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美国经济急速下滑 可能加大人民币升值政治压力(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0:06 国际在线

  张玉台强调,要高度重视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美国经济减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出口增长,尤其是低端电子制造、家具、纺织等行业,同时还会加大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压力;世界贸易发展不平衡状况继续存在,主要表现在美国欧元区贸易逆差扩大,亚太地区贸易顺差增加,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继续发生变化,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投资直接增加,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相对减少。因此,要掌握好宏观调控力度,避免2007年内需下降和外需下降双碰头。

  关于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展望,张玉台认为,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效应显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消费环境继续改善,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中央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调控措施,特别是控制新开工项目和中长期贷款投放,加强对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控制,严格土地供应、土地批租收入管理等措施,将会抑制投资过快反弹。200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三是贸易顺差规模依然较大。受世界经济增速下滑、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2007年进出口增速有所下降,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有所回落,但仍可能超过1200亿美元。四是消费价格温和上涨。随着水电、燃气等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产品价格将会继续上涨,并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的主要因素。

  张玉台预测,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8%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在2%以内。

  关于明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张玉台认为,中国政府将在维护总量平衡的前提下,着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自主创新,加强社会性管制,控制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时,加快资源和要素定价机制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财税体制和土地管理体制等关键领域的改革。完善政绩统计考核体系,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各地、各部门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在会上介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最新进展。

  邵宁指出,最近7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化,国有企业效益大幅增长,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数量减少了58%,员工减少了50%,但资产增长了57%,权益增长了85%,利润增长了11.4倍。

  邵宁认为,今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抓了四项工作:一是董事会试点工作大面积启动。改变董事会构成,国资委派出外部董事进入试点企业的董事会,而且要占到董事会成员的半数以上。二是企业风险管理得到加强。去年下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明确了作为一个成熟的企业,完全是制度化管理的大企业,它的风险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控制。三是企业自主创新工作开始启动。全国科技大会之后,各方面对此都很重视,国资委也认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非抓不可。四是关闭破产工作进展顺利。今年项目审批和操作进展较好,推进速度较快,预计到2008年四年规划可以顺利完成。

  展望2007年,邵宁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工作是:第一,推进产权多元化进程。探索一些具备条件的企业整体上市,也许会出现一家国资委直接持股的上市公司,同时研究中央和地方共同持股企业上市的问题。第二,深化董事会试点。第三,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工作。增加研发投入,强化研发机构体系建设,改善企业的内部机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进一步规范面上的国有企业改制。第四,安排改制、产权交易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检查。

  国务院能源办副主任徐锭明在报告中回顾了“一五”到“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战略制定过程,提出当前国家能源战略应该立足于“节能优先、效率为本,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立足国内、开拓国外,统筹城乡、合理布局,依靠科技、创新体制,保护环境、保障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经济和清洁的能源保障,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着重就金融形势作了重点发言。他认为,当前金融工作的主旋律是“发展、改革、创新、监管”这8个字,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创新是手段,监管是保障。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深刻分析了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三过”矛盾,提出明年经济政策应围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稳步发展资本市场等方面进行。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就中国金融市场结构,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就当前外贸形势,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并回答了代表的提问。

  这次会议,邀请了中央政研室、外交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人民银行、统计局等部门14位高层人士作报告。政府部门、地方、研究机构和企业约300名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中国经济时报 李希琼)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