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八桥飞架东西 汾河变通途(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0日04:57 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为加强城市东西向跨河联系,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太原市决定建设南中环桥、北中环桥,并对现有的柴村桥、胜利桥、漪汾桥、迎泽桥、南内环桥、长风桥进行桥型改造。消息一出,太原人奔走相告。太原人对这些汾河上的老桥有着怎样的记忆?对那些建造的新桥有什么样的展望呢?

  迎泽桥 一点古老 一点骄傲

  

八桥飞架东西汾河变通途(图)

  1954年l月l日,施工历时一年的迎泽大桥全线竣工。这座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桥梁,全长480米,车行道宽12.4米。1997年10月l日,新改建的迎泽大桥通车,它包括东西立交引桥和主桥,全长970米,主桥长51l.6米,宽50米,分8条机动车道、两条非机动车道和两条人行道,是目前国内过河城市桥梁中最宽的桥。

  小的时候,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机会欣赏一次迎泽桥。因为姥姥家在桥的那头,而我们家在桥的这头。每次去姥姥家,几乎都是骑着自行车,去一趟得骑40多分钟,风雪天都是如此。

  那个时候,在迎泽桥旁边还有一座简易的洋灰桥。据说,迎泽桥是苏联人帮助修建的,而洋灰桥则是日本人修建的。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车辆稀少,虽然当时的迎泽桥并不很宽,但交通却很通畅。每次由东向西方向骑的时候,我们都走洋灰桥,那座桥上几乎都是行人和自行车,以及一些卖小物件小玩意儿的买卖人。回来的时候则走迎泽桥,与公交车和小轿车共走一路,相安无事。现在想起来1954年修建的迎泽桥,总是它坐落在冬日余晖中的样子,那一个个弧形的拱桥以及那高大的路灯,映照得整座桥古朴而肃穆。它为迎泽桥两岸的人们服务了将近40年,以致人们对这座桥都有了很深的感情。当太原人听说要拆掉旧桥改建新桥的时候,不约而同地都去桥上合影留念。我喜欢那座旧桥,它已经在我的记忆里站成了一种不朽的姿式。

  1997年,新的迎泽大桥建成通车,它是很多造桥工人日夜奋战的心血。那宽广的八车道让它骄傲地拥有了“华北第一大桥”的称号,虽然仍怀念那旧的迎泽桥和洋灰桥,人们还是忍不住要为这新桥而骄傲、而欢呼、而自豪,于是,很多太原人又涌到这里来,与新的迎泽大桥合影留念。记得那时站在桥上,看着两旁宽阔的滨河东西路,颇有种现代感和时尚感,原来太原也可以拥有这样的桥和这样的路。

  吴欢

  胜利桥 一点依恋 一点吵闹

  

八桥飞架东西汾河变通途(图)

  1970年9月30日,汾河太原段胜利桥建成通车。这座汾河上的新桥是一座具有我们民族风格的双曲拱桥,全长487.6米,行车道宽16.7米,负载重量为80吨。2003年大桥完成了加宽加固。

  每天坐着公交车穿梭于胜利桥上时,每次向南望去,看着宽阔的河道和桥下潺潺的河水,以及远处一座座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总给人一种现代化都市的意境与味道。然而到了夜阑人静时,一辆辆运货大卡车呼啸着驶过胜利桥,总是那么不合时宜地打破夜色中胜利桥本应独有的那份宁静。

  对于老太原人来说,最早的桥当属迎泽桥与胜利桥了。记得还是上高中时,一位初中同学考上了太原市城建学校,一次在同学的盛邀之下,不远几里地从尖草坪跨越胜利桥前往探望她。当时的胜利桥人流量少得可怜,一路骑着自行车穿过桥后才发现,怎么这边还是一片片田野,这学校驻扎在荒郊野外啊!那时,胜利桥在我的记忆中就是城市的边缘。

  2000年我在桥西购置了房屋,一不小心自己也成了河西人。眼看着胜利桥开始迎接着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重型车,以至于后来发展成一到上下班高峰时间,只有两车道的胜利桥必堵无疑,上班因此迟到者更是数不胜数。喇叭的鸣叫声,行人的抱怨声,构成了一场车水马龙交响曲,昔日的荒凉小桥变成了交通要塞。这座始建于1970年10月的胜利桥,犹如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放眼望去,满目疮痍,已难以承载河西大队人马赋予它的重荷。于是,几年前,太原市对胜利桥进行了改建,看着并排六车道的新胜利桥,咱们河西人的心里着实踏实了一回。

  如今,每日行进在胜利桥上,我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欢愉起来。我很享受这种桥两边的工作与生活。

  张红霞

  南内环桥 一点温暖 一点狭窄

  

八桥飞架东西汾河变通途(图)

  1983年,南内环桥工程破土动工。直到1988年11月,大桥终于通车。大桥全长590.5米,宽17米。

  11月24日,小雪节令过后第二天,今冬的第一场雪终于弥漫了整个城市。

  傍晚,雪终于停了,开车经南内环桥回家。南内环桥上依然遭遇堵车,路人依然皆行色匆匆。起步、停车、起步……我做着频繁往复的动作。上桥到下桥,7首老歌已经从车载CD中滑过。

  1992年,爸爸工作调动,家从桥东街搬往南内环桥西。不曾想这从东往西的回家路,从西往东的上班路,我一走就是14年,一座桥架起了穿梭在家与单位的温暖和希望。仍然记得第一次从南内环桥上过的那个夜晚,桥下,汾河岸边的一片片树林,黑黝黝的。时间久了,南内环桥西杂草丛生的汾河边竟成为我最喜欢的去处,晨起寻芳,黄昏散步,听着蛙鸣和鸟叫。

  今年夏日的一个傍晚,车被堵在南内环桥上,我摇开车窗透气,无意中听到从车旁经过的一位老者自言自语:“刚建成时,觉得它是一座挺宽的桥,现在怎么天天堵车?”我从车窗里探出头大声问道:“这座桥是何时建成通车的?”老者停下了脚步,看了看我,笑了:“这桥1988年通车,当时觉得它可真宽。”说完,老者转身离开。看着南内环桥下汾水粼粼,岸边绿树成荫,我想,1992年的它,也许尚处幼年。

  领略过它的天然,也忍受着它的拥堵,不管怎么样,这座桥就像一个陪伴我生活的朋友,默默地注视着我,也默默地温暖着我。

  吉祥

  漪汾桥 一点美丽 一点和谐

  

八桥飞架东西汾河变通途(图)

  1990年7月,府西街汾河桥,即漪汾桥进入设计阶段。1992年11月漪汾桥建成通车,全长653.788米,宽22.5米,从建成之日起,美丽的漪汾大桥就承受着“桥面不够开阔、限制人们视野”的责难。

  漪汾桥有几环?我问周围的人,无人答对。环,是外形舒展、吞吐汾河的魂,无环不成漪汾。

  1992年,太原市首批无线移动电话正式使用,太原人第一次拥有了大哥大。这一年,一座以七环为造型的大桥正在汾河桃园一巷段建设,桃园一巷还是一条绿树掩映的窄巷,团市委等单位坐落于此。

  那年冬天,漪汾桥竣工通车。资料说,这是太原市区横跨汾河的第四座大型桥梁,造型和结构属国内首创。我想说,漪汾桥体现了太原人在造桥理念上的深刻变化,弧线首次出现,粉色首次出现,在方正黑白的传统格局中。

  这是一座刚硬的北方城市,煤炭、钢铁统治GDP多年,村村点火,处处冒烟,旧工业的霸道犹如蒸汽时代的伦敦。从河西义井骑车到位于河东旱西关的单位,我有多种选择,南内环、迎泽、漪汾,可以像选妃一样翻牌,轮流安慰我的路上观瞻。

  迎泽桥将行走功能放大到极致,厚道无碍,翻着跟头都耍得开;南内环桥毫无新意,更谈不上超前,连宽大都做不到,就是个南边的便利而已;漪汾桥绝对是个突破,仿佛斜拉索的前生,远观长虹卧波,近走环环相扣,最适于步行,一环一境界,一环一人生。夏天,闲适的市民凭栏远眺,撒欢儿的狗儿追赶奔跑,粉色的环下,天人和谐,桥水一家。工业可以描出美景,城建始终凝固情感。

  漪汾桥催生了漪汾街,延伸了太原的臂膀,给今天的河西点缀了一个漂亮的进出口。最后,我需要提醒你,尤其是太原人,漪汾桥共7环。

  方猛

  长风大桥 一点气派 一点富贵

  

八桥飞架东西汾河变通途(图)

  2000年1月1日,长风大桥建设工程开工奠基。

  长风大桥全长571米,其中主桥长460米,滨河东路、滨河西路立交桥各长55.5米。桥梁宽52.5米,其中中间花池分隔带3米,机动车双向八车道宽。

  2001年春天,我有了自己的房子,而且就在长风大桥附近。我开始和老公为“打扮”新家而奔波,就像小鸟衔枝似的,大到石材、木料,小到一颗钉子,都要一个市场一个市场地转。由于几处大的家装市场都在河西,我必须取道南内环桥才能前往。那时我想,如果长风大桥能早点通车就好了。

  终于在当年的11月19日,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从自家的阳台望去,长风大桥———这座我省最长最宽桥梁的雄姿,一览无遗。宽阔的街道夹杂着碧绿的青草、雄伟的大桥衬托着太原市惟一的帆船型的路灯。夏夜,我和家人在大桥下的小公园乘凉,体味花的芬芳;风和日丽时,我会带孩子到大桥下的草地上踢球,大桥上的细节经常令我惊叹手艺人的巧夺天工,桥栏嵌着幽黑的铁艺与纯白的大理石。桥中心有宽3米的绿化带,整座桥面的绿化面积大约1.7万余平方米,是省城独一无二的一座“绿桥”。夜幕下,在桔红的路灯照耀下,大桥飞架东西,宛如一道彩虹。

  短短5年,我亲眼目睹了长风大桥变成了一枝点金笔,凡和它沾边的,全能升值,能赚钱。先说房价,长风大街开通的当天,精明的商人立即“采取行动”:紧邻大街的长风公寓每平方米售价由开通前日的2280元,升到了2330元,一天之内涨了50元!长风大桥周边引来不少大客户。田森开张了,华宇来了,美特好抢滩,最后是沃尔玛、燕莎落户。接着,长风大桥自己也“牛”了起来,省直机关的大型宿舍区———丽华苑抢占了大桥中心区,随后在它的周边,大院、小区“势如破竹”地建设。

  有人把文化比作一个城市的魂,我以为连接四方的大桥该是城市的脉搏了,它支撑着城市的生命。

  康桥

  柴村桥 一点峥嵘 一点简陋

  

八桥飞架东西汾河变通途(图)

  我11岁时才见到如今还横跨汾河之上的柴村铁路桥,那是1980年。所以,对既能跑火车,旁边又能骑自行车的铁路桥,充满好奇与敬畏。

  当时,铁路桥是柴村地区“河西”到“河东”的惟一通道,也是我孩提时代游戏的乐园。“河东”有我的一个姑姑,逢年过节走亲戚,总是我和姐姐骑着自行车去。桥上铁路旁的通道是由一块块水泥板拼起来的,在自行车如兔子般蹦蹦跳跳的节奏中,我们每次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掉下桥去。火车“咣咣当当”开来,我们必须得停下车来背过身去,以躲避火车掠过的巨大气流。

  童年的记忆里,这座据说是日本人修的桥与周边的稻田、荷塘、防风林融为一体,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如今,铁路桥依旧在,火车依然拉着长烟每日在桥上来来往往,但周边的风景已经大异:稻田早已因缺水变成旱地,前几年又种植了大片葡萄;碉堡荡然无存,荷塘上已盖满了房子。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已没有多少人走这座桥了,就在离它不到两华里的汾河上,一座新修的公路桥柴村大桥连接了河东河西,桥上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

  滨河东西路一直向北延伸,到柴村大桥戛然而止,由此也看出“柴村大桥”在附近地区的重要地位。记得当年刚修好柴村大桥和打通和平北路时,当地一片欢腾,作为尖草坪区政府所在地,背靠西山、脚蹬汾河的柴村原本偏于一隅,如今视野立刻宽阔起来,有滨河东西路、和平北路及侧畔的西北环高速拱卫,隐然有一番峥嵘气象。

  柴村大桥西桥头的“柴村大桥”四个字,还是当地擅写书法的朋友写的,很令我骄傲过一阵子。与迎泽桥、漪汾桥等身处市区内的各桥相比,柴村大桥显然简陋了许多,近两年来因载重车过多,桥身损坏严重,总是修修补补。这次太原八座大桥或新建或改造,柴村大桥应该会变得气派些了吧?

  吕般若

  在诗意浪漫的年代里,桥可以谈情,一如杭州西湖的断桥;桥可以观景,一如北京后海的银锭桥;桥可以优雅地作别,一如徐志摩笔下的康桥。在高速快捷的现代化都市里,桥的命运更为繁复,要可以观景,要足够优雅,更要承载起潮水般的城市车流。

  当太原市决定建设南中环桥、北中环桥,并对现有的长风大桥、南内环桥、迎泽大桥、漪汾桥、胜利桥、柴村桥进行桥型改造时,桥对于省城的意义立时凸显。其中,南中环桥位于南中环街两头延伸线上,东起大马村,西至长风商务区。按照规划,南中环街从化工路到太行路长约10.3公里,中间需要架桥穿越汾河。北中环街西起流路,中间也需架桥穿越汾河向东连接太行路,全长约12.3公里。而在南中环街和北中环街跨越汾河之处,建一座宽为50米的桥梁,将两条街道连接起来,就是北中环桥。

  为了打造出高起点、高标准、富有时代特色的桥梁精品,太原市规划局组织“太原市南中环桥、北中环桥建筑设计及迎泽大桥等桥型改造设计”方案国际征集,目前优选了7家参加方案征集。那么,专家们设计出的桥梁究竟是什么样的?

  就专家的设计方案,几乎每座桥都有好几种设计方案,其名字也是风采各异。不过,每种设计都以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为基本原则,综合考虑桥梁的平面线型、纵断面线型、横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

  在专家们设计出的28种方案中,记者选择了其中几种,供读者欣赏。

  本报记者王晓娟

  汾河晓月——南中环桥

  

八桥飞架东西汾河变通途(图)

  位置:位于南中环街两头延伸线上,东起大马村,西至长风商务区。省城城市规划专家称,建设南中环桥对于缓解现有桥梁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想象:未见桥景,只闻桥名,已使人浮想联翩。建筑师别具匠心,用现代的建材搭建起两个银色的拱状物,白天欣赏时,感觉时代感强,造型时尚。如果夜晚前来观景,两个拱状物发出银白色的光,更像是飞桥捧起了两弯新月,可与天上一轮圆月相媲美。

  动感韵律——南内环桥

  

八桥飞架东西汾河变通途(图)

  位置:南内环街往西延长线上,跨汾河处

  想象:一桥横跨汾河东西,建筑师们在桥上设计了一道道拱形,单看每道拱形,都是线条优美,动感十足。如果连起来看过去,一道道拱形一起跳跃着,似乎组成了韵律十足的音符,在汾河上欢快地吟唱。

  汾河上最耐看的桥——漪汾桥

  

八桥飞架东西汾河变通途(图)

  位置:位于府西街向西延长线上,与汾河交汇,连接漪汾街

  想象:改造后的漪汾桥,两侧彩虹的桥拱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桥面将进行拓宽改造,桥两端架起的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能给市民们一种行驶的通畅感。

  “三晋大地”——火炬桥

  

八桥飞架东西汾河变通途(图)

  位置:火炬桥衔接新规划中的机场大道,跨越汾河,通往未来的晋阳湖开发区

  想象:主桥采用钢结构,主桥桥面宽50米,双向六车道,两侧布置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中央有隔离带,与滨河东西路、机场大道的连接采用全互通式立交。三根塔柱形成的独塔斜拉,体现“三晋大地”的地域性特征,呈现出的火炬造型,给人一种现代感和品格感。

  忧患现在 畅想未来

  老司机盼着新桥

  南内环桥上行、下行只有一条车道,碰到上下班高峰期,车多行人也多。前后都是车,想挪车都没有办法。最恼火的一次,与客户约好时间去我开在装饰城的店里看装潢用石材,算好时间出门,结果在南内环桥被堵了20分钟。赶到店里,客户早走了。如果南中环桥开通,能分流一部分去往河西的车辆,车也许就能提速了。

  女司机希望路况好起来

  我在漪汾小区住,出门就上漪汾桥,比较方便。今年夏天开始,我宁可从滨河西路绕道走迎泽桥。漪汾桥太挤了,有一次下班我在漪汾桥被堵了一个小时。当时一辆越野车在漪汾桥上突然熄火,立刻将单车道的漪汾桥堵了个严实,修理厂的救援车都开不过来,交警来了才把问题解决。漪汾桥西居民多、娱乐场所多,最好能修成大立交来解决堵车的问题。

  出租车司机可以挤出更多时间

  我开出租车每天来回从这6座桥上过十几次,每天都在桥上遭遇三四回堵车。最长的一次,曾在漪汾桥上被堵半个多小时。即使不堵车,上下班高峰期过南内环桥也得十几分钟。私家车能绕,出租车不能绕啊,司机得征求客人的意见。不少人都说应该控制车流量,这不现实,还是应该发展道路,其实,也可以再修一条自行车和行人的专用桥,人车分流,空出一条车道给汽车。

  交警不只是桥宽的问题

  现有的这6座桥相比,迎泽桥可以说是路况较好的,双向8车道,自行车道也宽,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人车相杂的情况。南内环桥、漪汾桥的车辆畅通状况差一些,一方面原因在于车道,一方面与桥东西入口、相连接路口这四个口的路况、车况也有关系。目前状况,南内环桥西与新晋祠路的十字路口不允许直行,如果直行,必须绕滨河西路,必定增加南内环桥入口的车辆,只能牺牲桥上的速度。一旦桥上有事故,哪怕是很小的追尾事故,在民警到达之前的时间段内,整个桥肯定会堵车。如果对桥进行桥型改造,类似的堵车状况肯定会得到缓解,同时,也将加快车辆在桥上的速度。但是,如果配套路口没有大的变化,将与桥上车速相互抵消。

  本报记者周红

  本版策划:陈力方 张瑾

  本版摄影:毋涛 武六红

  编辑:徐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