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城里骑车感觉越来越不好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04:09 都市快报

  

在城里骑车感觉越来越不好了
在城里骑车感觉越来越不好了
在城里骑车感觉越来越不好了
在城里骑车感觉越来越不好了
中国一向是被称作“自行车王国”。但是最近几年以来人们发现在街头骑自行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这是为什么?央视东方时空联合新浪网面向全国范围进行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回答骑自行车越来越不方便和越来越不安全的,两者相加要占到53%。

  “您是否感觉到现在城市交通中自行车族的权益被忽视了?”回答很严重的占87%,有些忽视是11%,也就是说有98%的人都认为骑车一族的权益被或多或少忽视掉了。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明确表示,对于一些城市取消自行车道的做法,他深感痛心。他强调说,今后任何城市新建的所有道路(高速环线除外),都应当有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以保障老百姓利益。

  旧梦新愿自行车

  手捧白玫瑰的新娘,站在绑在自行车后座的小板凳上,“咯咯”地笑个不停,车把上悬挂着一对手捧着“Love”字样红心的小熊。新郎欢快地蹬着脚踏板,在30多位学弟学妹的陪伴下,一路欢声笑语,骑向举办婚宴的酒店。

  没有铺张的豪华花车队,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生江泱,用普通自行车,迎娶了自己的新娘范晓平。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结婚,一辈子也不会觉得遗憾。”范晓平说。

  江泱则表示,“这种婚礼方式很浪漫。”

  这对新人的故事,今年春天,出现在北京大小媒体上。有关报道所蕴涵的寓意,远远超过了自行车上婚誓。它似乎意味着,人们开始反思疯狂的汽车崇拜,回望渐渐远去了的自行车王国的甜美景象。

  青春在两个轮子上飞转

  “如果说美国人是在汽车后座上长大的,那么,我们这代中国人就是在自行车后座上长大的,一点儿也不夸张。”北京某影视公司会计师申重说。

  缄默不语的自行车,见证了几乎每个中国家庭的酸甜苦辣,每个人成长的忧愁和喜悦。与四个轮子的汽车比,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曾是中国家庭不可缺少的成员。

  1951年9月,一辆自行车从北京某产院接回了一个男婴。父亲推着自行车,后座上母亲怀抱中的婴儿被取名为王文澜。长大后,他成为中国著名的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了30年间这个自行车王国的人文景象。

  “家里谁有事谁用。买粮食用它,上学用它,接送幼儿园的弟弟用它,看病用它,当然,约会谈恋爱也用它。直到1968年底,我们兄弟4个都长大了,自行车还好好的,就送给了河北老家的亲戚,继续发挥作用,成了他们的生产工具。劳苦功高啊!”这位《中国日报》的摄影记者,几乎是满怀深情地回忆着那辆“凤凰”自行车。在感情上,自行车是他最亲密的伙伴。这个伙伴曾和他“形影不离,跟相机一样”。

  那时,青春就是在两个轮子上飞转。王文澜经常伙同院子里的一群男女少年,骑着“凤凰”,到长城或十三陵疯玩。“骑车下坡时,那阵势,活像今天的环法自行车赛。现在每次想起来,都还很兴奋。”他笑着说。

  消失的“流动长城”

  曾经,三种节奏和速度——行人、自行车、汽车——和谐共处,是当年中国各大城市的性格,优雅、温和而安静。

  王文澜注意到,“十字街头,绿灯一亮,自行车大军有秩序地涌动起来,看上去像流动的长城,气势浩大,却很平和,暗合了那时中国人的精神状态”。

  有外国记者更是从灵活平静的自行车洪流中,窥视出中国社会的道德秩序。西班牙《先锋报》称:中国真正的宝藏不是领先世界他国的外汇储备,而是健康的道德秩序。

  然而,秩序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被破坏了。破坏来得悄无声息,没有预兆。

  “那推着自行车上班下班,约会、亲热、登记、吵架、打架、离异的流动长城,展现社会平等、人情世故的流动长城,忽然间就不知了去向。”王文澜有些哀伤地说。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表明,2000年城镇每百户家庭平均拥有自行车162.7辆,到2005年,下滑至120辆。

  “这是经济发展决定的。在情感上,虽然我们不愿意和自行车告别,但人们已经找到更好的代步工具。”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王凤和这样说时,显出一脸无奈。

  无庸讳言,四个轮子已取代两个轮子,成为经济实力的标志。自行车的地位,随之大逆转。除了学生,骑车人似乎被烙上了“穷人”的印记。

  然而,“骑自行车和经济地位,不能挂钩。”正如王凤和所言。

  “自行车王国”的新呼唤

  对于建设部要求一些城市重新恢复过去几年里因给汽车让道而废除的自行车道,有外电评论称,部长将不得不与那些市长们作一番斗争,因为在不断扩大的城市中,轿车远比自行车更能显示出市长们的经济成就和政治地位。

  然而自行车不仅是中国社会现实的存在,也是一笔现实的财富。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统计,中国大陆目前约有5亿辆自行车。

  曾在北京工作多年,现为深圳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的王岩认为,“尽管路上开车的人越来越多,但自行车在人们心中仍占有特殊的地位。”他本人几乎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只有周末才会开车去郊区玩。

  他坚信,总有一天,政府和市民,包括有车族,会重新发现自行车的好处。“事实上,”王岩说,“自行车具有很多汽车无法企及的优势:益于健康、简单易学、节省能源、经济实惠、占地面积小、绝对环保等等。”

  社会学家李楯认为,作为交通工具,自行车的淡出并不意味着消亡。随着公众环保意识增强,一些人会重新选择无空气污染、无噪音污染的自行车。当然,自行车作为一项运动的独特魅力,也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北京翠微大厦自行车销售部销售员杨山说,他平均每天能卖出10辆自行车,价格从200元到3000元不等。

  杨山一边忙着组装新到货的车一边解释道:“大部分人都买最便宜的,因为自行车总丢。便宜的车,丢了不会太心疼,再买新的。”

  尽管中学生仍是主要消费群体,但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开车人也开始购买自行车。王晓慧便是其中一位。她买了一辆电瓶车,专门接送孩子上下学。

  在杨山的柜台,还有一些汽车主人购买折叠自行车,平时放在后备厢,一旦堵车又赶上有急事,就近找个停车场,停车,然后骑上车就走。

  在国外汽车大举进入中国的今天,王文澜把镜头对准了欧洲、美洲、大洋洲以及亚洲其他国家骑自行车的人。他感慨道:“尽管车的式样不同,但自行车和人的关系却基本一致,那就是,在一个家庭中,它是最被人随心所欲支配的,同时也是最被人亲近的。一个家庭无论有几辆汽车,仍会保留自行车。在这一点上,自行车与人类相辅相成,不会消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