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即墨供电:倾情演绎“光明无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3:02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这些年,即墨市供电公司无处不在演绎着“光明无限”:全国电力“三为”服务达标单位、“国家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全国“县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先进县(市)”、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全国电力标杆企业等奖牌纷至沓来。今年,公司经理孙立山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公司“即墨供电,光明无限”获得全市“十佳”服务品牌。

  块块奖匾,道说着即墨供电人演绎“光明无限”的历程;面面锦旗,记录着即墨供电人擢取“耀眼光彩”的辛苦。

  凝心聚力搞电建

  1997年前,即墨只能靠外县(市)220千伏变电站供电,电力供应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作为“先行官”的即墨供电公司,根据即墨市委、市政府总体要求,迅速拿出了既符合现在实际需要,又适合今后发展的全市电力建设规划“蓝图”。

  为了使“蓝图”成真,让即墨拥有自己的独立电源,公司经理孙立山多方争取支持,最终办妥项目的立项、征地等手续。1998年8月,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期待和希望,凝聚着电业人辛勤汗水,投资8000万元的220千伏变电站,提前一个多月顺利投运。

  在即墨市供电公司,领导强调最多的是:要为全市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当好配角——经济触角伸到哪里,电力建设跟到哪里;哪里需要电,哪里就建站,哪里就架线。

  2000年,即墨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全面实施了招商引资工程。经济的发展吹响了电力建设的号角,面对城南工业园、经济开发区用电负荷发展迅猛的形势,公司挤出3000多万元,在文化路东端建设全市第五座110千伏变电站。该电站的建设投运,确保了城区周围经济发展的供电需要,为城区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35千伏青岛服装工业园变电站的提前建设,为园区的招商引资提供了稳固的电力保障。投资8000万美元的韩国高丽钢线项目因为用电需求量大,在先后考察了几十个地方都不满意后,最终被即墨良好的用电环境所吸引,落户青岛服装工业基地。

  自1999年创建省和国家“一流”以来,该公司从服务即墨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不建办公大楼,建设强壮电网。7年来,共投入电网建设资金5.38亿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10座,新建、改造110千伏线路6条64.61公里,35千伏线路16条111.55公里。目前,全市境内已建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21座。现已有9条110千伏线路、4条35千伏线路与青岛电网相接;所属的26座变电站全部实现双电源双主变供电,达到N-1要求。供电可靠率达99.91%,电压合格率达98.55%。城区的主要10千伏线路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所环网的10千伏线路均来自两座变电站。网架水平已经处于全国县市级电网领先地位。

  发展科技竞一流

  即墨市供电公司经理孙立山说过:一个只知道弯腰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永远迈不开现代化的步伐;一个没有自身强大科技优势的企业,永远不可能是一流企业。

  早在1983年,他们就创建了电力自动化调度中心,这在全省县级供电企业中是第一家,并于1992年顺利通过了全国县级调度自动化、实用化验收。在组建县调的23年间,他们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先后进行了多次升级改造,使调度自动化系统除具备基本的“四遥”功能外,还实现了变电站远程抄表、无功自动优化控制等高级功能。

  建立了95598服务热线支持系统。2000年10月,该公司开发了TOMS2000语音服务系统,同时接入市话8553000,构筑了电话连接客户的语音服务平台。2003年6月,借助95598服务电话的品牌影响,对服务平台进行了升级,使95598形成了一个信息处理中心、一个网站、25个终端站。

  自主开发了新的营销系统。将原来单一的电费管理系统升级为业扩管理、计量管理、电费管理、大客户服务、用电检查五个子系统相互连接的信息大平台。系统还实现了银电联网,每月抄表后由银行自动代扣电费,极大地方便了客户。

  建立了大客户服务室。即墨市供电公司构筑起新的“大客户服务平台”,系统安装运行客户终端170台,可监测最高负荷10万千瓦,占全市应监测负荷的80.6%。

  实施了“带电作业”。为保证供电连续性,避免因接火停电给客户带来不便,公司投资260万元,购置了带电作业车等设备,成立了带电作业班,开展了10千伏线路带电立杆、带电接火、带电更换令克、施工中的带电跨越等项目,4年累计完成带电作业950项,多供电量980万千瓦时。公司还开展“零点工程”,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精诚服务赢民心

  在2005年全国农电发展论坛上,孙立山经理的《创品牌服务,树企业形象》发言,引起全场轰动。他说:“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品牌竞争的新时代,中国经济正从传统的产品经济走向客户经济、服务经济。优质服务已成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如何转变观念,打造品牌,提升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和艰巨任务,而把优质服务建设成为一种文化,继而转化成为一种品牌,就能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于电力客户,服务于发电企业,服务于社会发展。

  早在1997年,即墨供电公司就在全行业提出“电力服务创名牌”的口号,这一举措当时在全国还属首次。

  即墨的电力服务是极具特色的。近年来,他们实行了“一柜通”式服务。营业厅设立6个综合业务办理窗口,窗口间微机联网。窗口人员“一人多能,一岗多责”,客户到营业厅无论办理任何用电业务,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能办完全部用电事。公司推行了“亲情化”服务,对客户群体进行分类建档。针对大客户特点,公司专门建立了服务经理制,对大客户提出的报装申请,上门研究供电方案,加紧组织施工。对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工业客户,现场帮助制定合理用电方案,引导鼓励使用低谷电,使其降低成本、走出困境。居民客户新建房、发展企业或高效农业需新上电,他们亲临现场帮助布线、安装电气设备,手把手指导科学合理使用电力。开展了“零点作业”。对于高负荷的变电站,因设备检修需要单台主变独立运行时,作业时间一般安排在0点至7点。为保证客户用电,公司还出动95598电力抢修车、带电作业车、发电车进行现场服务,并建立了“彩虹工程”常态运行机制。

  优质服务和“彩虹工程”的深入实施,一方面使公司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质的飞跃,过去是被动服务,现在是主动服务,客户普遍感到供电公司的工作效率加快了,服务水平提高了;另一方面赢得了社会信赖,提升了公司形象。5年来,即墨市供电公司共收到锦旗200余面、表扬信370多封。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连续6年在当地行风测评中荣获第一名;2003年被评为青岛市首批“基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2004年,被驻即墨四级人大代表评为“人民满意单位”;2005年,被国家电力行业协会授予全国“电力服务客户满意单位”称号。栾可才 郝 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