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八达岭高速8车连环相撞2人死亡5人受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02:29 京华时报

  本报讯 (记者张晗)昨天上午,八达岭高速出京方向营城子收费站附近8车连环追尾,导致2人当场死亡,另有5人受伤,其中伤势最重的奥迪轿车司机左臂截肢,截至记者发稿时还未脱离生命危险。

  堵车时8车连环撞

  蓝色解放车司机刘师傅从哈尔滨向乌鲁木齐运货,上午8点左右行至营城子收费站附近时正遇堵车。“当时我的车在中间车道,也就停了5分钟,就听连续的‘砰砰’几声,驾驶室猛地一震。原本停在我左后方的一辆山东牌照的绿色解放货车突然启动向前冲出,导致左侧车道6辆车撞在一起,算上我的车,还有右侧车道的一辆大货,8辆车撞成了一团。”刘师傅说,当时一辆银色奥迪轿车的司机正好下车解手,结果被肇事大货剐倒,一条胳膊压在车轮下。

  8辆事故车中,除5辆解放货车外,一汽佳宝面包车、

奥迪轿车和菱帅轿车等3辆
小型车
均严重变形扭曲,已经报废。事发后,3条车道被全部占满,车上受伤的人呻吟声响成一片。现场的货车司机说,堵车时好多人都在打瞌睡,突然听到几声巨响,几辆车就撞到了一起。众人都说不清为何停住的肇事绿色解放货车会突然启动冲出酿出惨剧。

  事故导致2死5伤

  事发后,未受伤的几名货车司机立刻参与救援。一名司机说:“小面里的乘客最惨,当场就死了两个,有一个女乘客好像吓呆了,半躺在车里一动不动,也不下车,我就冲过去把她连拉带抱弄下了车。”交警、消防和999急救人员随后赶到现场。

  救援人员介绍,一汽佳宝面包车两名乘客当场死亡,除奥迪轿车司机左臂被肇事的山东货车后轮压住、无法动弹外,菱帅轿车的司机也被两辆大货车紧紧挤在了驾驶室内。延庆消防中队和昌平消防中队赶到现场后,立即对两名被困人员实施营救。

  营救菱帅司机的一路消防员从两辆大货之间的缝隙进入,利用液压扩张剪对车辆进行破拆,但是由于汽车严重变形,液压扩张剪使用不便,消防员马上采取另一方案,利用消防车上的铰链将整个变形的部位拉开,把司机抬出。由于车辆安全气囊弹出,司机伤势并不严重。

  同时,另一路消防员则爬到货车车底,用消防气垫顶住轮胎大轴,气垫慢慢升高将货车顶起,被轮胎压住手臂的奥迪司机也被顺利救出。

  奥迪司机左臂截肢

  共有5名受伤乘客先后被999急救车送往清河急救中心。其中3人伤势较轻,检查确定无大碍后离开,小面乘客与奥迪司机则伤势较重留院治疗。

  下午2点,小面乘客吉芳(音)检查后被送入清河急救中心西区病房。医生说,由于她头部受到猛烈撞击,送到时已经神志不清。“她是和男朋友一起回内蒙古探亲的,没想到半路上就出了事,现在她家人还不知道呢。”病床边,吉芳的一位朋友不停叫着她的名字,面容悲伤,“医生说她头部受了伤,要不时跟她说说话,让她保持清醒,才能随时观察病情。”

  下午4点,伤势最重的奥迪司机张怀祥(音)手术完毕被转入ICU重症监护室。医生说,张怀祥被送到时,头部、颈椎、胸部、下肢及左臂都有伤,由于左臂受伤严重,已经被截肢。目前,他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出京方向拥堵4小时

  由于事发地位于八达岭高速路主路上,造成出京方向交通拥堵4小时。昌平交通支队民警接到报警后,迅速启动紧急预案,在西关环岛及距事故地点东侧50米处设置两个分流岗,指挥出京方向车辆进行分流,使事故现场处于“真空区”,在最大程度上减轻了事故对行车的影响。

  3辆受损较轻的解放货车先行驶离现场。中午12点,另外5辆事故车被先后吊出拖走,交通恢复正常。

  目前,肇事司机已被带回交通队接受调查。昌平交通支队民警表示,事故原因仍未确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46,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高速 相撞”的相关新闻
北京高速八车连环相撞2人死亡2人受伤(图) (2006-12-06)
成渝高速四川隆昌段三车相撞5死2伤 (2006-11-28)
高速路上四车相撞面包车扭成一团 (2006-10-09)
南京至洛阳高速27辆车连续相撞致全线堵车7小时 (2006-10-02)
日本高速路21辆车连环相撞4死10伤 (2006-09-14)
京沈高速今晨发生车祸 33辆汽车相撞6人死亡 (200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