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泉州市区:渐渐告别破损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8:56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李贤斌 见习记者 谢杨

  本报讯 泉州市区有不少大街小巷,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雨天积水等问题,时常困扰着周围的居民和商家,也影响了城市形象。

  今年“两会”期间,多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此提出建议,要求对大街小巷的
破旧路面进行翻修、改造。这个月底,2007年泉州“两会”将要召开。那么,对于上一次“两会”,代表的建议和委员的提案,承办单位办理得怎么样?这些建议和提案,都得到落实了吗?

  旧车站旧路面

  将一去不复返

  古诗词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可对于改造前旧车站前面这段道路来说,则是“风乍起,尘土一片飞扬”。这使得在这开店的,每天都必须用鸡毛掸等不停拂拭货架或商品包装盒上的灰尘。还好,来自城南片区保护建设分指挥部的消息称,再过二十多天,这里将改造完工。

  同样,也在旧车站边上的迎津街西段,之前是一条沥青路,坑坑洼洼,连路灯也没有,晚上天一黑,过往的市民都要特别小心。而有的排水管道,若坏了没人修,生活污水就直接溢到路面上。而现在,这条街的机动车道已经铺上了水泥,平坦的路面与以前相比判若两样。路面上,已经有小货车进进出出。

  大多货运暂时迁出

  在旧车站对面,原先聚集着十几家大小货运公司,承接全国各地的整零货运业务,每天进进出出的车辆络绎不绝。而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往日的喧闹和繁华已经不复存在,偌大的一个地方,显得冷冷清清。

  一家叫永春快运的负责人蔡双卿说,道路改造,车辆进不来,没生意,大部分企业维持不下去,都搬走了,只剩下一两家没地方搬的还在这里撑着。但愿路面改造快点结束,年关时能多拉一些业务,才能挣点钱过年。“前几天,其他一些货运企业的负责人,还打电话来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蔡介绍,他们搬迁不外是缓身之计,路修好后,还要搬回来的,毕竟,这里的市场培育了多年,有较好的经营基础。

  而从事小商品批发生意的陈女士,一样深有感触,她说,道路改造的一个多月时间,生意大不如前,营业额还不到原来的一半。不过,鲤城税务局方面,对道路改造期间停业的商家给予了免交地方税的优惠政策,对有经营但生意造成影响的商家,也按地税定额适当下调。鲤城区工商局临江工商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期间,数十户申请歇业的商家,也都免收工商管理费。

  下雨不再担心内涝

  据了解,旧车站一带,由于道路建设年代较早,以前没有安装排水管道,一到下雨天,路面经常积水,泥泞难走。这样的状况,不仅影响了商家的生意,也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出行。一位商店老板介绍,几十米路段唯一的排水口,就在她店门前,每到雨天,就得安排店员守着,时时清理雨水带来的塑料袋等杂物。有一次,杂物将过滤网堵住,结果雨水涌进店里,底层商品进水,损失不小。

  而这次改造,泉州市城南片区保护建设分指挥部负责人李工程师介绍说,有关给水、排水排污、电力、电信、燃气、路灯、网络等管线全部一次性埋设在地下,解决了积水问题,也避免了过去管线工程经常“开膛破肚”给市民带来的出行不畅。此次改造的市政道路包括讲武巷(指挥巷至东鲁路段)、东鲁街、天后路北段及旧福厦路(东鲁街至灵慈街段)。东鲁街及旧福厦路均按城市次干道三级标准设计,讲武巷按城市支路三级标准设计。这些路段现有的柏油路全部改成水泥路面。指挥巷的积水往东排至东鲁街,经迎津桥头设置的溢流井后,排入南环城河,最终进入城市市政管道。

  已经修缮

  6条市政道路

  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介绍,今年实行路面修补的市政道路,除了旧车站一带的道路外,有6条由市政工程管理处负责,分别是泉秀街、宝洲街、东湖街、田安路、津淮街、新华北路,目前路面修补工作都已经完成。

  其中,宝洲街的修整颇具代表性。这条街建成于1995年,由于路面破损严重,今年7月开始,宝洲街开始分阶段施工,对破损路面进行修补。昨日,住在宝洲街浦西社区的王大爷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一片滩涂,后来才建起道路。建在滩涂上的道路,自然底层土壤属于软地基,几年后,路面出现不同程度下沉现象。而道路、管线时不时开挖,也是造成路面破损严重的原因之一。

  然而,令人有所遗憾的是,目前,该条街道的路面虽然已经修补完了,但一条口径1米的大自来水管道,因为路基下沉等问题,接口错位导致漏水及爆管现象还未能得到解决。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管网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计划明年对这一条主供水管道进行改造。这样,不可避免的,宝洲街还要再次被“开膛破肚”。

  还是来自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的消息,明年还将安排部分市政道路,进行路面修补,目前相关方案已经上报市里。

  花巷和下西街

  明年有望改造

  骑车或走路经过花巷,你会有巷头巷尾各不相同的差异感。这条从中山路通往新华路的巷子,朝向中山路一边的花巷是水泥路面,而通往新华路一边的许厝埕和新路埕,仍是凹凸不平的石板路面。泉州市政协委员、台盟泉州市委员会副主委黄黉在今年初的提案中提出,这一段路也应该铺上水泥。上班途中经常经过这条巷子的黄黉委员说,尤其是雨天,石板路面很滑,骑车的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昨日记者在该路段采访时,一位姓许的摩托车工说,有次晚上骑车经过时,路面看不清,车轮卡在石板的缝隙间,就摔了一跤。为何这一段路至今仍没铺水泥?承办单位鲤城区建设局给黄黉委员的答复称,区里将分批对旧小巷进行翻修,这条巷子拟列入明年的计划。

  下西街路面改造的建议,是泉州市政协委员曾焕强于今年“两会”期间提出的。记者昨日回访时了解到,这一路面至今仍未进行改造。曾焕强委员说,这条路建于上世纪60年代,使用年限已经超过了设计使用年限,路两侧排水沟已不适合目前的负荷现状,之前有关部门都是进行修修补补和清淤疏通,这是治标不治本,进行路面改造才是根本。而承办单位泉州市公用事业局的答复是,要配合西街改造进行通盘考虑,将结合西街改造分步实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