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当地政府强制募捐修缮袁世凯旧居 价值何在?(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09:20 新京报

  袁家镏归乡再启旧居

  著名华裔美籍物理学家袁家镏1986年故地重游后,袁启姝母女得以重住旧宅。

  袁启姝在袁寨生活到14岁。1947年解放前夕,她和这间宅院的袁氏家族,都逃离到了漯河。“解放后,听说家里也没发生什么事,母亲就又带着我回到了袁寨。”袁启姝说,
而其他人或在开封、郑州、香港定居,或远赴美国、日本、新加坡等世界各地。

  袁启姝跟母亲住进了政府分的房屋,靠种一亩多地生活。那时候的袁宅已被改作项城粮库,部分房屋被拆毁。

  直到1986年,袁家镏的到来让袁启姝得以重新搬入旧居。

  袁家镏是袁世凯的孙子,也是著名华裔美籍物理学家。“为了表示迎接,当地政府把我们母女安排回了旧居,一住就是11年。”袁启姝说,也就是这一年,袁氏旧居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在老宅的11年里,留给袁启姝的回忆是:荒芜的庭院、丛生的野草以及不敢开门的夜。

  “蛇太多了,我每次出门的时候,踏着没人的野草,都仰着脸走路,一低头就看见蛇。”袁启姝说,当年还出现过一条巨蟒,几个洞穴入口有脸盆大,每夜都会出来活动,在花坛上、草地上留下很深的印迹。当时甚至公安局都贴过告示,不许村民夜间到袁氏旧居附近活动。

  “其实当地领导对袁氏旧居还是很好奇的。”秦涛是项城市文化局副局长。他说,改革开放初期,有领导来视察工作,就会“偷偷地”参观一下袁氏旧居。由于担心袁世凯的历史问题,所以每次来都要求不对外张扬。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政府自然无力修缮和开发袁氏旧居了。”

  私人30万修护旧宅

  在政府未介入保护时,侯金亮投入自己的30多万对旧居修缮,开发旅游。

  在袁启姝的记忆里,侯金亮是第一个进入袁氏旧居,成为朋友的人,“那些年,在大宅子里住着,几乎就不见什么人。”侯金亮祖上是袁世彤(袁世凯六弟)家里的男佣。他自己曾先后在河南、山西、北京和东北做包工头,是最早不被那些历史观念束缚,而想挖掘其背后旅游价值的人。他52岁。

  1994年,侯金亮回来后,看到的袁寨就是一个垃圾场,仅剩的几间屋子被村民当了仓库,存着粮食、鞭炮。但他觉得这套废弃多年的庭院有被开发的价值。“毕竟这里的历史还是有人感兴趣的吧。”1995年,侯金亮跟项城当时的博物馆馆长签订了维护合同,由他负责整个旧居的维护,也由他获取旧居游览的门票、导游解说费用,合同期是十五年。

  然后,侯金亮领着4个女儿,开始清除院里的野草,“光清除杂草,就用了几年时间。”侯金亮说,“我最小的孩子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我干,钻进草丛里都看不见人。”现在,袁氏旧居通往各个房间的青灰砖路,都是侯金亮从草丛和浮土下面刨出以前拆屋毁房时留下的瓦砾,挑整块的铺成的。

  500多间老房子残留的瓦砾,侯金亮一直清理了十一年,直到项城博物馆收回管理权时,还没有完全清理完。

  四个女儿从小就跟着侯金亮清理袁氏旧居,后来中学毕业都成了旧居的义务管理员。

  侯金亮闯入这所故居,让生活在里面的袁启姝感到些人世的温暖,“那时,他每晚会来找我母亲聊天,听那些民国时大寨子里的故事。”袁启姝说。

  “我看管旧居的时候,这里已经是空房,这些桌椅、床以及些照片,都是我花钱从周围老百姓的家里买来的。”侯金亮说,前些年已经有文物贩子在这边搜罗跟袁世凯沾边的文物,一张据说是袁世凯睡过的床,是三年前,他追到项城县城,花了一万多元钱,从文物贩子的卡车上“强买”回来的。

  11年里,侯金亮把当初搞建筑攒下的30多万都投入到袁氏旧居的维护上。“一个是觉得这个事,对保护文物有利,应该干,另外,觉得这个投资是值得的,旅游开发投资是一次性的,觉得以后肯定会是赚的。”这是支持侯金亮十余年坚持投资的想法。

  侯金亮说,一开始,没什么人来参观。从2003年开始,来袁氏故居的游客愈来愈多。直到2005年侯金亮的管理权被政府收回,“那年来的人比往年都多。”

  中止修缮错失1500万

  项城市政府2002年就欲修缮旧居,但因顾虑袁世凯身份,又两次放弃。

  “其实,从2002年开始,项城市政府就已着手研究保护袁氏故居。”文化局副局长秦涛说,但一直让人犹豫的是,对于袁世凯的历史评价是否会对文化保护起到负面影响。“所以具体措施迟迟未开展。”但是,2003年研究中国近代史成为热潮,对袁世凯的历史研究也越来越多。这让项城市政府看到了保护袁氏故居的希望。

  从那年起,不断有学者来考证袁世凯的生平和历史事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袁氏旧居也是从那时候,普通游客才逐渐多了一些。项城文化局资料显示,关于呼吁保护袁氏旧居的留言簿,在不断累积下,已有一尺多高。

  袁启姝说,她和母亲都曾接待过许多历史学者。“我母亲念过书,对家族的事知道很多。”虽然袁启姝文化程度不高,但她说话时仍表现得急缓有致。

  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王剑多年研究袁世凯旧居。他说,项城作为袁世凯的出生地、应该加以保护和开发。“应该把袁氏家族的渊源挖掘出来,这样在打造袁氏旧居旅游景点同时,影响才能扩大。”当项城市内支柱产业莲花味精陷入困顿后,项城市政府决定开发袁世凯旧居、发展无烟工业。

  “当时的市领导跑了半年省政府,年底有了眉目。”11月27日,袁世凯旧居保护规划组成员、项城博物馆馆长张金云说,河南省文物局及河南省财政厅都支持,将袁世凯旧居建成豫东南的一个重点旅游景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