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专家热”对和谐医患关系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3:17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上周一,青岛市市立医疗集团对外宣布:49位已退休离开工作岗位的资深老专家本周起被重新请回医院,在该集团的东西两个院区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并接受患者的预约就诊。

  日前,记者在市立医疗集团东院区门诊服务台了解到,从上周一上午7点半开始,预约电话就几乎不曾间断,其中绝大多数是咨询老专家坐诊情况的,仅当天,这样的电话就有100多个。随后两天来,仍然不断有电话打进来了解相关内容,或直接预约老专家门诊。

  位于老城区的该集团西院区同样出现了“老专家热”。著名专家门诊的薛护士长告诉记者,每天都有三四十个电话是咨询或预约老专家的。虽然老专家每周坐诊的时间相对固定,但是由于有的老专家因身体等原因有时不能按时来坐诊,所以希望患者能提前预约,以便一旦专家不能来时可及时告知患者。

  一时间,“老专家热”成为青岛医疗界当下焦点。而据记者了解,在市立医疗集团请出老专家之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已于1999年推出了资源专家门诊,全部是退休的老专家坐诊。几年来,该门诊一直受到患者欢迎,每天的门诊量在400人次以上。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老专家如此受青睐,医院又出于何种考虑请大批老专家“重出江湖”呢?

  青岛市立医疗集团总院长李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前,也陆续请过一些退休的老专家回来坐诊,但像这样一下子请这么多老专家回来,还是第一次,此举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把医院现有医疗资源充分调动起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减少排队候诊时间。今年7月,市立医疗集团东院区正式启用后,该集团原有的人员分散到了东西两个院区,专家资源略显紧张,患者找专家看病不得不排队等候较长的时间。而把退休的老专家请回来,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看病难”。二是可以提高整个门诊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这些老专家都是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技术水平和医德医风非常好的老大夫,是非常宝贵的医疗资源,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一直是医院所考虑的。此前,他们或在家休息,或在一些小诊所、小医院坐诊,难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而重新回到本院坐诊,对他们个人来说,在感情上更容易接受;对医院来说,可以提高门诊的技术含量,从而带动医疗质量的提升。三是老专家归来顺应了患者的需求。很多患者认准了一些专家后,愿意长期找这些大夫看病,而他们一旦退休,给患者就医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不少患者希望老专家回来。四是老专家和年轻专家各有所长,在一起工作便于取长补短,提高诊治水平。一般而言,老专家经验丰富,但对于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不太了解,而年轻专家接受新技术比较快,缺点是经验不如老专家丰富。他们的相互交流,必然对疾病的诊治大有裨益。

  李杨还告诉记者,该集团近期曾在患者中做过问卷调查,发现对老专家的满意度非常高,很多人明确表示愿意找老专家看病。这也是该集团此次请回大批老专家的原因之一。

  患者缘何对老专家情有独钟?记者日前在青医附院资源专家门诊采访时,陪父亲来看病的张女士道出了肺腑之言。她说,父亲患过敏性鼻炎多年,一到冬天就犯病,一般医生都会给开一些很贵的进口喷雾剂,父亲看过一次后就再也不愿意去医院看了,鼻子不舒服也自己扛着。这次在家人的劝说下,到这儿来找一位老专家看病。这位老专家问诊之后问父亲:你是不是嫌那些进口的喷雾剂太贵?我给你开一些便宜的药试试吧,不过,如果不行,还是要用一些贵点的,好不好?老大夫体贴、和蔼的问话一下子让我们感觉很亲近,父亲很愉快地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张女士说,病人非常需要人性化的关怀,大夫的一点关切、一点体贴会使患者感觉很温暖,也更容易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在这方面,大部分老大夫做得更好些。所以我们愿意找老专家看病。

  青医附院资深专家门诊的一位负责人说,老专家们看病不但特别认真,而且态度特别好,对病人非常体谅。比如,遇到有急重病人来就诊,资深门诊这里诊治不了的,老专家自己无法脱身,总是想办法委托工作人员将病人送到急诊室;病人拿完药回来,老专家总是耐心地告诉他们怎么吃,听明白之后才让病人走。所以,老专家每诊治一个病人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但换来的是患者的满意。几年来,这个门诊几乎没有发生过医疗纠纷。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目前在青医附院、市立医院坐诊的部分老专家已年逾古稀,神经内科的韩仲岩大夫甚至已过八旬,如此高龄仍然每周两次甚至三次到医院坐半天门诊,不能不令人感叹和钦佩。有业内人士指出,老专家的敬业精神和对病人的人性化关怀是一笔值得传承的财富,对于当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也具有启示意义。

  本报记者王丽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