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福利院孤老临终前倾其积蓄捐建教学楼(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12:13 江南都市报
福利院孤老临终前倾其积蓄捐建教学楼(图)

刘慕德老师在永丰县恩江二小捐建的“慕德楼”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核心提示

  11月8日,永丰县恩江二小举行了一座新教学大楼的投入使用仪式。这座大楼被命名为“慕德楼”,是由已去世1 0个月的上海女教师刘慕德穷其一生捐资10万元援建的教学楼。“慕德楼”上刻着一副对联:积薄薪兴教育世人仰慕,恋故土培英才千秋颂德。这是对刘慕德老人一生的生动写照和人品的高度概括。

  刘慕德老师的故事感动了周围许许多多的人们,大家都说:“捐10万元对一个富翁来说也许不算什么,可对一个靠退休金生活在福利院的孤老来说,那可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呀,实在是不容易啊!”

  一位爱岗敬业的师者

  1920年,刘慕德出生于永丰县一个封建大家庭,曾先后就读于南昌市立实验小学、南昌省立第一女中、省立实验幼稚师范,毕业后在家乡任教。后在同学引荐下,来到上海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任教,直到1978年退休。

  从成为教师的那一天起,她就从没有让自己轻松过。为了教育事业,她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她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在教学上仍不敢有丝毫懈怠。她精心备课,苦钻苦研,多年始终坚持每一节课都要认真备两遍、假期把课通备一遍、上课前再备一遍的做法,不断地将教案修改、补充。她常年担任五、六年级的语文、数学、地理课老师,白天忙上课,课余忙家访,晚上抓紧时间批改作业,很少在晚上12时以前休息。

  刘慕德一心扑在工作上,每次所带的班在全校人数最多,流生却最少,教学质量在全校经常名列前茅,年年被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她为学校、学生、社会奉献了一切,而心中惟独没有自己——她一直无暇顾及婚恋,以致终身未婚。

  一位勤俭节约的老人

  弟媳李静霞老人是刘慕德身边最亲近的一个人。她最了解姐姐,含着泪向我们讲述了姐姐生前那令人难以想像的生活景况。

  刘慕德一生极其节俭。几十年来,刘慕德每天粗茶淡饭,布衣布鞋,勉强维持着生存的最低标准。她从未穿过时髦衣服,哪怕是青春浪漫的少女时代,身上穿的始终是一身打满补丁的中山装。袜子的脚跟破了,翻过背来接着穿;到市场买菜,她专买最便宜的,篮子里提回来的都是些带着黄叶的蔬菜和已经烂了的次等水果;喝完一杯牛奶,杯子壁上的残汁要用开水冲了喝上几遍;她一生没有用过卫生纸,用的都是现在很难买到的粗糙草纸;她舍不得买信封,总是将旧信封仔细地拆开后翻折过来粘好,自制成一个新的信封。去世时,她那套一室一厅里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唯一的家用电器是一台上世纪80年代的黑白电视机,就连墙上的镜子都是破了后用胶带粘在一起的。

  刘慕德老师晚年住进了福利院,节俭的习惯一点都没改。为了省钱,她主动将二级护理改为三级护理,生活起居完全靠自理,整个福利院只有她还拖着年迈的身子洗衣洗被、扫地提水。

  由于长期过分节衣缩食,刘慕德严重营养不良,身体越来越虚弱,患上了血小板减少贫血症。听说吃西洋参可以缓解贫血,亲戚和朋友们给她买来了许多西洋参,可她总说太浪费,硬是逼着亲戚们到商店将西洋参退换成西洋参的根须。直到她后来病情加重了,弟媳李静霞一家才不顾她的执拗,坚决将她送进了

医院,并给她安排了最好的病房。可她心疼医药费,大冷天又舍不得开空调。没住几天,便瞒着弟媳一家,卷起行李又悄悄地回到了福利院。

  一位心系家乡的赤子

  在刘慕德的骨子里,乡情像是一只高飞的风筝,虽远隔千里,却依然魂牵梦绕。

  离乡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刘慕德只回过三次家乡,可每一次回来她都能感受到自己心中浓浓的恋乡之情。上世纪6 0年代,她第一次回乡,看到永丰幼儿园还没有风琴,孩子们只能看着教科书上的风琴图画发呆,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上世纪 70年代,她第二次回乡时听说永丰幼儿园还没有钢琴,就想着要是能给学校捐赠一台钢琴多好;上世纪80年代,她第三次回乡,见到家乡的学校还是破破烂烂的,许多学生坐在阴暗潮湿、墙壁开裂的危房里读书时,就决定尽自己微薄之力,为家乡援建一座教学楼,还要设立奖学金,资助那些辍学的贫困学生。甚至到了临终时,她还想着把眼球捐献给那些盲童。虽然一些愿望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在当时并没有实现,却更加坚定了她倾其所有帮助家乡教育事业的决心,这也成为她日后生活中时刻注意勤俭节约的动力源泉。

  上世纪80年代末,刘慕德开始加紧实施她的捐赠计划。她写下捐献书,准备将自己当时节省下来的两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家乡设立奖学基金,用基金每年利息的50%资助当年考入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利息的另50%用于奖励幼教人员和添置幼儿教材设施。

  令人遗憾的是,这次捐献未能成功。好心人都劝她算了,年纪这么大了还是吃好穿好留着养老。一些亲戚怎么也想不通,他们埋怨她:“辛辛苦苦积攒的钱,不留给自己家人,反而捐给社会,世上哪有这样的傻子。”面对善意的规劝和亲情的困扰,刘慕德没有气馁,捐献的念头在心中更加坚定,她继续寻找着捐献的机会。

  去年年底,86岁的刘慕德病重住进了医院。躺在病榻上的刘慕德异常平静,她心知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但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捐献一事。她将自己最信任的弟媳李静霞找来,在病床上立下遗嘱,委托她将自己一生节省下的10.6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帮助家乡建造一座教学楼并资助一批贫困生。今年1月底,刘慕德老人去世后,李静霞含着眼泪到永丰完成了姐姐的嘱托。(文/图胡廷发谭志刚记者王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