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境外资本抛金转农 催涨中国粮价 京沪粤鲁部分粮油价格上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8:59 黑龙江日报

  

境外资本抛金转农催涨中国粮价

  焦点 京沪粤鲁部分粮油价格上涨

  最近一个月,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相继出现了部分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

  据报道,自今年8月份开始,北京市场食用油价格震荡上扬。进入11月份,北京市米价、面价、菜价及主副食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攀升:食用油价格上涨一成,面粉价格涨幅超过10%,北京市场上销售的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产的大米每500克平均上涨6分钱左右。

  山东方面,小麦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山东省农户小麦出售价格由9月份每公斤不到1.4元涨到了目前的1.6元左右,涨幅超过10%。

  广东方面,面粉、玉米等部分粮食价格持续两周出现小幅上扬。广州市菜篮子报价中心的市场报价显示,标准粉(标面粉)从11月15日的每公斤2.20元,至12月3日上涨到2.30元。

  根据上海市经委日前提供的市场监测数据,上海市场一桶5升精制油的零售价平均上涨4~5元,涨幅比上月同期增长12%~13%。

  定位

  恢复性上涨政府未直接干预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蓝海涛认为,入冬以来的粮价走高属恢复性上涨,不存在政府直接干预成分。

  因秋粮丰收之后10月份小麦等价格曾出现震荡和下跌趋势,目前的价格恢复性上涨客观上保护了农民利益。大豆和食用油价格上涨则是由于此前四五个月延续低价趋势,目前也是恢复性上涨。

  影响

  仍处正常区间未对各地造成影响

  “总体看,北京市场面粉货源充足,居民消费心理平稳,购买和销售都很正常。”北京市粮食局主管市场的副局长马长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由于不是面粉消费大省,广东市场对面粉涨价反应十分平静。广东省物价局表示,将密切关注粮价上涨情况,如果价格波动异常显著且持续时间较长,国家会放出一部分粮库的粮食进行价格调节,稳定市场,因此,市民不必惊慌抢购。

  据山东省物价局价格调控处处长董金文介绍,由于前期山东粮价不算太高,目前虽然涨了不少,但粮价仍处于正常水平,属恢复性上涨。

  蓝海涛也认为,眼下的粮价处于正常区间。今年以来,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上升,而粮食价格处于低位,容易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目前的粮价上涨,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的种粮成本,使粮价回到一个合理区间。今年的粮食库存与去年持平,不存在缺粮的风险,所以下一步也不存在平抑粮价的说法。

  诱涨因素之期货市场异动

  抛金转农———农产品期货走强

  11月28日,玉米持仓量高达156万手。此前数日更是屡屡突破160万手。这距离玉米期货总持仓量突破百万手仅过去了一个月。

  数据显示:在10月份,大豆、豆粕、玉米、小麦、白糖、棉花等农产品期货交投量持续走高,其中大豆全面增仓达88.61%,玉米一举突破总持仓量100万手。

  “这说明国内期市资金在快速地从金属和能源期货向农产品期货流动。”上海通联期货分析师王伟波指出,期货市场资金流向异动明显,除天然橡胶外,长期低迷的农产品期货正全面走强。

  五矿集团一位高层向记者透露,面对国内能源期货和金属期货紧跟国际市场下跌的现状,企业正承受着巨大的套期保值压力。“我们正在研究是否通过增开农产品仓单来实现跨品种套利、进而减缓此前做多国内市场、做空国际市场带来的套期保值压力。”该高层说。

  抛金转农曾是股神巴菲特的手法。今年7月,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曾经出现了大举抛金转农的资本腾挪,但当时很快因为国际金属市场基本面大幅回暖而改变。

  “现在这波农产品的行情异动并非全部拜场内资金所赐,主要是场外资金在介入。”王伟波研究发现,农产品期货周末持仓总市值一度从545.69亿元(2006年5月26日)递减到302.50亿元(9月29日),降幅达到44.57%。但截至11月初,周末持仓总市值则快速回升到481.42亿元,劲增59.15%。而从9月底至今,工业品期货周末持仓总市值则从486.73亿元小幅下降到451.56亿元,降幅仅为7.23%。

  “同一个时期内,农产品总市值增幅近60%,而工业品降幅仅为7.23%,其中52.77%的总市值增量显然是场外资金所为。”王伟波非常肯定。

  解析

  诱涨因素之可替代能源战略

  生物质能源———粮食披上能源外衣

  资本豪赌农产品期货背后,是中国正推进的可替代能源战略。

  此前,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指出,中国要逐步提高替代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大力发展燃料乙醇及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源成为实施替代能源的核心战略之一。“当玉米通过加工可以转化成乙醇汽油时,玉米已经开始具有能源属性。”一位期货业人士说,另外的一些农产品如大豆、小麦、红薯、甜高粱等诸多含有糖分的农产品同样可以转化成为生物质能源。

  然而,在有限的耕地条件下,农产品很难在短期实现大幅增产,猫一样的资本很快嗅到了个中腥味。

  在芝加哥鑫侨经纪公司总裁Steven看来,尽管目前还没有农产品应用在能源领域的实例,但随着原油价格不断上涨,豆类产品成为生物燃料原料以及白糖成为乙醇原料将成为可能。

  美国的玉米价格已经开始受到影响。今年,美国新玉米上市时,玉米现货价格超出以往正常情况下的报价10美分(约总价2%)。业内人士认为,乙醇加工吸收玉米货源成为主要原因之一。按照美国的能源替代法案,到2010年,美国要生产75亿加仑的乙醇,而目前仅为40多亿加仑。

  中国的粮油价格正在疯涨。“目前国内进口的大豆已经有相当部分直接用于生物质能源加工,如中粮集团已开始规模进军生物质能源领域,其利用此前从华润集团收购来的华润生化和华润酒精,强势搭建生化能源事业部平台,图谋生化王国。”一位国家发改委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这同样会导致部分陈化粮甚至可食用粮食直接流进加工燃料乙醇的生产线。

  “国家肯定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态度非常及时,但各路资本陈兵农产品期货,对赌农产品未来升值,将带来一系列问题,很可能会招致宏观调控大棒。”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如是预测。

  危机

  农产品升值关涉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缺少原油定价话语权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个更严峻的事实正浮出水面。

  全国的食用油市场正迎来一场最迅猛的涨价潮。如四川粮油批发中心监控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近1月来,川内一级食用油批发价格普涨1000元/吨;四级菜油出厂价更是已突破8000元/吨,创3年来新高,比去年同期上涨50%。

  “这次食用油涨价可能是外资企业在借国家鼓励发展生物质能源之机,谋求在中国取得更大的话语权。”在东北的九三集团某高层看来,国际商家意图通过抬高国际原材料市场的价格挤出中小型油脂企业。

  据资料显示:2005年9月~2006年8月,中国累计进口国外大豆共2840万吨,同比增加302万吨,增幅达到了11.9%。“高额的大豆进口量背后,是外资通过直接参股、控股中国榨油企业,左右国内食用油销售价格。国家现在要从战略高度出发,在严防外资借生物质能源概念抬高国内食用油价格的同时,更要防范对国内食用油产业形成垄断。”该人士忧心忡忡。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在农产品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如果直接拿粮食去转化生物质能源,肯定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林伯强认为,国家很难厘清农民种植出来的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最终用于什么样的消费终端,同时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如何防范农民盲目逐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在高位,在利益驱动下,有相当部分农田会倒向‘种石油’,进而导致粮食短缺。”

  “资本对赌农产品升值仅仅是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存在,其虽然与国家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等政策不谋而合,但不会对国内农产品可能存在的升值构成巨大影响。”林伯强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计划发展600万吨燃料乙醇,即便到2020年发展燃料乙醇至1500万吨、生物柴油500万吨,这一规模也远远不至于威胁粮食安全。而中国农产品仍处于基本解决温饱状态,即便农民存在吁求农产品升值的愿望,城镇居民显然没有更高的承受能力。

  在资本蜂拥入市对赌农产品升值后,国家的调控之手已经开始行动。

  11月30日,商务部和发改委在合肥和郑州挂牌竞价销售110万吨小麦。这是一个月内国家第三次干预市场,旨在解决当前粮食市场流通偏紧等问题。

  综合《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