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古厝一把火烧光全部家当”追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02:51 海峡都市报

  本报讯 “咚”的一声,苏自然两膝着地,捧钱的双手不住颤抖着,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妻子也躲在一旁悄悄抹着眼泪;刚被扶起来,沉默了一会,苏自然突然整个人又无声地滑落下去,嘴里也终于能说出话来:谢谢、谢谢……

  昨日,本报用好心人捐给没屁眼弃婴“毛毛”剩余的爱心款,购买了价值770余元的日常生活用品,并取出3000元现金,送给南安东旭村遭受火灾的贫困户苏自然一家(详见昨
日A11版报道)。

  与此同时,许多读者也纷纷致电本报捐助热线0595-22367110、22564110,表示愿意帮助这雪上加霜的一家人。

  

“古厝一把火烧光全部家当”追踪

  本报为苏自然一家送去生活用品和3000元慰问金

  屋里充满了温暖

  昨日下午,本报特地为苏自然一家采购日常生活用品,并安排记者送往南安东旭村。

  见到记者,苏自然又是找椅子,又是热情地招呼吃饭。看到记者从车上搬下的一堆东西,一家三口一下愣住了,好久没反应过来。

  崭新的生活用品和大米油盐,使苏自然的妻子眼睛先红了,她拉住记者的手一个劲地比划,嘴里还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她是在说东西太多了。”苏自然在一旁解释说。

  头次摸大被子

  突然间多了许多“高档”东西,苏自然连说话都语无伦次了。

  1.8米的被子一打开,苏自然一家就围了过来。活了50多年,那么大的一床棉被,苏自然还是头次摸过,嘴里不停嘟囔,“这么大,晚上睡觉就不怕孩子冻着了。”看着记者在帮他们铺床,夫妻俩围着团团转,不知怎么打下手才好。

  退去床铺上单薄的破棉被,换上一床1.8米大的沉沉的棉被芯,套上绣着碎花的崭新被套,床头再加两个大枕头,1.2米的小床瞬间就挤满了,但却多了一丝家的温暖。

  火灾中,房里剩下的唯一东西,就是一瓦罐别人腌完菜后的盐渣。苏自然把罐子藏在床头下,平时炒菜就去取一点。这次看着记者特地带去的两大包食盐,苏自然笑了,“还是加碘的!早就听说加碘的是好盐啊!这么多,可以用很久了。”

  他们想有个新家

  苏自然和妻子忙着收拾新的锅碗瓢盆,女儿苏捡咬着嘴唇、忍着笑声和记者套着新被子。

  当一切都收拾妥当后,记者拿出了3000元的慰问金。初见到钱,苏自然有点吓到了,双手不安地来回摆动。听到这些钱是送给他的慰问金,苏自然的脚一下软了下去……他双手合十,迟迟不敢接过钱来。

  “有了这些钱,你想干什么呢?”“不怕您笑话,我要托亲戚存到银行里。”显然,对被大火烧了一头“小牛犊”的事,苏自然还心有余悸。“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让孩子接着上学,虽然她不比别的小孩聪明,但毕竟是我们唯一的孩子。”

  而苏自然还有一个愿望,支吾了半晌才说出,“我一直都在想,怎么才能有个新家,把寄在外面的老母接回家,祖孙三代一起住。”

  热心读者爱如潮

  本报送去的生活用品和慰问金,只能暂时缓解苏自然一家极度窘迫的现状。要让他失明老母亲不再寄人篱下,最终还需要更多人的帮助。

  值得庆幸的是,昨日一天,已有不少读者致电本报捐助热线0595-22367110、22564110,表示愿意帮助苏自然一家,目前部分捐献的钱物都已在汇寄途中。

  在晋江打工的宋先生来电说,他愿意把身上仅有的几十块钱,捐给这家人;而泉州农业学校一财经班的同学,更是自发组织同学捐款,整个捐款活动会一直持续到本周五。而相关的村镇部门,也正在按程序逐级申报,为苏自然一家向南安民政部门申请补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