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能源“燃亮”新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03:17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新能源“燃亮”新生活
用废料废油生产生物柴油,解决燃料不足的问题;告别烧柴做饭的历史,一顿饭只需花1毛钱……这些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如今在莱西市已成现实。

  近年来,莱西市把发展新型能源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来抓,从生物能源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入手,重点在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对新型能源进行了积极探索,成效斐然。

  “地沟油”造出生物柴油

  一边是高清洁柴油,一边是花生油下脚料和餐饮业的地沟油;前者是因紧缺而不断涨价的优质能源,后者则是需要投入资金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在山东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的努力下,二者已经画上了等号——用花生油下脚料、餐饮业地沟油和废弃动物油脂等生产生物柴油,燃烧时不产生二氧化硫,排出的有害气体比石油柴油减少70%左右,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省花生研究所在莱西市经过近3年的研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极少数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之一。

  目前,莱西市望城街道建立了日产10吨的生物柴油中试生产线,生产过程安全、节能、环保,生产的生物柴油质量可以达到0号石油柴油的标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省花生研究所已在该市南部工业组团征地50亩,准备建设年产10万吨的生物柴油生产线,预计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6.4亿元,利税5000多万元。

  秸秆垃圾变沼气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莱西,“柴”被赋予新的内容 。现在,莱西市孙受镇蒲湾泊村的村民再也不用为没有柴烧发愁了。原先大多村民都是靠烧柴做饭,现已建成沼气池180多个,普及率达到了85%。

  猪圈改了,臭烘烘的猪粪味没了;厕所改了,变得安全卫生了;厨房改了,告别烟熏火燎了。村民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建一座沼气池,每年可为农户节约燃料开支500元。

  建设沼气池,对污水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使之变成有机肥料,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做饭、取暖、照明,既解决了农村环境脏乱差和水源污染问题,又探索出了一条开发农村能源的有效途径。截至去年底,该市已建成户用沼气池8000多座。今年又承担并实施了青岛市2200个“一池三改”(改厕、改圈、改灶)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按照青岛市财政扶持政策,对建池户每户补贴1000元,莱西市财政每户补贴1000元,农民自筹1000元,目前莱西市已建沼气池1100多个。同时,该市还大力建设规模化沼气池,全市已建成20-50立方米的小型沼气池19座:万福集团在朴木养殖场建成了20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一座;在莱西开发区落户了总投资940万元的青岛罡泰沼气有限公司;利用人畜粪便和青岛海升果业公司的废弃果渣为原料生产沼气项目,已通过国家农业部、国家发改委专家认证,一期工程发酵池容积4000立方米,年底使用后可满足7000人做饭和取暖用气需要。

  一人烧火,全村做饭

  秸秆气化主要是对农作物秸秆进行高温不完全燃烧,产生一种含有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的混合气体,可用于村民生活和取暖。项目实施后,可直接为居民家庭节约燃料支出60%以上。在青岛市环保局等部门的支持下,目前莱西市已建成店埠镇东庄头村、南墅镇刘建村两座秸秆气化站,总投资143万元,年产燃气1.22万立方米,可供372户农户用气,一年可转化利用秸秆270吨,其中,刘建村秸秆气化站投资70万元,日产燃气在300立方米左右,基本可满足全村村民每天的用气量。

  宋学智 吕树明 张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