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儿子去世父亲退回两万捐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01:30 重庆晨报

  面对别人误解,张勇志认为“不是你的,理当归还”,应该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

  本报讯(记者林祺实习生王建芬)“别人好心捐款助我渡过难关,我不能把这些爱心款占为己有。”昨天上午,当张勇志将一个月前接受的两万元捐款交到捐款单位负责人手中时,一脸坦然。而目前,张勇志还背负着1万多元的债务。

  半个月前,张勇志向本报求助,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子急需手术,尚缺部分手术费(见11月17日15版)。见报后,重庆两家单位伸出援手,分别捐款两万元,其中两万元张勇志准备作为儿子后期康复费用。

  背负1万多元债务

  儿子手术后突然去世,打乱了张勇志的所有计划。儿子去世当天,张勇志就决定将剩下的两万元捐款全部归还。

  最初将想法告诉家人,“你疯了”是大多数人的一致反应。因为之前,为给儿子治病,张勇志已欠下了1万多元的债务。只有哥哥支持张勇志的决定,“既然不是你的,理当归还。”而昨天上午在去还捐款的路上,有市民还骂他是个“傻儿”,“别人捐的钱,不用白不用”。

  按照张勇志最初的想法,如果该单位坚持不肯接受这笔钱,就将这笔钱一分为二,其中1万元捐给重庆市福利院,“希望里面那些孩子也能和我儿子一样,感受到来自社会上的关爱。”

  随时欢迎他来上班

  昨天,接到张勇志归还的两万元捐款,重庆市某摩托车公司相关负责人范总非常感动,“只要张勇志还愿意来这里上班,我们随时欢迎。因为我们很欣赏看中他这种高贵的人格。”

  范总说,之前看到晨报报道后,立即与张勇志达成协议:一方面,单位的确需要焊工;另一方面,就是看中了张勇志“用劳动换取捐款”的做法,“和社会上那些一味强调别人帮助而自己不努力的人相比,他这种精神很可贵。”

  “因为当初匆忙之下签订合同主要为了救孩子,根本没有约束张勇志的捐款用途,即使他不来上班不还钱,合同也没有约束力,公司也不会催还。”

  制作锦旗送给本报

  对于那些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人,张勇志说,自己永远感恩在心。昨天下午,张勇志特地将制作的锦旗送到了本报办公室。他还说:“我已将捐款的个人和单位电话都记录下来,以后逢年过节,都会打电话致谢。”

  随后,记者联系上重庆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冯女士。对于张勇志的行为,冯女士首先进行了肯定,“像他这样自觉感恩的人还是少数。”冯女士表示,现在,很多社会上的捐款最终去向都不透明,让人们对捐款产生了一种怀疑的态度。

  冯女士透露,近期慈善总会将牵头出台一个社会捐款办法,搭建“爱心桥”,让善款的去向更加透明。“退还捐款,

  我不后悔”

  记者(以下简称记):有很多人说你傻,你自己认为呢?

  张勇志(以下简称张):可能我就是个死脑筋吧。但我始终认为,取财有道,什么都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不是自己的,说什么都不能要。这是儿子的救命钱,并不是给我个人的捐款。

  记:当初为什么决定这么做?

  张:因为感激。除了这两个单位的4万元捐款,还收到了另外两个市民的捐款,其中一个甚至连姓名、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他们能在我危难时伸出援手,我已经很感激了,其实这笔钱可以帮助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

  记:现在你一无所有,还欠下了1万多元债务,后悔吗?

  张:不会后悔,等我把儿子的后事处理完,就出去打工挣钱还债,总有还清的一天。但是否去摩托车公司,现在还没决定。

  本报记者林祺实习生王建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