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国崛起》引发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03:48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以世界大国的强国史为题材的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央视经济频道播出以来,引起了学界、媒体乃至网友们的追捧和热议。昨天,记者电话采访了《大国崛起》总编导任学安等人。

  质疑1 忽视大众启蒙作用

  从播出后的评价和反应看,《大国崛起》的关注者多为精英人士。据此,有论者认为,这类涉及宏大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题材的纪录片,虽然本身带有“小众”的特点,但考虑到这部片子的教育意义,制作方以清高的眼眸仅仅锁定精英观众是没有意义的。在中国社会转型、公众渴望集体文化启蒙的多元语境下,这部片子忽视了草根阶层这个庞大的观众群,不能不说是一大瑕疵。

  回应 希望能有理性态度

  总编导任学安表示,电视其实就是一种大众传播手段:对普通观众来说,有的知识显得深了,对专家学者来说,又显得浅了。但是,我们还是想尽力把电视人的思考奉献给大家,也愿意倾听各种声音。事实上,这部片子就是试图用一种更理性的态度看世界、看历史,所以,也希望大家能用理性的态度来讨论和思考。

  质疑2 经验教训老调重弹

  该片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被质疑为人人皆知的老调重弹。在最后一集《大道行思》里,它总结了一些大国崛起的共同因素有: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等。资深媒体评论家长平说:“单从结论来看,简直是浪费时间的废话。这些话虽然无比正确,但是很多时候都沦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话套话了。”

  回应 我们没想观照现实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位主创人员的表达与之前有些矛盾:“这个问题我们在拍摄时是没有想过的。我们一切是从历史出发,观照现实并不是我们所想要表达的。”

  任学安对这种质疑表示理解:“在《大国崛起》播出之后,有各种各样的讨论,这很正常,一个作品能被多次和多重地解释,可能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质疑3 不愿去谈自由民主

  曾有记者问任学安:“有人在片子中读到自由、民主,这是你们要传达的信息吗?”当时任学安的回答是:“我不同意这种表达方式,甚至不太喜欢这种解读方式……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民主制度来概括这个问题,这是片面的。”

  因此,有论者认为,该片的主创人员对于民主自由问题反复使用了“不同意”、“不喜欢等词语,不仅表达了他们的不以为然,而且传递出对这个问题的强烈厌烦情绪。

  回应 并没偏废这一方面

  任学安表示,他们严格遵守的是:一定从历史出发,而不是从预设的主题出发,“我们想要表达的,在片子里已经都表达了。如果有人从中读出各种各样的含义来,那是每个看片子的人自己的思考,我们不可能左右大家的思考。”该片学术指导钱乘旦则表示,制度改革是多方面的,并不局限于民主自由。片中也并没有偏废这一方面的内容。 据南方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