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地铁6站点连夜补渗漏 目前渗水量在正常范围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08:54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本报报道的《地铁一号线站站小渗漏》引起了地铁指挥部高度重视。从昨天下午开始,地铁部门对沿线16个站点进行了认真排查,连夜对6个渗漏的站点采取补漏措施。同时地铁相关部门也专门就地铁站点渗漏一事向本报记者正面作出解释。

  ●地铁解释

  三大因素导致局部渗漏

  南京地铁建设指挥部专家解释说,一号线地下车站的防水处理方案主要是根据车站围护结构的形式、车站的地质条件、车站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等采取不同的防水处理措施,并对施工缝、变形缝、后浇环梁等特殊部位进行了重点防水处理,车站的防水设计等级要求为一级防水,地铁指挥部对所有车站的防水方案都邀请全国防水专家进行评审后确定,在施工中得到了具体落实,保证了地铁车站的整体防水效果。同全国其他城市地铁相比,南京地铁的防水质量是比较好的。

  一号线全线车站的防水方案主要有:车站主体结构使用的混凝土经过南京水科院、东南大学及江苏建科院等科研专业部门为地铁研制的C30抗渗等级达P8以上的高性能混凝土。对c30p8混凝土抗渗、抗冻等长期耐久性度经过研制和试验,满足地铁设计规范和寿命规范。部分车站侧墙和底板采用塑料防水板的全包方式防水、部分车站侧墙和底板采用膨润土防水毯进行防水处理等。

  对于局部渗漏的主要原因,专家分析后认为,由于工程本身特性,出现结构局部渗漏的情况是正常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主城区多位于长江漫滩,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对地下构筑物的防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二是地铁周边建筑的施工给地铁车站的防水带来了不利影响,尤其是地铁车站附近的深基坑开挖、基坑降水都会对地下车站导致不同程度的沉降,从而造成车站出现渗漏现象;三是温度的变化会对结构的防水带来较大的影响。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规定,车站出入口的防水标准为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千分之六;上海地铁多年治理渗漏水的经验是:车站允许漏水量不大于0.1L/(m2·d),不影响地铁车站的正常使用。德国慕尼黑市地铁渗漏水量为0.07~0.20 L/(m2·d);匈牙利布达佩斯地铁为0.20 L/(m2·d);新加坡地铁为0.12 L/(m2·d);从目前南京地铁各车站渗漏水的情况看,渗漏水量属于正常允许范畴,不影响结构安全,也未影响乘客出行。

  尽管地下车站的渗漏并不影响地铁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功能。但扬子晚报的报道还是引起地铁指挥部的高度重视。目前,南京地铁已着手对所有的渗漏点采取专项治理措施,力争使渗漏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专家观点

  地铁渗漏会有后遗症

  据了解,地铁部门从昨天起对沿线16个站点进行了排查,并连夜对6个渗漏站点采取补漏措施。另据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其实地铁站点渗漏主要是在水泥接缝处产生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水泥本身的收缩而导致的裂纹。从目前来看,要想根治渗漏还不是太容易,对于渗漏处即使进行了处理,但考虑到材料的耐久性,也无法判断今后何时再次出现渗漏。

  地铁渗漏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专家告诉记者,地铁出现小渗漏属于常情,但关键是要防微杜渐。由于地铁地下管线太多,一旦多处渗水而且“久疾不治”,非常容易导致地下沙石被浸泡后地面沉降。南京地铁车站建成后,各站站厅层和站台层均有渗漏现象,而雨后的情况则更加严重。

  记者也了解到,南京地铁有专门的防渗小组,对于类似的渗水问题也采取了注浆、堵漏等多种治理措施,但都没有取得明显效果。

  地质问题值得关注

  地质专家告诉记者,地铁刚开通一年多的时间,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但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不一样,地铁是在地下运行,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系统自动驾驶,一旦沿线发生地质变化,如果不能即时发现和处理就容易造成事故,尤其是新建线路更需要注意。

  该专家举例说,2003年7月的上海地铁事故就非常典型,在地铁线路塌方之前就已经发生了渗水,由于没有及时处理造成地铁线路塌方,地面塌陷。幸好发生事故的时候地铁线路没有车辆运行。否则后果难以设想。

  南京大学一位专家建议,为了地铁的安全运行和地质问题的及时发现,地铁应该对沿线的渗水实行监控报警,一旦当发现地铁沿线某地段发生渗水,即表明该地段有可能或即将发生地质情况的变化,需要专家立即前往测试和修补,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小病拖成大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