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千山区大孤山镇黄岭子村变迁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8:18 千华网

  2日下午,尽管冬日寒风凛冽,却吹不走人们心中的热情。千山区大孤山镇黄岭子村的文化广场锣鼓声阵阵,近百名村民扭起了大秧歌,围观的男女老少喝彩声不断,形成了一幅和谐的文明图画。近年来,这个村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移风易俗,打击封建迷信活动,改善村容村貌,并由此带动物质文明的发展。11月30日,市委书记张杰辉到黄岭子村调研时,对这个村发生的变化给予充分肯定。

  几年前,黄岭子村在外界的名声不太好,是公认的“三多一少一乱”落后村,即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多,上访多,封建迷信算命多,人均收入少,村路泥泞脏乱。2001年以来,村党支部从兴修学校,抓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入手,大力倡导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当时的黄岭子村小学是一排破旧低矮的危房,随时可能发生坍塌,而破旧的村办公楼连窗户都没有。村支书吴宝勇决定,首先翻建重修村办公楼,将村小学搬迁进办公楼的二层。缺少资金,吴宝勇从家里拿来8万元垫付。在村干部的带动下,两个月后,村里的小学生终于搬进明亮的教室,村里的办公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

  工作作风扎实,村领导班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村支书吴宝勇决定向村民开展普法教育,彻底甩掉“算命村”的落后帽子。过去村里每天香烟缭绕,有30多户村民靠算命挣钱。对此,村干部逐户登门,做思想工作;对不主动上缴算命工具的顽固村民,村里同公安、司法、民政三方配合强制收缴;在各主要路口村里还张贴公告,由联防队成员监控,禁止一切人员来村算命。经过不懈努力,黄岭子村结束了“算命村”的历史。在破除封建迷信活动的同时,黄岭子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积极组织村民参与健康的文化生活,开展文明户评比等活动,开办普法培训班,修建了文化广场,建设了图书室等。村委会根据本村不同时期、不同中心工作和不同季节进行普法宣传,把法律知识宣传到户。

  在抓好普法教育的同时,黄岭子村还广泛开展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行村政务、事务、财务三公开。民主管理得到了村民的赞同,村民们更加自觉地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村民的思想境界提高了,对村里脏、乱、差环境治理的决心也越来越大,村民代表开会研究决定:进行基础工程建设,改变落后村貌。几年来,黄岭子进行村路改造,新修建1万米的黑色路面;对村里的险桥进行维修,清理河道1500米、排水沟2000米,修暗渠2000米,种植草坪1200多平方米,栽植各类花草20余万株,修建30余米娱乐长廊;设立30多个垃圾箱,实施垃圾定点排放;村里还投资60万元建设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走进黄岭子村,宽敞的黑色路面,统一的淡黄色路宅隔离墙,整洁的村容取代了过去的脏乱差环境。从2001年起,黄岭子村70多位老人自发成立义务治安巡逻队,每天在村内进行巡逻和纠纷调解。在街头,一位村民笑着告诉记者:“现在的生活既舒适又安全,村里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了,平时出去串门,连门都不用锁。”

  黄岭子村精神文明建设抓得好了,环境美化了,相应也提升了招商引资软环境水平,黄岭子村成为一方投资的热土。2005年,黄岭子村引进水泥厂等项目,吸引投资3.7亿元,村财政收入1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7600元。在招商时,村里与企业签订合同,要优先安置本村村民就业,目前该村有300多人在村里的企业上班,当初30多户从事算命的村民大部分都进了工厂,有了稳定的收入。在村头,记者遇到一位刚下班的昔日“大仙”,她笑着告诉记者:“当初算命就是为了挣钱,要是真会算,还能在村里当农民,早就出去挣大钱了。现在我在村里的企业打工,每月一千多元工资,有了正当的职业,心里特别踏实。”

  谈起黄岭子村的变化和村民素质的提高,吴宝勇感慨良多:“村里进行村屯改造,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村民还自觉参与修路、绿化等建设中来。如今的黄岭子村到处洋溢着和谐文明新风。” 杜菲 首席记者 喻蕾

  82岁的金素芝如今已搬进了村里出资为她盖的新房。

  首席记者 孟铁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