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近看李书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09:57 河北日报

  人物名片

  李书福,生于1963年,浙江台州人,吉利集团创始人,浙江草根经济的代表人物之一。

  19岁高中毕业开始创业,1984年~1986年,任浙江台州石曲冰箱配件厂厂长;1986
年~1989年,任浙江台州北极花冰箱厂厂长;1989年~1992年,任浙江台州吉利装潢材料厂厂长。曾以一己之力挑战国家行业准入制度,现任吉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汽车工业50年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2004年获燕山大学工程硕士学位。

  ■他是浙江草根经济的代表人物,中国民营轿车第一人

  ■办大学、揭"黑哨",他身上从来就没有缺少过新闻

  ■来石家庄,他就像一个在南三条做生意的普通浙江商人

  李书福的脸色不如我们想像得那样光鲜润泽,但比照片或电视留给人们的印象要年轻一些。

  衣着打扮并不张扬的他乍看起来,就像一个刚刚在石家庄南三条市场做生意的普通浙江商人。

  作为吉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11月22日晚上到石家庄,11月23日上午参加首届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创新论坛的开幕式,50分钟的演讲,见缝插针地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午餐后赶回北京继续参加北京车展。

  浙江草根经济的代表人物,中国民营轿车第一人……与这些外界给他的标签相比,李书福本人显得相当普通。

  然而,从1986年造冰箱开始,造摩托、做轿车、办大学、参与海外车展……甚至包括炮轰足球“黑哨”和跟日本丰田打官司,直到2006年高调呼吁加强企业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李书福身上从来就没有缺少过新闻。

  我们不能期待一面之缘就能走入这个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代言人的内心,我们只是试图给读者不同角度的李书福观察。

  1、“我还是你们河北的研究生呢”

  作为一个经历过太多尴尬场面的人,他不得不学会迅速地走出尴尬,否则可能一切都不是今天这样。

  首届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创新论坛开幕式。

  演讲一结束,李书福就开始抱怨。

  用他那江浙一带人人特有的飞快语速,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李书福在外人面前毫不掩饰地向自己带来的工作人员抱怨:“给我准备的讲稿完全不对,幻灯跟我要讲的意思都对不上……”从演讲后在礼仪小姐的引导下迈进后台的第一步,到跨出省艺术中心的十五分钟里,一边跟记者交谈,一边“想起来就抱怨”,一连三次。

  刚刚在台上,因为讲稿与幻灯不匹配,李书福被搞得有点尴尬。这种场合,如果是别人,或许就会完全照读或者丢开手里的稿子信口开讲,但是他不,为了讲清楚自己的意思,拼命翻讲稿,这里读一段,那里读一段,一边把自己的论点和事例补充进去———有点狼狈,台下听演讲的听众们笑,李书福翻着讲稿也跟着笑,很松弛。

  这种尴尬,对19岁高中毕业就开始做生意、靠回收旧显像管里的贵重金属和用自制相机开照相馆起家、直至造出自己轿车品牌的“草根”李书福,实在是件太小的小事。

  时至今日,主流财经媒体上关于李书福的最新报道已经在梳理这个昔日“汽车疯子”的“理性思维”,这个一直在毫不低调也绝不故意表现儒雅的浙商,仍在遭受着许多人的非议。

  李书福的青春岁月里不是在大学校园里度过的。像大多数浙商一样,他的经历差不多也可以用“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的“四个千万”来概括———虽说,他想出的“千方百计”往往在不重形式,不怎么玩概念和花哨的浙商中极其“另类”;而他的“千言万语”更迥异于浙商“低调”、“稳健”的整体形象。在石家庄谈及研究生教育,他干脆毫不掩饰地表示,所有的研究生都应该是工作两三年之后再去读学位,并说在吉利,直接从高校毕业的学生,不论什么学历,首先要到基层当普通工作人员,甚至一线工人,没有期限,也没有与学历相应的待遇,直到脱颖而出,或者受不了走人。

  于是有人问李书福,那您自己是什么学历?李书福飞快地向上翻了一下他那双典型的浙江人的狭长而偏小的眼睛,不无尴尬地说:“我自己是研究生学历———燕山大学的工程硕士。”然后突然笑逐颜开地补充了一句,“我还是你们河北的研究生呢。”

  这是一个经历过太多尴尬场面的人。他不得不学会迅速地走出尴尬,否则可能一切都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8年前,当吉利在没有拿到“准生证”的情况下造出的第一辆轿车时,下线仪式遍请嘉宾却没有多少人来捧场。李书福这样描述当时,“很多人认为不能成功,不少领导劝我不要走下去了,否则下场会很惨。对持相反看法的人,我讲道理他们也不认同,只能开玩笑。表面上看人家笑话我,而我心里在笑话那些人。我想,这么一点道理怎么都不懂?那时夏利卖十几万元,桑塔纳二十多万元。这个空间明摆着,吉利有学习、跌倒、起来,再跌倒、再起来的时间,怎么不能进入?”

  论及当时,李书福还说过一句后来被广为引用的“名言”:“不低头不认输,擦干泪接着做,这种路我清楚,这种苦我能受……”有点励志类流行歌曲的味道,但是离中国人在文化心态上整体期待的“儒商”水平,似乎多少还是有些距离。但李书福还是时不时地写着类似的诗文。

  李书福所谓自己能受的“苦”,不仅仅是胼手胝足荜路蓝缕的创业,也包括创业之后这些不得不面对的、有时是尴尬到无以复加的种种场合———虽然在很多人眼里,他早已算上功成名就,完全可以回避这些自找的苦头。

  2、"那就请给我们一次自杀的机会吧"

  当某国家部门的官员告诉李书福,民营企业干汽车无异于自杀时,李书福“诚恳地”回答。

  一直以来,李书福都在以“带劲”的精神“折腾”着一些别人看起来“疯狂”的事:做冰箱、造摩托车、办浙江经济管理学院、吉利大学,而这些都是当时民营企业不被允许干的。最出格的是拿着十亿资金造轿车———他所谓“就是发动机加四个轮子两张沙发加一个铁壳”的一种高价商品。当某国家部门的官员告诉李书福,民营企业干汽车无异于自杀时,李书福“诚恳地”回答:那就请给我们一次自杀的机会吧。

  直到现在人们依然记得,吉利的第一位汽车“设计师”是钣金工。原因很简单,吉利的第一款轿车“豪情”的样车完全是手工敲出来的。没有数模,图纸也不齐全,而它的设计图纸是在几年后,“豪情”已经投入批量生产时,由新加入的吉利专业技术人员补齐的。对此,李书福本人在石家庄的说法稍微隐晦一点,他说,那个时候我们的设计人员是“把设计手册揣在口袋里”。

  而现在,这个被叫做“汽车疯子”的人造出的吉利轿车早已进入了国内计划部门划定的轿车“3+6”格局,吉利轿车凭销量实打实地闯进国内轿车前十名。虽然在网上,关于“吉利车的减震像拖拉机一样,车极易跑偏,到处有松动的响声”之类的评论也还偶然可见,但在李书福已经一年没有更新过的个人博客里,网友的留言更多的显然是支持、鼓励甚至针对某项汽车技术的意见建议,而且一直在不断增加。

  不管人们信服不信服,反正昔日这个靠钣金工造车的企业,如今已经自主开发出了中国首款汽车变速箱。而当吉利“自由舰”出展美国底特律车展时,干脆有美国媒体报道:“中国汽车正在到来,而你有幸乘坐的第一辆中国车,也许就叫‘吉利’。”

  3、“根子很深奥,没必要说透”

  经历了无数媒体的无数次“操练”之后,李书福正逐渐表现出一个成熟企业家通常具备的玲珑和狡黠。

  张嘴就有新闻,褒也好,贬也好,这差不多是外界对李书福的一个论断。很多媒体在采访他时下意识地把问题尽量设计得尖锐,好像只有把他问急了才算成功。可是在11月的北京国际车展上,李书福接受诸多媒体采访,在谈及吉利与英国锰铜公司合资事宜、近来吉利高层人事变动以及在吉利大学设置北京车展分会场等诸多问题时,都表现出了对外交辞令熟练的驾驭能力。

  从北京车展“拐”到石家庄,李书福仍表现得相当谨慎。记者问:“你近来一再说有些地方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还不够好,是这样吗?”李书福马上说:“是啊。”

  ———怎么不好呢?

  ———企业家不具备自由组合的外部环境。希望政府去做政府应该做的事,让企业来做企业应该做的事,创造企业能够自由组合的外部氛围。当然具体起来的话,根子就很深奥了,所以没有必要说透……

  李书福就此打住。

  事实上,关于吉利与政府之间的业界最新新闻是,在吉利众多的新基地项目中,目前仅湖南湘潭一个项目得到批准。而最初靠低价路线搅动了整个中国轿车市场的吉利之所以要在产能有剩余的情况下还扩大产能,李书福说,是为了实现“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减少物流,集中研发,降低成本”的基本思路。

  以西北基地为例,据吉利集团预测,在西北建立生产基地后,目前在南方生产的吉利汽车在东北的成本可以降低500元至1000元左右,现在吉利汽车的售价在3万元至9万元间,这样的成本下降,幅度已然不小。

  不去论孰是孰非———宏图已展,进展却不尽如人意,这让当事人完全有理由郁闷。但这个向来以“疯狂”和“放炮”著称的浙商,在经历了无数媒体的无数次“操练”之后,显然正逐渐表现出一个成熟企业家通常具备的玲珑和狡黠。

  与经营上的低调一致,浙商们在媒体面前惯常的形象是稳健可靠,态度谨慎,不过激,也不过火,宁可委曲求全,也不争一时之短长。而浙商李书福从一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就显得极端与众不同———黑哨事件、民营汽车之争,等等等等,让大多数人至今仍把李书福牢牢地定位为某种“狂人”。

  李书福却曾经告诉媒体,“在吉利宣布退出足球时,我照着讲话稿念,并不准备说黑哨。快念完时,有一个记者就问我为什么退出?我说,没有办法,做不下去,记者问,怎么没办法呢,别人都做得下去。于是我就说了黑哨的事情,记者就说,你讲的话要负责任的,我这个性格的人,当然就说,我肯定负责任。”

  在石家庄,李书福更喜欢谈吉利研究生院,只要一谈到研究生院的具体操作细节,他脸上那一直保持着的礼貌微笑,就会被浑然不觉而自我陶醉的由衷笑容所代替。甚至,他像个做了好事生怕别人不知道的孩子似的,沾沾自喜地反复追问记者:“唉,你们究竟是从哪里得到消息,知道我们要办研究生院?”一模一样的问题在采访中他问了两次,毫不自知。

  李书福自己说吉利研究生院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聘请了几十位“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汽车专家”作为吉利研究生院的师资,而将来研究生院办到鼎盛阶段,类似的师资希望能达到一二百人,他希望在三五年之后研究生院满足吉利自身发展对各类中档人才的需求。他还一再强调,吉利研究生院的教材与目前国内院校完全不同,将使用世界汽车工业研究机构最先进的教材。

  “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吗?”记者问。毕竟,吉利的美日汽车曾经与日本丰田之间引发过一场商标官司。

  “不会,我们跟他们是合作的关系。”李书福脸上顿时洋溢起心满意足的笑意。他如数家珍地介绍,“比方说,美国通用汽车学院、日本丰田商学院、英国考文垂大学……”

  说到“考文垂”三个字的时候,李书福脸上不由自主的笑意绽放到了最大幅度———这个英国工业重镇,正是前不久与吉利合资的英国锰铜汽车公司的所在地。

  4、“我还要吗?”

  “拿着吧!”

  主办方把演讲费装在一个信封里交给了李书福。李书福没怎么推托,随手把信封塞进了皮包里。

  李书福肯到河北来演讲,出乎很多人意料。

  据主办方说,联系李书福的这次演讲,“出奇地痛快”。

  最初选择企业界代表的时候,省内主办方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与吉利方面联系,李书福的秘书马上表示,“老总在国外,我要跟他确定一下时间”———习惯了工商界老总们、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在公众面前深居简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表现,工作人员当时觉得,这种答复意味着婉拒。

  但是,吉利方面很快回传了相关文件,李书福只带了两个随员,如约而至。一拍即合,因为他说自己真的在关注研究生教育。这种态度,令主办方深感欣慰。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以2.33亿元捐赠名列中国慈善家排名榜第五名的李书福接受了主办方付给的四位数的一笔演讲费。甚至,论坛开幕式当天的午餐上,主办方把这笔演讲费装在一个信封里交给李书福时,李书福问,我还要吗?主办方说,拿着吧。李书福就没推托,随手把信封塞进了随身带的皮包里。

  把这个细节讲给记者的省内工作人员觉得李书福的行为很奇怪。“这么点小钱,他这样的人怎么还放在心上呢?”

  但是当记者把这个细节讲给一个在石家庄火车站附近经商十几年的浙商朋友听时,李书福的这个小同乡却觉得再正常不过。“为什么不要呢?钱是好东西,更何况还是自己劳动所得。”

  在浙商们的眼中,好像是没有“小钱”这个概念的。浙江地处东南沿海,自然资源匮乏,时光倒流二十年,河北人眼中的浙江人往往是钉皮鞋的、弹棉花的、做木匠的、做漆匠的……抛家舍业地赚些蝇头小利的辛苦钱。后来那些人用这些辛苦钱开始做圆珠笔、打火机,一个只挣几厘钱,结果是除了这些浙商之外,全世界都很少有人再敢进入这些行业。在关于李书福的日常阅读和闲谈中,人们更多地记住了十亿人民币资金进入汽车行业的杯水车薪,却往往忽视了吉利汽车最初“关注工薪阶层腰包里的小钱”的微利定位。

  热爱财富以及追求财富的过程本身远远超过对享受财富的热爱程度,积极地甚至是不识时务地主张自己的权利,近乎倾诉狂一样的自我表达欲……这正是浙商的共性。

  5、“大家共同竞争一个广阔的市场”

  中国汽车正在走向世界,外国人有幸乘坐的第一辆中国车可能叫“吉利”,也完全可以叫“长城”。

  吉利造车曾经是一场轩然大波,但是新闻退潮后,吉利轿车继续留在人们的视野里,并且留在了全国轿车销售排行榜的前十名。李书福说,他也懂得,事情是做的,不是说的。就是因为媒体把自己叫“汽车疯子”,“所以我要接受他们的意见,要及时修正———这个世界又不是属于我的。”

  谈及李书福的河北之行,长城汽车似乎是一个令人很难回避的话题。李书福手下的吉利控股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晓云表示,长城不在吉利的竞争视野之内,“因为他们是做SUV、CUV的”———虽然此次长城轿车在北京车展上推出了自己的轿车,但是对已居全国轿车销售十强地位的吉利而言,长城做轿车“起步太晚”。

  而李书福本人却是另外一种说法:他觉得长城做得很好,并一再强调,不是吉利与长城之间竞争,而是“大家共同竞争一个广阔的汽车市场”。

  当然,这也许仅仅是一种礼貌或姿态。但是谈及中国加入WTO给汽车业带来的影响的时候,李书福曾说,我希望“狼来”,来了可以打,总比被绑起来好。若有本事和狼搞好关系,狼就听你的,能利用狼“咬”别人,怕什么?以此为参照的话,我们情愿相信,这是对河北汽车产业的一种激励。

  无论如何,这种激励,来自一个已走在前面的先行者。

  □本报记者 朱艳冰 仝静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