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6:“草根”文化风起云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12:57 今晚报

  可以用“风起云涌”来形容2006年“草根”文化的全面崛起:挟2005年“超女”成功的余威,最具影响力的《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星光大道》、《我型我秀》等一批电视选秀节目,在这一年以更大的力度继续吸引着大众的眼球,加上“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迅速“著名”、主动和“学院派”拉开距离的易中天如日中天、胡戈的“馒头血案”引发影坛内外的大争论……“草根”文化的强势亮相成为2006年我国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

  梦想舞台:有本事的站出来

  “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这是梦想的舞台,有本事的站出来,命运不是谁安排,是鲜花就一定开。”……2006年,以“超女”为代表的电视造星运动秉承了坚韧的“草根”精神,以更大的规模和声势,吸引了更多心怀梦想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勇于尝试、不计得失”被一些社会学者视为大众社会心理的积极转变,第一批“吃螃蟹”成功的“草根英雄”们,也成了现今年轻人“梦想成真”的典范:上届“超女”冠军李宇春如今风光无限;《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阿宝成为新一代民歌旗手;张靓颖签约华谊兄弟后前途看好;周笔畅已成为广告明星并主演了电影《第601个电话》;今年《梦想中国》的年度总冠军熊汝霖更成为几大唱片公司争抢的目标。

  学者们更看重“草根”文化的社会意义。社会学家李银河指出,“超女”一类的选秀节目,肯定不属于高雅艺术范畴,但下里巴人也好、阳春白雪也罢,都有其生存权利。选秀节目大量涌现的积极意义,恰恰在于这些节目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求,打破了“专业”和“学院”的桎梏,让多元的娱乐形态得到释放。

  云南大学社会学家马居里认为,多元和丰富是一个文明的和谐社会最需要的文化图景,暂且不论“草根”文化崛起之后引发的社会学、美学思考,仅从“草根”文化如此的蓬勃兴盛来看,我们就应该给予大众对娱乐文化的渴求以充分的重视。

  草根英雄:距离公众更近些

  尽管“草根”文化制造了很多无节制的娱乐垃圾和选秀泡沫,但无可否认,不少以往鲜有亮相机会的“草根”,凭借这些专为他们搭建的平台,以耀眼的光亮得到大众肯定而成为“草根英雄”。

  央视《梦想中国》年度总冠军、来自云南的歌手熊汝霖就是众多“草根英雄”里的佼佼者。他10岁开始每周从云南楚雄奔赴200公里之外的昆明学习钢琴,15岁拿到钢琴10级,18岁考上云南大学外语系,19岁在昆明当酒吧驻唱,21岁成为昆明广播电台主持人,26岁通过GRE考入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攻读流行音乐。可以说,对各种音乐都有深入涉猎的熊汝霖绝对不是普通的卡拉0K歌手,而是潜质非凡的歌坛后起之秀。但熊汝霖也承认,如果不参加《梦想中国》的比赛,就不会有机会在更广阔的空间展示自己的音乐天赋,完全有可能在昆明的酒吧里“一直唱下去”。

  在给年轻人机会方面,“草根”文化体现了它的最大意义所在:它把均等的机会,摆放到众多体制外原本很难获得机会的年轻人面前,这是对“制度安排”、“论资排辈”的大胆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明认为,“草根”文化除了经济上的巨大贡献之外,还拉近了平民与主流的距离,甚至填补了二者之间的鸿沟。尤其是“‘草根英雄’们将承担的文化使命刚好是对体制内‘精英’们的互补——因为‘草根英雄’距离公众更近些”。

  “草根英雄”们对此有着清醒认识,也欣然担当了这样的使命。熊汝霖在他的博客里写道,“《梦想中国》已经成为回忆了,但是生活没有结束,音乐道路没有结束……必须把自己的音乐做好,要让更多的人接受,让音乐来说话。”

  同样,郭德纲也在用他的“草根”方式娱乐大众,尤其在继承传统方面不遗余力。郭德纲扔掉了相声本不该背负的沉重包袱,让相声重新变得“可乐”。著名相声艺术家常宝华这样评价郭德纲:有真功夫,对相声艺术的倾注很不容易。郭德纲能说300多个段子的基本功和他对基层百姓生活的熟悉与尊重,已经是很多体制内相声演员所不具备的。

  至于易中天,这位大学教授很乐于接受“草根”的定位,并坚持用“草根”的方式与“学院派”拉开距离。人们对他的评价是:冲破了严肃和通俗的壁垒,开创出符合平民口味的知识传播途径。

  提高品位:需要引导与整合

  令人遗憾的是,缺乏整合而有些过于茂盛的生长,也使2006年的“草根”文化受到猛烈抨击。

  与形式的雷同相比,内容的苍白和表演的劣质对这类节目的杀伤力更大。一些节目在选拔过程中选手和主持人丑态百出,有的节目的获胜者明显带有不健康的印记,不仅让观众腻烦,还对青少年有着不良的导向。这种明显的低俗化倾向让很多学者感到担忧。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用“恶俗”评价此类节目,认为其既宣传了一夜暴富的错误价值观,更在审美导向上乏善可陈,有些节目和作品的文化含量和思想含量微乎其微……会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造成颠覆性的破坏。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大众确实需要娱乐,关键是我们怎么调整娱乐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应该让公众参与到‘如何避免低俗化’的讨论中并形成舆论监督。可以把这一类节目进行梳理和引导,不要过分地鼓吹偶像崇拜,而应有意地放大节目中励志的因素,在娱乐中把主流价值观传达给观众,让观众在看节目的同时受到好的引导和教育。”

  无疑,恰当、积极地引导与整合,是“草根”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令人欣喜的是,在2006年岁末回望这一年的“草根”文化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自我调整的积极迹象:央视的《梦想中国》开始试图从“品位”上让节目获得质的提高;“超女”的选拔较2005年时平和了许多;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正在通过各种形式让自己变得更加主流……这些,都让人可以乐观地预见到“草根”文化的美好未来。

  新华社记者陈鹏 万一 郭威 (据新华社北京12月7日专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