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马店镇“便民服务站”一举多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3:02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当前,在转变政府职能、方便群众办事等方面,各级政府都采取了许多新的举措。但胶州市马店镇的做法还是让人耳目一新。他们适应改革后的新形势,在全镇7个中心村,建立起“便民服务站”,将部分机关工作人员下放到中心村工作,使之更加贴近了现实和群众。平时,不仅为民代理服务,而且还负责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实施一年来,这个办法在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方便群众办事、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适应新形势 打造新平台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以后,乡镇基层政权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重建乡镇体系新职能?如何为农民提供高效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服务?这是摆在基层政权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方面,乡镇机关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需要精简机构、压缩人员,提高办事效率。但指导村级发展的一些具体工作却缺乏具体落实的机关干部,特别在维护农村稳定方面,一些苗头性问题,不能主动去掌握和化解;一些已经发生的问题,也由于自身业务工作的局限性,难以很好地去解决,导致大量已经激化和复杂化的矛盾都集中到了镇上。

  另一方面,村里的群众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往往要在乡镇之间往返多次。村里出现了矛盾,村民们不是自觉地到镇调解中心去解决,而是直接向镇领导反映。这既耽误了群众的时间,又牵扯了镇领导大量的精力。群众的困难不能在第一时间解决,影响了乡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目标的实现。

  鉴于这种状况,马店镇本着“关口前置、变上为下、变堵为疏、方便群众”的指导思想,着眼于“一个机构,多种职能”,创新思维,在全镇划片建立了7个“便民服务站”,大力强化管区建设,把管区作为镇与村之间的一个关口,打造成化解矛盾纠纷、指导村庄发展、优化为民服务的新平台,逐步实现了矛盾纠纷由过去的主要依靠镇调解中心解决,到90%以上的矛盾在管区得到消化。

  建立新机制 实行新考核

  从年初开始,马店镇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将原来设在镇上的管区办公室全部下放到7个中心村,每个办公室挂“便民服务站”和“调解中心”两块牌子,先后抽调了28名机关干部到那里工作。他们一方面负责所辖村庄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和促进,对群众需要办的事项实行代理制;另一方面,要负责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受理、答复群众反映的问题、分析预测各类上访苗头和不安定因素,从源头上消除各种矛盾和纠纷。管区工作在镇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镇调解中心具体指导,凡需机关业务部门解决的问题,由党政办统一协调有关部门现场办公。

  为了加强对管区工作的监督,争取群众的信任,镇党委和政府向全镇人民每人印发了一份《致全镇人民的一封公开信》,信上公布了各个管区的便民服务站的办公地点、负责人姓名及其联系电话,亮出了服务站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并且公布了投诉监督电话。

  为了强化管区工作职责,切实保证管区干部的职能转变,规范化开展工作,马店镇党委、政府制定出台了管区综合工作目标考核办法,考核实行量化管理,涉及到管区各项工作。其中,对管区调解中心的职责,还单独制定了考核细则,考核时,实行倒扣分制,与奖金和干部任用挂钩:每半年进行一次考评,对成绩显著的予以1000元到3000元的奖励;如果年内出现重大问题或一年内两次考评均列末位的,管区书记将就地免职,取消年度一切评先资格,且两年内不再起用。同时,他们规定,到管区工作的机关干部,一律取消各种工作补贴,原则上每人每年的奖金总额为1万元,考核中也实行倒扣分制度,以此奖勤罚怠,奖优罚劣。

  “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

  各个管区的干部们在新机制的约束和鼓舞下,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发生了很大转变,平时,他们按照“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原则,在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代理事务的同时,还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带回来,交给有关部门集中解决。于是,群众由过去的“求人办事”,变为现在的机关部门“下放服务”,便民服务站实际上成为村情民意的“汇聚站”、党群干群的“连心站”、矛盾纠纷调处的“终结站”,在维护农村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上实现了变“单一”为“联合”、变“被动”为“主动”、变“统管”为“责任”、变“经验”为“法治”、变“粗放”为“服务”的“五个转变”。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42起,当场化解22起,协调部门、单位联合调处18起,限时调处2起,调处成功率达到99%以上,为群众提供代理服务事项112项。

  朱家寨村的搬迁问题曾是青岛市、胶州市重点信访问题之一,也是备受各界关注、曾困扰几届党委、政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原因在于朱家寨村距离某机场仅有400米,处于飞行航线之下,机场噪声污染严重,村民迫切要求搬迁。为此,马店镇把解决朱家寨搬迁问题作为整改的“一号工程”来抓,经过半年多的集中攻坚,村庄搬迁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该村农户已全部搬迁入住新村,并且未出现影响稳定的问题。

  韩家一村和韩家三村是相邻的两个村,在村子的交界处,三村的某村民建了一个养猪场,一到夏天,遇上西南风或是东南风,猪圈里的粪便味道就向一股脑地向一村灌去,住在村头的一村村民对此很有意见,两个村的居民为此常闹矛盾。管区工作人员便分别找到这两个村的村民做调解工作,一方面,要求养猪的农户顾及到周围的居民生活,每天及时清理猪圈,尽量减少粪便淤积造成的气味污染,并替养猪户做了担保;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一村居民的谅解,使双方和好如初,从而维护了邻村之间居民的团结,从源头上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升级和激化。据管区便民服务站的葛长敏书记介绍说,要是以前,碰上这样的纠纷,肯定没有人会去管,那么群众就会去镇上讨说法,小矛盾不解决,就会酝酿出大矛盾。现在好了,有了便民服务站,即使再棘手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协调解决。

  夏于庄村有一片830多亩的水库闲置地,多年来一直由村委会统一组织村民进行招标,承包给个人耕种,尽管招标时,每亩地的承包费用多达380多元,但到了年底,却始终收不上承包费,年复一年,这些集体土地逐步落到了少数人的手中,既损害了村集体的利益,又引发了多数村民的极大不满。官路管区的书记刘刚介绍说,以前,像这样棘手的问题,镇和村的干部们根本没有精力去管。便民服务站设到管区后,立即成立了工作组,入村逐户走访群众,听取他们对闲置地承包管理的意见,当了解到90%以上的村民同意按人口人均分配水库闲置地后,他们与村“两委”一起,分别召开了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本着利益均衡、统筹协议的原则,决定对耕种者按人头计算,每人每年收取50元的承包费,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无保户收养等社会保障经费。于是,全村860多人缴纳的4万多元承包费很快收缴到了村委会。

  马店镇管区政府便民服务站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减少矛盾冲突,还是乡村人民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的一部分,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促进了基层政权职能向尊重农民和服务农民转变,有利于建立民主的、公平公正的自治为主的乡村社会。

  既减员增效,又提高效率

  在马店镇下派到管区的28名机关干部中,实行“一人多岗”和“一岗多责”制,他们既是各管区的相关负责人,又兼任原镇机关职务,这一举措既为镇机关实现了减员增效,提高了政府服务效能,又为干部提供了更大的锻炼空间,提高了他们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宋延龄原是马店镇外商投资中心主任,今年起,他兼任了韩寨管区的党总支书记。他说,以前自己对乡村的工作了解得并不多,自从兼任了管区书记,一周时间里有一半时间要去各辖村,了解基本情况,解决村民们的实际问题,常常是在村民的炕头上以心交心,征询村民对管区的意见和建议。

  宋延龄认为,这一年来,不仅他在镇机关工作丝毫不受影响,而且,因为镇机关的工作同企业联系密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已经为所辖管区内三个困难家庭的子女在企业里找到了就业岗位。

  如今,马店镇管区“政府便民服务站”带来的乡镇基层政权职能的转变,使镇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为:首先是机关变得清静了,以前每天一上班,就有上访者堵门口,吵吵嚷嚷,自管区下放到村后,全镇95%以上的矛盾纠纷在管区得到了有效化解和处置,镇机关工作秩序井然;其次,领导的压力减轻了,以前镇领导往往一上班就忙于接待处理基层问题,现在,党委和政府领导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抓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了;第三,管区干部责任意识增强了,以前,管区干部局限于上情下达,工作主动性差,现在都能主动沉到村庄铺下身子抓稳定、促发展;第四,农民群众的心顺了,现在,群众有问题要解决,有事项要办理,可以直接找管区干部,甚至一个电话,让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矛盾纠纷在“炕头”上就能解决,许多生产生活事项不用出村就能办理。

  本报记者 梁学勇 刘丽娜 通讯员 赵法文 刘振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