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梦想照亮现实母女俩相依11年小屋第一次通了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9:17 新文化报

  

梦想照亮现实母女俩相依11年小屋第一次通了电

  灯下读书的感觉幸福

  

梦想照亮现实母女俩相依11年小屋第一次通了电

  11年间就是这样渡过每个晚上

  

梦想照亮现实母女俩相依11年小屋第一次通了电

  放学回家先亲亲妈妈

   本报“换个想不到”活动换来的物品总金额已突破20万元,现在“送暖”活动全面展开,我们会将5名志愿者换来的物品通过热心读者最终换成棉衣、米、面、油等,送到灾民和贫困户家中。

  如果您想换这些物品帮助他人,请拨打本报热线0431-96618。

  如果您身边有急需帮助的人,请拨打本报热线0431-96618。

   所换物品有:手工布艺画、酒店全免入住卡、琥珀项链、缅甸翡翠关公吊坠、芭比娃娃、洗浴券、核磁共振和女性体检优惠卡、美容卡、KTV代金券、CD、VCD、休闲裤、卡通收音机、美容卡。

  这座空中小木屋,只有6平方米

  母女俩住了11年,点了11年蜡烛

  9月28日,电灯第一次在这里点亮

  

  那天,当供电公司的人把电线接进来,电灯亮了的刹那,小李菊闭上了眼睛。这是母女俩盼望了11年的光明啊!

  6平方米的房子

  白天,水滴很快就结了冰。晚上的冷,难以想象

  

  长春南广场附近,这个悬在两栋楼间的小阁楼,只有6平方米。想进屋,得迈上六七十厘米的土台子,再爬一段颤巍巍的木梯子。说是屋子,可是四处漏风,只是木板镶在水泥墙上,由几个钢筋固定。

  惟一的家具,是一张用木板搭成的床。另一侧,是一个小碗架,几双碗筷,1个液化气罐。这是全部家当。

  12月的长春,滴水成冰。白天,小木屋还能射进一些阳光,说话时,哈气清晰可见,水滴很快就结了冰。晚上的冷,难以想象。

  继母的“盼头”

  她是妈妈,51岁;她是女儿,13岁。她是前夫的女儿

   窦凤清今年51岁,女儿李菊13岁,母女俩相依为命。回忆起过去,窦凤清用粗糙的手擦着眼睛。她23岁那年嫁到长春,来到八里堡。

  1990年,丈夫被人打成重伤,为了给他治病,两间土房卖了。但他还是走了。

  在租住的房子里,她又煤烟中毒,借了3万多元钱才抢救过来,但留下了后遗症,脑子总是迷迷糊糊的。为了还债,她在鞍山路市场卖菜。

  1994年,她认识了李菊的爸爸,他是个残疾人,妻子扔下他和1岁的李菊走了。她把李菊当成了亲生女儿。

  这一家三口,住过地下室,住过简易木板房,直到1996年,他们才在大家的帮助下,得到特批后盖了这么个木屋子。但木屋刚盖完,孩子爸爸就得了急性脑膜炎,走了。

  她选择不嫁

  说起理由,只有一句:她叫我妈,就是我女儿

   小时候,她经常把李菊抱在怀里,哄着,她让她感到日子不是那么难熬。

  “那时候,我还可以改嫁,但舍不得孩子。”当时,在窦凤清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撇下李菊,找个依靠;一条,带着李菊,两人相依为命。她选择了后一条,说起理由,只有一句:她叫我妈,就是我女儿。

  想想一个中年妇女,没有收入,还带着一个孩子,多难啊。可她不怕。为了维持生活,好心人帮她找了一份保姆的工作,伺候一位常年生病的老人。可惜,到了今年5月份,老人走了,她们母女俩又吃不上了……

  天黑了家就黑了

  在她家,一根蜡烛能点上半个月

  

  “我懂事的时候,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黑了,我家也就黑了。”看着别人家窗口透出的亮光,李菊从没问过妈妈。

  点蜡烛,还是从李菊上学时开始的。孩子上学了,不能像以前那样天黑就睡觉,窦凤清买来蜡烛。

  “其他时候,这蜡是不点的。”李菊说,在她家一根蜡烛能点上半个月。这些蜡大多是样品,化了、弯了,都是卖不出去的,有知道她家情况的,就送给她们,但这样的蜡也不常有。

  为了能省点蜡烛,李菊每天都要在学校写作业,写不完就上同学家去写。要是复习功课,尽可能在路灯下,或是天一亮就起床,看书。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1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