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当地政府制定停暖事故应急预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20:01 CCTV《东方时空》
当地政府制定停暖事故应急预案

工人正在检修锅炉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解说:

  到记者回访的时候,吴大爷家的温度已经由以前的不到10度上升到了16度左右。

  主持人:

  吴大爷的家的供暖已经恢复了,但是我们更想关心更多的受到这次供暖影响的家庭,他们的供暖情况恢复得怎么样了?另外,对于在事发之后,政府、企业和居民家庭都是如何应对的,接下来我们连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贸委副主任,张宏伟先生。张主任您好。

  张宏伟:

  您好。

  主持人:

  请您告诉我,到现在为止,当地供暖恢复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张宏伟:

  现在为止,乌鲁木齐全市的供热情况基本正常。

  主持人:

  您指的基本正常达到多少度呢?

  张宏伟:

  现在平均温度在16—18度以上。

  主持人:

  这是一个正常水平吗?

  张宏伟:

  按照正常的要求是这样的。

  主持人:

  好,我们想了解一下,事故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在第一时间内做出的反映是什么?又做出了什么样的举措?

  张宏伟:

  事情发生以后自治区党委政府、乌鲁木齐市委政府领导同志非常重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宏同志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和苇电的领导同志一起商量开始采取抢修的工作措施。

  主持人:

  当地企业,比如说相关企业他们能不能和政府做出最好的配合,能不能很好的理解政府要他们怎么做?

  张宏伟:

  苇湖梁电厂的干部和职工在面对这次几十年没有遇到的情况时候,迅即做出了反映,从公司老总到员工组织了精干力量,迅即投入抢救工作,效果还是不错的。

  主持人:

  据您在当地的了解,当遇到这样一个突发事件之后,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当地居民能不能理解政府所做的一切?

  张宏伟:

  这件事情是几十年来没有遇到过的一个情况,从事情发生的时候,老百姓、社会、包括媒体有一些议论,也是可以理解的,当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采取措施以后,老百姓是持理解和支持态度的。由于企业连续奋战,分三班倒,120多个职工,三天不到的时间就达到了恢复供暖的程度,现在的社会面是基本评定的。

  主持人:

  好,我再想了解一个情况,就是现在经过检修之后一号锅炉已经恢复了,那接下来可能人们关心有没有其它锅炉会出现类似情况也需要检修,检修的时候会不会再次影响供暖呢?

  张宏伟:

  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苇湖梁电厂的一号机组恢复正常以后,二号机组同时也有一些结焦的现象,经过领导现场办公和企业同志商量认为乌鲁木齐的冬季还是比较漫长,趁现在温度还不是最低的时候抓紧时间抢修,处理隐患。现在这个工作正在进行,电力系统也在加紧电力的调度,补足这个企业出现的空缺。

  主持人:

  还有人们就非常关心出现这样的事情目前政府已经处理好了,有没有会因为出现这件事情之后政府会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再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可以迅速更加迅速的反应。

  张宏伟:

  有的,现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乌鲁木齐政府接连召开了几次会议,针对具体出现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进入了应急状态。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张主任接受我们的采访。

  张宏伟:

  不客气,谢谢。

  主持人:

  根据记者的了解,经过多方努力,当地居民终于又可以温暖地度过这个冬天了。另外当地的电力部门也已经做好了应急预案,确保在此期间电网能够正常运行和工作。

  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03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乌鲁木齐 停暖”的相关新闻
时空连线:乌鲁木齐紧急应对局部停暖 (2006-12-07)
乌鲁木齐停暖事件相关方互相推诿责任 (2006-12-07)
视频:乌鲁木齐停暖系使用不合格煤导致 (2006-12-07)
乌鲁木齐停暖追踪:供暖昨晚恢复正常 (2006-12-07)
乌鲁木齐停暖追踪:不合格煤导致锅炉罢工 (2006-12-07)
视频:乌鲁木齐停暖区恢复供暖 (200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