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宁静致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4:10 舜网-济南日报

  —访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志刚

  本报记者 祝 蕾

  除了感叹张志刚的能力和魄力,二机床的员工谈及自己的老总时,总会补充一句:他是个有魅力的人。

  记者面前的张志刚,一身蓝色工装,胸佩工作牌,谈吐间透着从容沉静,却又不失激情。

  企业风格是人。诚哉斯言!

  责 任

  “做企业嘛,要靠产品说话,漂亮话少说点,实实在在的事多做点。”张志刚这样定位自己:“我从来不以‘企业家’自称,我就是国有企业的一名‘经营者’。”

  张志刚:二机床在中国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机床行业,是一名主力队员,是锻压行业的排头兵。在开拓国际市场上,我们就代表中国队,要带头冲锋陷阵。

  【话外音】张志刚告诉记者,二机床参加国际项目投标时,国外客户不是讲“济二”来了,而是“中国人”来了。“这时候,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这个企业,同时还代表国家。当我们在美国的土地上,看到美国人在我们中国人制造的庞大的冲压设备机身下穿梭忙碌时,既感动又自豪,因为我们的产品代表了中国机械工业的装备水平。”

  作为一名文革后参加高考的77级大学生,1981年张志刚大学毕业后选择了二机床,一干就是20多年。

  记者:这些年来,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您?

  张志刚:责任。不管是从政府的信任、职工物质文化需求,还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来说,都有把企业搞好的责任。虽然这话听起来虚了点,但确实如此。做企业,根本没时间想酸甜苦辣,那都是已经过去的事。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向前看,按照经济规律研究市场,小心翼翼把企业带好,不断做大做强。

  【话外音】很多时候,张志刚下班回到家,累得一句话也不愿说。“赶上项目投标,晚上不睡觉也要做出来,第二天你再累也得爬起来,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去干,竞争不允许我们休息,社会责任感、国家荣誉感不允许我们休息。比别人落后,就要靠后天的努力去弥补。”

  “我有时也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干,可能因为我出身军人家庭,在党的教育熏陶下长大,这更多的是一种本能吧。”他淡淡地说。

  创 新

  张志刚:二机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几代人的努力,在硬件制造方面具备了雄厚的实力,只要用户要求合理,不管是美国、德国还是日本的,都完全能根据需求开发出产品。二机床给外界的印象一直很稳健,但我们创新的脚步从未间断。没有创新能力,很难在这个行业站住脚,这也正是我们强势的地方。

  【话外音】做企业,不是仅凭胆量和决心就能做好。张志刚坦言,二机床这几年发展比较快,就是因为采取了很多国际上通行的、而且有成功经验的科学方法,比如流程再造、用人机制改革等。“可能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但实践证明,不这样做,速度就上不去。竞争这么激烈,一旦时机抓不住,企业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就会丧失机遇,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经营者的重要作用可能也就体现在这儿。”

  张志刚:企业发展永远没有止境,一个循环接一个循环,这就像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前一阶段汽车工业还满足于老三样,现在又有了新三样,不断有新产品出来。好的企业通过每个循环能够上一个台阶,发展快一点,步子大一点。

  【话外音】张志刚说自己也常常会思考用户到底看重什么,又是什么使得他们追加订单。他认为,重大技术装备对用户而言,技术、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都很重要,而价格恰恰可能要被放到最后考虑。“重大技术装备是为用户创造财富的机器,如果技术水平达不到或是质量水平不高,不要说价格低,就是白送都不会有人要。”

  近年来,济南二机床先后为国内汽车、发电、船舶、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提供了大量高水平装备。大、重型锻压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二机床有“中国汽车工业装备部”的别称。因为一汽、东风、奇瑞、哈飞、吉利等几乎所有国产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所用大型冲压设备均出自二机床。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广州本田、海南马自达等众多合资公司,近几年也纷纷选用二机床产品。凭借强大的自动化产品研发实力,他们成为国内惟一能向汽车制造行业提供大型高档自动冲压线、高档开卷落料线的公司。在今年6月国务院召开的振兴装备业工作会议上,济南二机床被授予“国内重大技术装备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企业”之一,成为我市惟一受到表彰的单位。

  今年9月,济南二机床“携”数控龙门镗铣床,又一次登上了“中国名牌”的领奖台。 由于锻压设备已荣获2005年“中国名牌”,济南二机床成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惟一金属成型机床和金属切削机床两类产品均拿到“中国名牌”的企业。

  魅力

  接触过张志刚的人,都说他是一位专家型、复合型的企业领导人。

  张志刚:重型装备业比较特殊,你的产品有时候能决定一家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很多项目客户都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到场,你的承诺会给他们信心。我是一名复合型的专业选手,商务谈判、用户沟通本来就是我的专长。

  【话外音】张志刚工作经历丰富,善于学习和思考,先后从事过机械压力机、金属切削机床两大类主导产品的设计和国际贸易工作,主管过市场营销、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长期的技术磨练和营销实践使他不仅对自己的企业和产品了如指掌,而且对国内、国际市场有了全面地了解,磨练出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上世纪90年代初,张志刚考入德国康斯坦斯大学专修国际贸易学,九十年代末,他获得了美国阿姆斯壮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赴日本参加生产管理研修,成为行业内闻名的学习型老总和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他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使他与外商谈判沟通自如。

  2004年底,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机床工程师大会”上,张志刚作为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理事长,代表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做了题为“中国机床工业的现状与未来”的演讲。他深入浅出的精彩演讲,加上儒雅的风度、熟练的英文,博得了200余名专家代表的热烈掌声。

  挑战

  2006年10月,德国汉诺威。在第19届国际金属板材加工技术展览会上,济南二机床让世界见识了中国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实力。展会期间,他们还签定了为德国第二大钢铁制造公司提供重型开卷线的供货合同,这是中国重大技术产品首次销往装备制造业强国德国。

  张志刚:我们这种装备更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我们试图用设备的水平和形象,让国外客户对中国产品有一个新的认识,中国不仅仅能做便宜的纺织服装商品,也能做高技术含量的,而且是知名品牌的重大机械装备。“中国名牌”只是在国内,真正的名牌是世界范围的。

  【话外音】“人们常常讲‘做大做强’,对二机床来说首先要做强,做不强就没有做大的机会。何为强?简单说,就是能与公认的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争,并能够经常拿到高端用户的订单,保证市场占有率。这有点像拳击中的重量级,你重量级不够人家不会跟你打。”张志刚说。

  张志刚: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是呈波浪式的,总是随着市场形势或国家经济形势有起伏。干企业是一项风险职业,天天都处在风险中,无时无刻不面临挑战。这种压力不但来自市场、客户,还有竞争对手。竞争对手有看得见的,还有看不见的、潜在的,但一旦浮出水面,将造成新的威胁。企业永远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在这个位置上,必须勇于接受挑战,永远向前。成功永远在前面。

  “要做世界品牌,不敢去冲击对手的大本营怎么行?德国人原来从来不用别国的装备机械,但现在二机床第一个出口德国的订单已经产生了。过去我们常讲‘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现在我们不仅要装备中国,还要装备世界。我们的目标是世界名牌。”

  路还很长,没有止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