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港口·居民·华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7:12 南海网-海南日报

  

港口·居民·华侨

  老街水巷口。解放前,这里是河道口,货船可以开到这里的骑楼边。 本报记者 李幸璜 摄

  

港口·居民·华侨

  老街白沙坊。古时这里叫白沙津。本报记者 李幸璜 摄

  “烈楼港”、“沙上港”、“盐灶港”、“牛矢港”……这些港口的名字,就是久居海口的很多人都会觉得陌生,但是在逝去的岁月里,它们却曾经如海边的珍珠一般,点缀过这片海域,时光让他们悄然褪去,它们带走了曾给各种船只的依靠感,更多地停留在史书之中。

  烈楼港、白沙津:串接海口往日的两个港口

  烈楼港与白沙津,一西一东,分布在海口的海岸线两边,港口的形成时间也各不相同,似乎毫无关系,但却像一条线,串起了海口从汉代到宋代的港口发展历史及城市的发展脉络。

  烈楼港,史料记载位于如今的海口长流镇镇海村,因为离徐闻最近且海边有自然形成的石头,从两汉三国至魏晋南北朝诸代,这里就是海口主要渡口,而其得名也是因汉伏波将军路博德从此登岸,并在此焚船表示其不胜不归的决心。如今的烈楼港不仅不再像两千多年前那样停靠着诸多船只,而且连名字也都不存在了。

  而镇海村以“渔”为主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太大的改变。30岁的村民李学任虽然在海口南港码头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但他在村里还是有一艘自己的小渔船,空闲时间他会开船出海打鱼。一些村民还开起了海鲜店。

  位于海口新埠岛一带海域的白沙津是宋代形成的南方良港,因其形成,海口的商贸及造船业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丘浚的笔下,明代的白沙津是“帆樯之聚,森如立竹”,而进出白沙津的商船,在国内近则与徐闻、廉州易货,远则以奇香异木北入江淮闽浙之间。

  对外,海口则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途避风港和补给站,商贸活动北到朝鲜半岛、日本,南至东南亚各国。

  盐灶、沙上:被覆盖的两个港口

  与烈楼港及白沙津不同,盐灶港及沙上港(玉沙港)虽在一些古地图上有记录,如今却已完全被城市中的楼房、道路、绿化所覆盖。走到这里,已丝毫想像不出当年这里作为港口时的景象,唯有留下来的路名还能证明,这里与海的距离曾经很近。

  居住在盐灶一带的居民曾与这片海域息息相关。从清朝初年开始,盐灶一带先后形成了老庙、新庙、上灶、下灶等8个村庄。当地的老百姓都知道这样的顺口溜:“老庙抓鱼虾、新庙拿竹竿、下灶贩盐卖、博义煮盐忙”,说出了各村的产业分工。

  盐灶博义村吴老伯介绍,博义村是盐灶一带出名的煮盐村,在现在的滨海加油站位置,当年就有几口较大型的盐灶,煮盐人就地取材,从不远处挑来海水把锅装满,烧柴直到把锅里的海水煮干后露出盐。盐煮好后,一般由下灶村的村民收购贩卖。解放后,随着填海修路,水域变成了陆地,渔民变成了居民,古老的煮盐业也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海口北边滨水地带当年都是海湾、滩涂之地或溪海交汇处,玉沙村北边全是滩涂地,我们小时经常去那里抓鱼摸虾的。”海南海事局通航处处长陈林华是一位老海口,他说每次回忆起这一情景,总是乐趣无穷。那时海口的许多家庭招待亲戚朋友不像现在这样去市场买鱼虾,而是到海边去捉。

  旧时海口港:许多华侨记忆中的老港口

  如今一说起海口港,不少人自然而然会想起现在的秀英港及新港,但从清代初期到解放初,许多华侨出国及回乡踏上的海口港并不在此,而是在长堤路、得胜沙附近的海甸溪一带。

  李女士是1952年随父母从马来西亚回来的,当时只有10岁。她记得回到海口时,船不能靠港,要由大船换成小船,摇摇晃晃摇了好久才到海口港,一上岸就看到满眼的骑楼。当天晚上,她还随母亲住在离港口不远的泰昌隆旅店。

  清代,海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对外交往和贸易日益频繁,光绪二年(1876年)琼海关在海口港附近设立。据记载,光绪二十八年(1907年),外轮每年进出海口港约1013艘次,平均每天有3艘左右的外轮来港。

  当时许多海南人也从这里踏上了远赴南洋谋生的路。据记载,清道光年间,由海口至越南、新加坡、泰国等国的帆船每年不少于百艘,出洋的大都是三桅帆船。民国以后,往返于海口至南洋的国内外轮船就有十多艘,从这里出洋的海南人日增,据琼海关资料记载,1918年为1万多人,1927年则达到近5万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