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关注农民工讨薪-1:跟随丰润世纪名苑农民工讨薪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11:37 燕赵都市报

  本报“11城市联动2006讨薪行动”开展以来,许多农民工拨打新闻热线反映讨薪时遇到的难题。在唐山市丰润区世纪名苑工地干活的四川籍农民工老陈告诉记者,他们十几名农民工已经在丰润讨薪1个半月,至今无果:“讨薪难呀,难得我几乎天天掉眼泪。”讨薪难,讨薪到底有多难?12月4日全天,记者跟随老陈和他的工友走访了欠薪单位和相关部门,记录了老陈和工友这天的讨薪经历。

  简陋工棚里的讨薪族12月4日上午,我们来到唐山市丰润区“世纪名苑”建筑工地。在新建成的2号住宅楼北面一间不起眼的工棚里,住着曾为这栋住宅楼的内装修工程起早贪黑干活的十几名农民工———陈学勤和他工友们。

  工棚建在泥土地上,没门没窗,四处透风。已经入冬,这些农民工大多数还穿着6月份开工时带来的单衣。“我们没炉子,每天晚上睡觉前,捡一些工地上的废木头在工棚里点一堆火,趁热乎劲钻被窝。有时我觉得自己都不像个人了,就跟森林里的野人似的。”一工友说。

  “在老家,我们也有老婆、孩子、热炕头。工程早就干完了,我们在这一天一天地捱着,就为了要回辛辛苦苦赚的工钱。”42岁的四川籍农民工陈学勤告诉记者,他儿子今年16岁,在家乡读高二。“在这儿遭的这罪可不敢让孩子知道哇,连老婆都没告诉,怕他们心里受不了。”

  今年6月29日,经包工头陶功宪召集,陈学勤和工友共20多人来到现在的工地,从事世纪名苑2号楼内装修工作。“我干的是内抹灰,每天早上6点开工,晚7点休息。到10月25号,终于如期交活儿。”陈学勤说。

  拿回工钱要闯几道关?

  陈学勤和他的工友告诉记者,原本跟包工头说好每月25日开支,但工钱从没按时开过。工友们只能零星地从包工头那里借支。直到工程交工1个月多后的11月30日,工友们总共借支2万多元,大约相当于工资总数的16.8%。11月30日最后一次借支之后,包工头不见了,人不知去向,电话也停机。

  为讨回工钱,陈学勤和他的工友四处求告,1个多月过去了,没任何进展。好多工友的生活费已花光了,吃饭都成了问题。

  讨回应得的工钱到底有多难,何以讨要1个多月毫无进展?记者决定跟随这些农民工走走这条讨薪路。

  包工头玩失踪,承建方踢皮球

  记者了解到,包工头陶功宪的工程是从承建该楼的四川遂宁劳务建筑有限公司获得的。该公司工地负责人叫杨刚。陈学勤说,杨刚早就联系不上了,现在公司只有一名管生产的何经理还在工地。12月4日,记者拨通了何经理的电话。何经理在电话中说没结算工资是因“开发商没结工程款”,工程开发商是“丰润建源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丰润建源:我不是真正的开发商

  12月4日下午3时,记者和陈学勤及工友来到丰润区建源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的办公地点。

  记者提到,世纪名苑的售楼小姐曾明确告诉记者该楼盘是由丰润建源开发的。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世纪名苑是其他单位借用建源的“开发证”搞的开发,“他们只是借我们的开发证,没借施工证,借证应交的管理费还没交。所以我们不是真正的开发商。”至于到底谁是真正的开发商,工作人员表示无法透露。

  劳动监察大队:找被投诉方盖章

  12月4日下午4时,记者和陈学勤一行来到唐山市丰润区劳动监察大队。陈学勤说,他和工友以前曾到这里投诉过,没有被受理。这一次,劳动监察大队的一位负责人接待了陈学勤和工友。该负责人以没带符合格式的书面投诉材料为由拒绝立案。

  为不让农民工白跑一趟,记者在劳动监察大队院子里的花坛上为他们草拟了一份书面投诉书,陈学勤和工友在上面签了名。陈学勤一脸喜悦地跑回办公楼。几分钟后,陈学勤又失望地出来了。他说,劳动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说“看不懂”工资结算表,让再去找别的证据。投诉书写得不规范,没写清被投诉人姓名、电话、详细地址,也没加盖被投诉单位公章。“被投诉方欠着钱都不还,哪会盖章,这不是难为人吗?”一位农民工说。

  由于丰润区劳动监察大队拒绝接受采访,记者无法就农民工提出的“投诉需要先让被投诉方盖章”等疑问做进一步核实。

  讨薪路哪里是尽头

  从丰润区劳动监察大队回来,陈学勤和他的工友们更加沮丧。一位工友说:“有时我就想,我也是劳动者呀,我不过是想要回自己用血汗挣来的工钱,咋就这么难呢?”这位工友还告诉记者,一些年轻的工友已经对要回工钱不抱什么希望了,他们心里清楚,好多农民工的工资就是被这样一天天拖黄的,拖到过年,各单位都放假,农民工就不得不回家了。过了年再来,工钱就彻底没指望了。

  记者离开工棚时天已经擦黑,工棚里又冒起烟,农民工们要趁着这浓烟还没散的时紧钻进被窝。

  世纪名苑2号楼中旬开始入住,一些业主正忙着装修。他们可能想不到,就在这栋住宅楼的一角,一间低矮的工棚里住着这栋楼的十几位建设者。

  (本报记者:尚开红、李金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