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他们向世界传播长征火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14:52 世界知识

  本刊记者胡孝文

  斯诺和他的《红星照耀中国》

  在国外,最早关注红军长征的是社会主义苏联。从1935年7月起,《真理报》就发表了《中国红军的英勇进军》 、《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等系列文章,报道了红军长征
的消息。随后,被红军俘获的瑞士籍英国传教士R.A.勃沙 特《神灵之手——一个在中国被俘的基督教徒的自述》也在英国出版。但让长征和红军真正“走出”国门并引起震惊,也让中 国共产党人与毛泽东走出了神秘的,还当数美国人埃德加·斯诺和他的《红星照耀中国》。

  作为新闻记者,斯诺1928年来到中国,先后在上海、北京以写稿、教书谋生,其间与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大量接 触,逐渐同情中国革命,遂产生向世界揭示红军的欲望。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联系与帮助下,斯诺与在上海行医的马 海德医生,冒着生命危险,经西安前往陕北苏区访问。期间,他采访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并用相机拍摄了他们的形 象。此外,他还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做了广泛深入的实 地调查,搜集到关于红军与长征的第一手资料。

  1936年10月,作为第一个在陕北苏区采访的外国记者,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秘密地回到北平 。就在他返回的同时,国民党竟从西安登出一则报道,诋毁造谣说:“斯诺已被‘赤匪’处决了。”美联社信以为真将消息转 发回国,斯诺的“讣告”也在家乡堪萨斯城排版待印……在此关键时刻,斯诺当机立断,即刻前往美国使馆出席记者招待会, 公开其陕北之行的主要事实。为了戳穿谎言,尽快将红区真相和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的革命经历,以及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公 之于世,他立即投入紧张的写作之中,并极其神速地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大美国晚报》和北平的《民主》杂志等英文 报刊,首先发表了毛泽东访问记和有关红区各方面状况的一篇篇特写报道。斯诺在报道中写道:“不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 对他们的政治立场有什么看法……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

  很快,斯诺的报道轰动了中国的知识界,并使南京政府惊恐不安。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红星照 耀中国》的英文写作,当年10月由英国戈兰茨公司出版。这是外国人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介绍红军长征的纪实版本。该书一出 版便引起巨大轰动,仅一个月时间就发行了七版!正像当年美国外交官谢伟思所说,它“为全世界揭开了一个帘幕,使人们第 一次看到了未来的中国”。1938年,《红星照耀中国》的美国版出版。美国历史学家哈罗德·伊萨克斯认为,作为美国人 对中国人印象的主要来源,《红星照耀中国》仅次于赛珍珠描写中国农民的小说《大地》。《大地》使美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 中国老百姓,而《红星照耀中国》则使西方人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当时,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也在内政部长 伊克斯的建议下,对该书给予极大地关注,并很快成为一个“斯诺谜”,曾三次接见他。可以说,罗斯福总统后来放弃中立法 ,转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斯诺与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胡愈之:“非法”出版

  《西行漫记》

  斯诺成书、并在英美大为行销之际,也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时。但是,对于这本为共产党“ 表功”的“红色”书籍,国民党当局自然视之为“洪水猛兽”。而这本禁书得以在中国出版中文本,还应归功于《世界知识》 的创始人、早已是中共秘密党员的胡愈之先生。

  1937年11月,斯诺在上海见到了胡愈之,并以英文版《红星照耀中国》一册相赠。胡愈之读后,顿时萌生将其 译成中文出版的想法。随即他四出奔走,联络了林淡秋、胡仲持、许达、傅东华等多位文化教育界志士进行翻译。但出版却碰 到了难题。其时上海已被日寇占领,而“孤岛”租界当局宣布在中日冲突中恪守中立,因而那里的出版商也都婉拒了胡愈之送 上门来的业务。不甘半途而废的胡愈之,遂在自己的住处挂起了有名无实的出版社牌子“复社”,以复社的名义,将书稿送交 熟识的商务印书馆。关于中译本的书名,胡愈之考虑到日寇以及国民党当局对“红”与“赤”的恐惧,原书名《红星照耀中国 》,一看题目即会引起他们的警觉。因此,为掩敌耳目,胡愈之把书名改作了《西行漫记》,粗看还以为是一本游记呢!尽管 如此,斯诺还是应约为中译本写了一篇真挚感人的长序冠于全书之首,深情地预祝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只短短两个多月,《西行漫记》问世,通过秘密渠道到了读者手中。因本书是第一次向中国人民介绍共产党、红军和 毛泽东,并附有难得一见的大量珍贵照片,故而一传十、十传百,销路大开,半年里一连重版了五次,印数高达九万多册,轰 动了国内及国外华侨集聚地,在香港及海外华人集中地点还出版了该书的无数重印本和翻印本;在沦陷区和国民党白色恐怖弥 漫的地方,许多进步读者冒着生命危险竞相传阅乃至辗转传抄;不少热血青年像怀揣珍宝一样,秘密地携带《西行漫记》,抱 着满腔爱国热忱,排除艰难险阻,辗转奔往红星升起的革命圣地——延安。

  《红星》引发“中国热”

  《红星照耀中国》的出版与流传,迅速掀起一股声援中国抗战的浪潮。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著名胸外科专家 白求恩大夫在致友人的信中表明为什么要下定决心前来中国参加抗战时,曾动情地说:“请读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和史沫 特莱的《中国红军在前进》,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上世纪30~40年代,大批外国作家、记者涌向中国,并纷纷写出 介绍中国共产党人的著作。除人们所熟知的斯诺夫人海伦·斯诺的《红色中国内幕》、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的《伟大 的道路》外,还有德国王安娜的《中国——我的第二故乡》、詹姆斯·贝特兰的《华北前线》、哈里森·福尔曼《来自红色中 国的报告》(又名《北行漫记》),英籍德国人G·斯坦因的《红色中国的挑战》,白修德的《中国的惊雷》,杰克·贝尔登 的《中国震撼世界》等。

  新中国成立后,国外反映长征的书籍更多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 故事》。索尔兹伯里是美国著名记者兼作家,也是斯诺的好友。1984年,他不顾75岁高龄来到中国,历时两个半月,几 乎完全沿着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线乘车行程7400英里,并采访了上百位长征老战士和党史军史专家。他在这本报告文学中 写道:“长征却不是什么象征,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他在书中同时指出:“30 年代是美国新闻史上光辉灿烂的年代,但是在《红星照耀中国》出版50年以后,谁的名字也没有这部杰作的作者埃德加·斯 诺的名字那么光辉灿烂。”

  长征胜利70周年了,但长征还一直成为外国人神秘的向往。今天,长征路上依然有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跋涉 者,他们用自己不同的方式体验长征、感受长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