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因材施教”还是“重点培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0:16 东方今报

  把全班同学分为A、B、C三个等级,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布置不同的家庭作业……郑州市金水区某公办小学一语文老师的分层次布置作业引起了广大家长的争议。分层次布置作业是因材施教还是重点培优?分层教学是否能够被家长、学生接受认可?

  现象:

  一个班学生三种作业

  李华(化名)是郑州市金水区某公办小学的语文老师,两年前,她就发现班里的学生因对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样,作业完成的程度也不一样。于是,她便将全班学生分成了三个等级,即A、B、C三组,程度最好的学生是A级。

  “每天给学生布置作业,我都会分成三类不同的作业。”李华说。她举例说,五年级课本里有一篇科普文章《太阳》,讲课时,她发现有些同学听得津津有味,而有些同学则显得一脸茫然。当天布置作业时,她给A组的同学布置了一篇小作文:以自己是太阳的语气,写一篇自述,里面要写到关于太阳的一些知识,对于B组同学,她布置的作业是回家搜集一些关于太阳的小知识,而对于程度稍差的C组同学,她则布置了抄写一下书中关于太阳的知识的作业。

  过了一阵儿,课本里出现了一篇关于电脑知识的课文,她又以同样的方式布置了三种作业。

  新模式:

  “吃得饱”VS“吃得了”

  “班里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布置一样的作业,简单了,程度好的学生不屑于做,作业难的话,程度差的学生又无法完成。”李华说,但这种等级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

  李华解释说,以前也碰到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刚开始,这名学生被分到了B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他已经“晋级”到A组了,而有些A组学生,在部分方面可能稍微弱一点,布置作业时,如果觉得难度大,可以申请做B组或C组学生做的题。“我想,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种方式”。

  同时,记者从其他小学了解到,由于一个班级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许多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都会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法。有些老师还专门交代“程度好的学生可以把某题做一下,程度不好的学生只需要把某某题做做即可”。

  一位尝试着给学生分层次布置作业的语文老师说,孩子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作业题。

  反应:

  多数学生:没有什么意见

  对于老师这种布置作业的办法,许多小学生都表示没有什么意见。南阳路二小的一位四年级学生说,其实老师这样布置作业是为我们好。有时候,老师讲的东西虽然听懂了,可是真正做起来还是很麻烦。所以,如果老师布置不同的作业,做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作业了。

  然而,农业路小学四年级一位比较要强的女生却显得不那么乐意。“分成几个等级,摆明了就是我们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该女生撅着嘴说,自己平时成绩很好,在老师眼里算是个优等生,可是有一次,老师布置作业时,只挑了班里其他几名学生,却没有自己,后来她还哭了,如果老师真的把她归为C组,她肯定会伤心好几天。

  家长:要是孩子形成自卑心理咋办?

  孩子们的反应虽然不是那么明显,可家长们似乎想法很多。昨天下午,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家长,看看他们对老师这种分层次布置作业有啥看法。

  李华曾经教过的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刚开始,她对老师的这种做法感到不理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像低人一等一样。可后来,她慢慢发现孩子学习努力了,有时候做完作业,还主动地去看一些课外读物,后来一问才知道,老师布置作业时,他总是属于B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就拼命地学习,非要进入A组。

  “我儿子后来真的进入A组了。”这位家长自豪地说,虽然进入了A组,可孩子还是很努力地学习,否则“可能会再掉入B组或C组”。

  然而,也有一些家长对老师的这种做法很不“感冒”。纬五路一小门口一位姓张的家长说,自己孩子很聪明,可就是顽皮了点,老师以A、B、C给孩子分组,如果孩子被分到C组,会不会很受打击,更可能挫伤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且,孩子上小学时,正是性格形成的时期,老师这样做会不会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差生”,从此形成自卑心理。更何况,老师这么做分明就是给孩子直接戴上了“等级”的镣铐。

  质疑:

  是分层教育还是“培优”?

  据了解,在今年9月1日正式实行的新《义务教育法》中明确提出,“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而这位老师给学生分组布置作业的这种做法是不是打了一个“擦边球”,对学生分等级的另一种做法?

  一位教育界人士分析说,老师这么做,可能是正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人性化的关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分层次布置作业,对于提高班级的总体成绩有帮助,程度好的学生在成绩拔尖后,势必会带动班里其他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班里的学生之间因分层次作业而会彼此竞争学习,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也会被调动起来。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如同老师所说的因材施教。

  然而,也有些教育界人士却对这种做法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打着“因材施教”的幌子在培育优等生。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会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程度好的学生因为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挑战性”,自己为了能更好地完成作业,努力地学习。这虽然没有明确地分尖子生和差生,但无形中,或者说老师已经在心里给这些学生“打分”了。

  对此,一些小学的负责人也表示无可奈何,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每个学校都希望花尽量少的时间,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对待老师的这种做法,只要学生成绩能够提高,他们既不提倡,也不反对。

  建议:

  这种模式慎行

  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称,这种分层次布置作业和以前曾经在有些学校出现的“走班”现象很类似,虽然在外省许多大城市陆续开始出现,但多是在高中阶段进行试验,由于高中生的心理状态相对初中生来说较为成熟,从心理上能够理解和接受这种做法。分层次布置作业,这仍是一种探索,还不能说是不是“好”。

  一位资深教育界人士对于分层次布置作业现象分析说,这种做法可能会提高升学质量,但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被按照由高到低的层次来完成作业,无形中会让学生产生“我是尖子”、“我是差生”的心理暗示,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这种分层次布置作业在教学中,极易演变为变相的“快、慢”班,这样教育的结果势必造成大批尖子的出现,而C组则成为差生聚集的地方。再者,学生之间同层次相互影响虽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但同时也可能会带来消极影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他说,无论哪种形式,在没有成熟的运行机制之前,都应该谨慎推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