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引来水修通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0日08:03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杨久国本报记者徐凯 黄林村十年九旱、交通闭塞,1800多名村民以前只能勉强混个温饱。近3年来,全村人在村支书赵相田的带领下,通过“一事一议”,先后完成治水、修路,全村的面貌日渐改变。

  黄林村三社紧靠白龙河,因不愿投钱建提灌设施,村民只能“住在河边买米吃”。赵相田得知这一情况后,组织村民讨论,并帮他们算投入账和收益账,最后该社村民同意集
资建提灌站。几个月后,可控灌100亩地的提灌站建成。当年秋收,灌区稻谷亩产较以前提高上百公斤,村民高兴不已。

  随后,赵相田用“一事一议”的办法,带领全村人新修6道石河堰、新增灌面400亩。赵相田认为,大伙儿的事大伙儿定、大伙儿办,加上村支部多引导,村民搞基础设施建设就有积极性。

  “年年走烂路,眼巴巴看着海椒烂了没人要,不如把路修通。”400人参加的村民代表大会上,赵相田的一句话引起全村人的共鸣。2004年3月22日,9.5公里的村道建设破土动工。工程款需要54万元,即使分两次集资,每人每次也要交170元,这对并不富裕的黄林村人来说是个挑战。赵相田和村组干部商议:先按人均交180元,其余款项由党员干部垫付;垫付部分以后分期分批由村民补交。这个办法获得村民的赞同。

  最让村民放心的是工程资金的使用———每付一笔钱、该付多少全由村民会议说了算;村民投资投劳情况定期公示;一切支出由村民推选的代表审核,工程质量由村民推选的代表验收。

  今年春天,村道全线竣工,赵相田黑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