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沁源游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7:19 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闲暇之余与友同行前往沁源。沁源群山起伏,森林茂密,千溪百汇,气象万千。据史书记载,早在夏禹治水奠定山川后将全国分为9州,沁源属冀州。商、周时期所属不变,春秋归属晋国,战国时期归属韩,之后归赵。秦统一中国,划全国为36郡,沁源属上党郡。刘邦灭秦立汉,沁源为谷远县,此乃为本县建置之始,后改为谷近。北魏元年,因沁源是沁河之源头,将谷近改为沁源县。沁源就是如此默默无闻的年复一年的伴随着历史时光漂流着。

  在抗日战争时期沁源名声大震,响彻云霄、响彻华夏大地。那是在薄一波、安子文、陈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统领之下,沁源人民创造了围困日军两年半的光辉经典战役,最终把日军赶出县境。此战例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独树一帜。1944年1月17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沁源人民视死如归、大义凛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宁肯玉碎不为瓦全的赤胆报国之心永照史册。沁源人民用生命、信念、鲜血、激昂的斗志为祖国的山河添写了一笔壮美的色彩。

  沁源并非只有战役上的独树一帜,沁源灵空山的“灵空”清幽的胜境,甘洌宜人的碧水清泉也称得上世间“独尊”。灵空山层峦叠嶂,山势峭拔,奇峰险峻,崇山峻岭的苍郁翠柏隐天蔽日,气势磅礴之势好不雄伟。真可谓一方胜迹、三晋名山。灵空山以圣寿寺为中心,有仙桥、峦桥、东钟楼、舍身崖、石门、龙尾、“九杆旗”等古建筑及奇景40余处,每处胜迹都有美妙动人的传说。

  圣寿寺坐落在悬崖半腰,因受地势限制,圣寿寺横向排列。圣寿寺寺庙殿宇近百间,规模宏大,建筑雄浑。大殿居中,左右6院,两旁有南海大士殿、地藏菩萨殿、关帝殿,殿阁亭台林立其间,殿阁亭台建筑砖雕精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殿中的佛像端正庄重的神情、气冲霄汉大无畏的精神气概让人望而却步。据寺内碑文和县志记载,唐朝末年,唐懿宗第四子李侃于乾符六年牗879年牘避黄巢起义于此,削发为僧,皈依佛门。皇帝敕命,重建禅院,增修殿宇,此山一时闻名遐迩。唐景福二年牗893年牘,李侃圆觉坐化,被封为施雨王。后汉乾佑年间改封菩萨,后周时加封为先师菩萨。北宋端拱二年牗989年牘,钦命禅院为“圣寿寺”,沿用至今。

  顺山路而下,有峦桥,明代修建,横架深涧之上,长17米,丹柱长廊,歇山顶,全木结构,北方罕见。东行里许有仙桥,单拱石桥,上有卷棚式桥廊。登桥俯视,下为百尺深谷,流水潺潺。此外,还有寺院东面的龙脊险地、仙桥附近的神仙洞、舍身崖顶互相串通的五龙洞、崖下老虎住过的卧虎洞、李侃住过的唐王寨等。

  灵空山的静谧、安闲、和谐为“灵空”胜境增添了几分意致和欣然的意境,灵空山的美吐露着真率、自然、质朴,灵空山的远与近,光与色,静态与动态创造了情景交融,物我相亲的优美意境。

  贺伟

  编辑:张星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