提意见:交了停车费,却常常转悠半天找不到地儿停车。物业公司也犯了难:停车位本来就紧张,紧邻的通惠河北岸道路扩建,又占用了50多个停车位,他们一时也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社区居委会组织召开议事委员会会议,大伙儿提出:居民出行时间各有不同,固定车位浪费了一些资源。为了得到确切数据,委员会委托物业公司保安每天统计各时段进入小区的车流量。经过分析和征求居民意见,小区推出了流动车位管理模式,并把停车费由每月150元降为130元。用了这种办法后,小区原有的240个固定车位上可以满足300余辆车的停放。

  用这种“议事协商”的办法,南郎中社区还解决了现代城地铁出口、施工扰民等一些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

  社区的和谐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新、老小区居民同在一片屋檐下,相互却很少往来。为了打破这种隔阂,社区又扮演了牵线搭桥的作用。

  每周三是社区合唱队活动日,30多名来自新、老小区的队员总要聚在一起唱上两小时。住在现代城的居民闫立宪是合唱队的积极分子,她说:“原来我们互不相识,现在成了有共同兴趣的朋友,是社区组织的郊游活动让我们走到一起的。”从2002年开始,南郎中居委会开始组织居民春游、秋游,只要有兴趣都可以报名参加。

  游玩中,走出家门的居民相互熟悉,有共同爱好的走到一起,成立了合唱队、老年模特队等20多支社区文艺队。晨练时,老小区居民教大伙儿打太极拳,新小区居民办起了义务英语班。居民各自发挥所长,互相服务,彼此间感情越来越深厚。

  发展产业富裕一方村民通惠河边的高碑店村因“古家具一条街”在京城出了名。沿街200多家商户专营明清家具,村民赵文才的“华云堂古典家具”也是其中一家。

  当了老板的赵文才像是个木工,头发上沾满木屑灰,粗糙的手上净是裂开的口子。别小看了貌不惊人的老赵,入行五年,一件古家具摆在面前,只要看一看,摸一摸,他就能说出这件家具是“真古”还是“做旧”,大约是明清哪朝哪代的款式。这个曾经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现在的书桌上摆满了《明清家具价值评估》之类的专业书籍,为此,他还专门研读了明清历史。

  “5年前,我是个失业的农民,放下锄头,心里失落得慌。”赵文才说,“后来,不少外地人都到村里来开古家具店,我也学着入了行。吃了不少不懂的亏,可毕竟有了自个儿的事业。”

  高碑店村地处城乡结合部,这些年,由于市重点工程和绿化隔离地带建设,这个原有2300亩耕地的村庄,变得没了一分耕地。大部分村民转居不转工,滞留在村里等待安置,高碑店村变成了一个“叫农村无农业,称农民无耕地,农转居无工作”的“三无”村。

  另一方面,紧邻东长安街延长线的高碑店村也有着地理位置上的优越。上世纪90年代,陆续有20多家经营古典家具的商户自发地来到高碑店村,店铺零零散散地分布在村里一条街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几次讨论确定,走出传统农业的农村,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古家具销售为突破口,发展特色经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确定了发展方向,村里投资100多万元,对原有的古家具一条街进行升级改造。整修道路、绿化美化,并按照明清建筑风格统一改造门面,一条不起眼的小街一下子变了模样。村里又规划了民俗园、茶楼一条街。现在,高碑店有大大小小的古典家具商户410家,村民依托这个产业,从事运输、物业、保洁,400多名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找到了工作。借着外国游客常来购物的优势,村民们又尝试开办民俗旅游接待,成为本市首个挂牌成立的“国际民俗旅游村”。

  有了新产业,村民富裕了,多年不耍的高跷会、小车会、漕运庙会又恢复起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更新了村民的生活方式,使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焕发了新的光彩。RJ185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