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圳读书月成全国文化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4:50 深圳商报

  700万人次参加活动6万册图书捐赠外地

  深圳读书月成全国文化品牌

  【本报讯】备受关注的第七届深圳读书月已经圆满结束,319项活动再次点燃了深圳人读书爱书的热情。今年的读书月面向基层、突出创新、成果丰硕,取得了很大成功。12月
7日下午,第七届读书月总结表彰大会在大剧院音乐厅召开,副市长闫小培等有关领导对读书月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下届读书月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城市名片变成全国品牌

  据统计,直接、间接参与本届读书月活动的人数达700万人次,参与面进一步扩大。中央、省、市媒体对读书月高度关注,累计刊发新闻报道近7000条,15家主流门户网站也转载或报道了深圳读书月,深圳读书月网站点击量一个月内达到8万多次。深圳读书月逐渐由深圳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享誉全国的文化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本届读书月的开幕仪式和深圳书城中心城开幕仪式、深圳书城十周年节庆、全国文化研讨会等重大活动同期举行,可谓盛况空前。来自中央和兄弟省、市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化盛事。深圳已成为全国读书文化的策源地、推广者和领军城市,得到全国读书文化界的广泛认同。

  与此同时,深圳读书月继续向全国传递文化关怀。通过举办“赠书献爱心”活动,本届读书月累计向有关地区和单位捐赠图书6万余册,价值100多万元,分赠给了云南、西藏、江西等地的多所学校,直接受益的师生、群众达数万人。

  新增活动侧重为基层服务

  据介绍,为配合市委市政府“基层基础年”,本届读书月突出强调为基层群众服务,注重向各区、街道、社区、居委会发展,为深圳广大的外来劳务工服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据统计,本届读书月活动项目比去年增加了近50%,新增加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六个区策划开展的。其中,宝安区突出打工特色,深入基层建立了21个流动图书馆;罗湖区充分发挥各街道、各部门的主动性,推出了“东门老街杯”征文比赛等39项主题活动;龙岗区开展了以旅游文化为主题的各种活动;福田区推出了中华少儿阅读工程等一系列活动,着重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读书习惯;南山区深入社区开展图书交换等活动;盐田区则以驻深部队、打工阶层、青少年为活动开展对象,组织了拥军赠书、“外来工子女免费学英语”等主题活动。

  此外,市文联、共青团、妇联、工会等也组织了多项主题活动,如“打工文学论坛”等,覆盖面遍及各区和社会各阶层,充分体现了读书月实现广大群众文化权利的宗旨,也预示了读书月发展的未来。

  图书漂流募集1.2万册图书

  本届读书月内容更加充实,既保持了原有的读书论坛、推荐书目、电视辩论赛、经典诗文朗诵等重点主题活动,又推出了多项创新活动,如全国文化读书文化研讨会、图书漂流活动、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议、动漫之星大赛、中华曲苑杯竞赛、“读书的城市最美”校际大学生演讲比赛、深圳香港中学生推荐书目随笔竞赛等等。

  “全国读书文化研讨会”邀请了中央有关部委领导、全国各地知名学者、专业人士100余人,总结交流深圳读书月的经验和全国各地开展读书活动的情况。会后通过了《关于倡导“全民阅读”的深圳宣言》,努力唤醒全社会对阅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中国首届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议”汇集了全国30多家媒体和十几位专业书评人士,评选出了2006年十大好书和十大阅读热点,对引导人们读好书做了有益的尝试。图书漂流活动募集了1.2万册图书放漂到全市60个漂流站,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平等阅读和快乐阅读。

  建立长效机制打造自有品牌

  闫小培对下一届读书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建立长效机制,真正实现“天天读好书,月月有书香”。要规范运作,保持读书月的文化品位和公益性质。要特别突出精品意识,各区、各系统、各单位都要根据自身特点早做准备,精心打造自有品牌。

  表彰大会总结了本届读书月的媒体报道,对新闻媒体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本届读书月媒体报道翔实、深入,效果突出,让书香鹏城声名远播。特别是《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对读书月做了系列深度评论,提升了理论,阐述了意义,宣传效果十分突出。

  全国读书文化研讨会等六项活动获得“最佳创意奖”,电视辩论赛等19项活动获得“最佳活动奖”,程少堂等18人被评为“优秀联络员”。与会领导向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状和奖牌,在中小学现场作文大赛中获奖的学生也上台领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