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省10名唇颚裂儿童赴沪实施修复手术纪实:“捂脸孩子”绽开灿烂的笑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17:22 云南日报

  上海市对口帮扶云南10年来,云南贫困山区的各族群众得到了许多帮助,其中为云南10名唇颚裂患儿实施的“还我灿烂笑容”爱心接力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媒体呼吁

  2006年5月11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滇乡捂脸孩子渴望灿烂笑容》的通
讯,讲述了云南一些唇颚裂(俗称兔唇)患儿因家庭贫困做不了手术而深受苦恼的真实故事——他们因发音不准而严重影响学习,就连吃饭、喝水也不大方便,有的患儿甚至怕别人嫌自己的嘴巴异常、难看而不敢在人群中发笑……

  文章见报后,在上海的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某日用品有限公司、上海航空公司等单位纷纷致电解放日报社,建议由解放日报社牵线,寻找最需要帮助的云南唇颚裂贫困儿童到上海接受手术治疗。曾经在云南支教的浦东雪野中学党支部书记江爱武的话代表了众多读者的心声:“让我们尽一份力,帮这些山乡孩子圆绽放笑容的梦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党委副书记丁佩英是最先打电话给解放日报社的读者,她说:“读了你们的报道,我十分感动也十分焦急,我们愿意为云南最需要帮助的唇颚裂孩子到沪接受治疗尽一份力。”她在电话里强调,这个电话是代表医院领导打的,儿科是新华医院的专长,过去已多次组织医生到云南开展巡回医疗活动,也曾在培训云南医务工作者方面做过一些工作,他们不愿错过这次为云南贫困山区办实事的机会。

  正在上海汇报工作的上海市政府驻昆明办事处主任费金森读到报道后,立刻打电话到解放日报社表示感谢,他说:“你们为云南唇颚裂儿童呼吁,体现了党报的责任,又为云南做了一件好事。”记者告诉他,今年是上海对口支援云南10周年,解放日报社想动员社会各界,帮助10名云南唇颚裂儿童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到上海治疗,以引起社会对云南唇颚裂孩子的关注。他当即表示,要借助上海驻昆明办事处和援滇干部的力量,分头到上海对口支援云南的4个州(市)寻找最需要帮助的唇颚裂孩子。毛国伟、夏宝元、杨小弟、董军是分别来自上海长宁、普陀、嘉定、南汇四个区的援滇干部,他们从解放网上读到这篇通讯后,先后从电话中向解放日报社表示,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他们将尽力迅速找到最需要帮助的唇颚裂儿童。上海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俞彪也在当天致电解放日报社,他说,许多上海援滇的青年志愿者已经关注这件事。曾在思茅工作过一年的张勤老师说,她读到报纸后,和几位曾经从事援滇工作的志愿者通了电话,希望能为这些孩子做点事情。云南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副主任丛昌民则在电话中感谢上海人民对云南的一贯支持,感谢党报对云南特殊儿童所表达的爱,并欣喜地表示:“我相信,云南的一批唇颚裂儿童将在你们的关爱下露出灿烂的笑容……”

  相约上海

  5月13日早晨6时许,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南卡江畔的天色才蒙蒙亮,生长在公信乡金桥橡胶公司八队的胶农家庭6岁的拉祜族女孩娜克便穿上过节时才穿的新衣服,拽着父亲的手出了家门。她从没有出过远门,这次却要到3000公里以外的上海市。和娜克同一天出发的唇颚裂儿童还有公信乡糯董村戈底村民小组的腊崩,以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普有才、李玉昌、邬小伟,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的张树珍、张转,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鲁茸取匹、白玛永宗、谷宝,年龄相仿的10个山里孩子,他们素昧平生,居住地不同,为了同一个目的离家远行,相约上海。

  3岁之前,娜克也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随着年岁渐长,她变得沉默寡言,更不爱欢笑,她觉得村子里和她一般大小的孩子就数自己难看,生了一张和别人不一样的“缺嘴”,笑起来更是难看到了极点。娜克不知道,这种医学上称为“唇颚裂”的先天性疾病其实不算难治,但在这样的边远贫困山区,谁家生下一个唇颚裂孩子,除了埋怨自己命不如人,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嘴上的缺口跟随着孩子的身体一起长大,难看是小事,吃饭、喝水、说话都不方便,甚至在读书学习方面造成了不利影响。然而,能做这种修复手术的只是离家很远的大医院,医疗费加上路费少说也要几千元,遇上收入微薄的山区农户,只能忍着心痛委屈孩子。

  来自大山深处的10个孩子,年龄最大的12岁,最小的才3岁,看惯了家乡的大山和森林,一路上先是汽车后是飞机,所见到的一切都会使他们感到新奇。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以便以更好的状态接受手术,参与这次“微笑接力”活动的工作人员们费尽了心思:即将为孩子们进行手术的新华医院派医生在昆明等候,尽早了解患儿们的身体状况;酒店特地在房间里为前来住宿的孩子们盛放了摆成“心”型的糖果,还有五颜六色的气球;上海航空公司派专车到机场接送,还分别为每个孩子准备了飞机模型。离家三天后,娜克和她的新伙伴们于5月16日住进了新华医院。

  几天前,为了云南10名唇颚裂孩子,滇沪双方原本互不相识的一群好心人走到一起,开展一次长达3000公里的“微笑接力”活动。哪些孩子最符合手术条件且最需要帮助?上海援滇干部和当地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工作人员通力协作,做了一系列艰苦细致的摸底、筛查工作。到达昆明之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还免费为这些孩子进行了术前体检。10个孩子,10个监护人,他们当中多数人还没有走出过自己所在的那座大山,有的甚至连身份证也没有,如何把他们送到上海去?上海驻昆明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只能以最快的速度与大山深处取得联系,并逐级往上打报告,为他们办理了临时身份证,最终一个不少地把患儿和监护人送上了飞往上海的航班。

  10名患儿及其监护人到昆明集中之际,他们的穿着让等在那里接他们的工作人员吓了一跳:不少人只是光脚穿了一双拖鞋,肩上也只挎了一个轻飘飘的挎包。见此情状,上海市驻昆明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忙前跑后,毛巾、牙刷、香皂、衣服、鞋子……

  上海社会各界人士得知10名唇颚裂孩子到上海治疗的消息后,仿佛自己的亲友住院似的纷纷前往医院看望,并表示愿意进一步为患儿提供帮助。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李丽和解放日报社副总编孙洪康代表报社到新华医院看望10名小患者,他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激励更多的单位和各界人士为沪滇对口帮扶献爱心,某日用品有限公司对外事务处高级经理李君把书包和日常用品送到了病房,她说,公司已有志愿者表示愿意资助这些孩子的学费。上海团市委志愿者工作部部长余彪到医院看望孩子时说,他们将挑选上海的10名儿童与云南的10名患儿结队,陪伴他们渡过难关。红河州州长助理毛国伟代表援滇干部,把慰问金送到了孩子们手中。上海市人民政府驻昆明办事处主任费金森了解到,医生和患儿因口语乡音差异,彼此之间交流有障碍,便专门派出了一位在驻昆明办事处工作过的少数民族同胞,来充当他们的“翻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党委书记孙大麟对前往医院看望云南唇颚裂孩子的社会各界人士说:“3千公里的‘微笑接力’已经传到我们这里,我们一定会尽全力跑好这段路程,新华医院已经派出最有经验的主刀医生着手为10名患儿实施手术。”

  娜克和同行的小病友们住在新华医院二病区的同一间病房里。护士王瑾有事没事都会到这间病房门口张望一下,她在医院工作多年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病房,总觉得那里像个幼儿园,整天乐呵呵的。小王说:新华医院的小儿科室在全国都小有名气,这里进进出出的病人中,一大半都是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一间病房里都住了云南人倒还不足为奇,奇怪的是这里几乎天天都有人来探望,昨天来的是安利公司华东区总经理黄圣文,而且还不是空手而来,每个孩子就是一大罐奶粉;前天来的是杨浦区四海党支部,为患儿们带来了10个洋娃娃,那洋娃娃的个儿比住院的孩子们还大;大前天来的是上海援滇干部,拎在手里的除了衣服,还有热乎乎的蛋塔……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的老师们。他们当中大多有过支教云南的经历,曾经在云南的思茅、红河、文山或迪庆这些上海市对口支援的州市工作过,他们得知有这些州市的孩子在上海治疗,就约好了一起来看看,有的老师还带上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又带上了送给小患者的礼物。

  爱心无限

  5月23日,10名云南唇颚裂孩子的修复手术均已顺利完成。伤口拆线后的第二天,经医生同意,10个孩子脱下了身上的病号服,换上从家里带来的民族服装,跟随监护人走到了上海的大街上。此时此刻,路过的行人纷纷停下脚步,迟迟不愿把视线从这群孩子身上移开,有人情不自禁地指着孩子们喊出了声:“瞧,好漂亮的一群孩子哟!”这的确是一群五彩缤纷的孩子。10个孩子,5个民族,身穿各自鲜艳的民族服装,走到哪里都十分耀眼,简直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说他们漂亮,其实不仅仅是身上的服饰。他们走出病房前,一位细心的护士还特意送来了一面小镜子,让每个孩子都照一照。开始孩子们都习惯性地用小手掩住自己的嘴唇,当看到自己真的变美了时,他们一个个都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一开始,策划让10名云南山区唇颚裂孩子到上海进行手术修复这件事的有解放日报社、上海市驻昆明办事处、新华医院、上海航空公司和锦江集团等单位,在孩子们住院治疗期间,却意外地使这次爱心接力活动的参与者一下子变成一大批数不清的好心人,引发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孩子们前脚住进医院,杨浦区四平街道的两名工作人员后脚就来了,大包小包拎着的是患儿及其监护人的换洗衣服。

  上海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熊仿杰听到云南10名患儿到上海新华医院治疗的消息后,把电话直接打进新华医院党委副书记丁佩英的手机里:“咱们还是长期合作伙伴嘛,好事总不能你一个人揽着做吧!”最后,红十字会执意要承担孩子们百分之五十的手术费。

  某日用品有限公司华东区总经理黄圣文看到病房里患儿们趴在床上画画的情景,心里总觉得除了公司最初决定的赞助路费和手术费外,还应该再为孩子们做点什么。经他回公司商量,公司又作出了为10名孩子赞助学费的决定。

  把孩子们从云南一路护送到上海的援滇干部陈炯对新华医院的领导开玩笑说:“孩子们的治病之旅真像一场接力赛,我们是一传手,你们是二传手。”陈炯说的没有错。不过,确切地说,这场“接力赛”除了“一传手”和“二传手”,还有许许多多知名或不知名的“三传手”、“四传手”……

  锦江集团团委的卜一带着10名孩子的身高尺寸来到南京西路的宝大祥服饰公司,为的是给孩子们添置一身新衣服。临结账时,站在收银柜台边的值班经理顺口问了一句:“一下子买这么多,是送人的吧?”当那位经理知道这是送给云南唇颚裂孩子的儿童节礼物时,已经输入电脑的账单又被退了出来,并说:“我没有权决定免费送,打四折,我完全可以做主。”一直到出了店门,卜一都没能知道那位经理姓啥名谁,对方总是说:“这点小事应该做的,哪里值得感谢啊!”

  孩子们住院期间,新华医院小儿外科护士小芮要去上早班时,为了保证不迟到,她叫了一辆出租车。开出租的司机知道自己载着的是新华医院的护士,便一个劲地问云南孩子的近况。原来司机从报纸和电视上知道了10个云南孩子到上海治病的事之后,就一直放在心上。车子直接开到了新华医院门口,司机却说什么也不肯收她的乘车费。

  解放日报社的工作人员宋卫玲负责办理二十张临时登机证,眼看这些孩子就要出院返乡了,原以为她要累得够呛,没想到在虹桥机场附近的派出所里,宋卫玲一说出:“10个到上海治病的云南孩子……”话还没说完,警察连忙说:“知道了。”结果,这次办完全部证件,前后还没超过一个小时。

  6月1日上午,10名云南孩子和他们的监护人来到了虹桥机场,与喧闹的上海市,以及上海那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心人依依惜别。上海航空公司、解放日报社等单位派出了8名工作人员专程护送10名孩子及家人返回云南家乡,还为孩子们购买了玩具、营养食品、学习用具等物品,这样一来,他们从家乡出发时,每个孩子加上监护人只是一个小挎包,从上海返回家乡时,都换成了一个足有30公斤重的大旅行包。10个孩子,10个大包,里面装的岂止是行李食品,分明是上海人民沉甸甸的爱心。

  (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