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元庄的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3:02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11月28日,气温骤降。当笔者顶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即墨市通济街道办事处西元庄村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深深感染,只觉得心里热乎乎的。村里一排排米黄色的五层楼房,被冬日的阳光映得十分漂亮和高档;宽阔的广场上,村民携孙抱子游来徜去,好不自在;道路全部硬化,电缆统统入地,盏盏路灯整齐地排列着……

  登上两层楼梯,笔者敲开一家村民的门,一阵暖气扑面而来,正在家里上网查资料
的高泽科放下手中的活计,双手把我们拉进门里。我们用羡慕的目光扫描了他的整个居室:115平方米的房子装修得风格时尚,客厅里西北角的3匹海尔立式变频空调正呼呼地往外吹着暖气。高泽科笑嘻嘻地告诉我们,他一家三口,妻子和儿子都在村里的企业上班。当拉起家中的变化,高泽科掩饰不住心中喜悦,他说:“因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使我村电力供应充足,我家里客厅和卧室里都装了空调,冬暖夏凉;电脑、电视、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还有厨房里的电磁炉、微波炉、电饭锅,做起饭来既方便又环保。”和着我们的啧啧称赞声,高泽科似谦虚又自豪地说:“现在村里家家都这样了,不稀奇。”

  离开高泽科家,我们又来到村委办公大院。干了20多年村干部的董显刚说,村里的发展,我脑子里就像电脑一样,每一步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们村能发展这么快,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啊。我们村有638户,原来村里只有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现在已经有6台变压器了,容量达到1380千伏安。因为电力充足,村里的招商引资才得以快速膨胀。如今,已经有32家内资企业、8家外资企业和200多家个体私营企业落户村里,外来人口2万人。如果没有电力做后盾,这想都不用想啊!2005年,建前面这片300户居民楼的时候,是供电公司无偿把工地里的线路改了出来。建成后,又给我们架新线路、装电表,没有收老百姓的一分钱,村民们舒舒服服地搬进了新大楼。这个月,旧村的拆迁刚刚结束,现在,村里已经没有老房子了,过不了多久,新楼房建成后,所有村民就都住上楼房了。供电公司对我们村实行电气化改造后,家家户户都得到了实惠,家用电器用多少都没有问题。村委前面这个广场,一到晚上灯火辉煌,街道上的200多盏路灯把道路照得通明。这不,村里又投资1000万,建了一个13000吨的冷库,如果没有电力保障,哪敢啊?生怕我们不信似得,董显刚非要带我们到村里的企业转转。

  跟着他来到西元冷冻食品公司,看着这里高标准的厂房,美丽、整洁的厂区环境,俨然一家现代化的大企业。这里的总经理高宜传说:当初在这里投资,就是因为这里配套齐全、电力充足。我这个企业是一个对外出口型的企业,订单卡得紧,一刻也耽误不得。如果没有电力保障,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电力让西元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让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步伐中,一定还会有许多村庄像西元庄一样富起来、强起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