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武汉试水公款吃请公示制 6项禁令规范吃喝(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4:12 国际在线

  公示只面向单位

  由于公款接待费用敏感,武汉市只要求其和单位内部公示满足单位群众的知情权,而非向社会公示。

  目前,在武汉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局上班的所有公务员,都能通过内部局域网看到
,2006年7月1日至9月30日,局里领导们填写的公款用餐公示表。

  “一般最先是贴在局办公大楼一层大厅内。”何孝齐说,公示7天后就会撤掉,再要查询就要通过局域网了。

  这张“公款接待情况公示表”已在武汉市各党政机关得到统一。

  记者在武汉市工商局监察处看到这张空白表格,上面需要填写用餐时详细资料,并需多名领导签字。

  该局监察处的吴处长说,2006年该局的公款接待公示主要通过书面简报形式发布到各处室领导处。“但那样,公示范围太小,只有一些处长才能看到。”该处长表示,从明年开始,该处的公款接待将通过内部局域网公示。这样全局职工均可以看到。

  武汉市工商局并没有大范围公示。相比市规划局在一楼大厅张贴公示的做法,吴处长有自己的想法,“接待费是党政机关内部事情,我们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向社会公示。”武汉市监察局党风室副主任章为表示,考虑到公示内容比较敏感,他们并没有要求单位向社会公示公款接待费。

  “我们更多的是希望满足单位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加透明度”。

  六禁令规范吃喝

  公示制只是武汉规范公务接待“六禁令”之一,刘生华说,只有这样才能在机关内倡导官员做事的文化。

  “公示制”是武汉在党政机关中推行公务接待费改革的六项措施之一。这项改革在2005年末开始登场。

  “当时,公示是在单位自发进行的,五花八门,如今做了统一。”刘生华是武汉市纪委党风室主任,也是此次改革的直接推行者之一。

  “治理公款吃喝,过去中央、省、市出台过一系列规定,”刘生华说,但是一些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款大吃大喝之风仍然屡禁不止。

  2005年6月,长期主政东风汽车的苗圩调任武汉市委书记。这位拥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背景的市委书记,在武汉市纪委了解到,武汉市有些干部用公款相互吃请玩乐,甚至跑门子、拉选票,建所谓的“人脉”关系时,当即提出要在全市党政机关倡导“做事的文化,而不是做官的文化。”“所以,我们决定从规范公款吃喝入手。”刘生华说。该市随即成立了“规范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用餐工作专班”。

  2005年11月8日,武汉市《关于规范公款接待用餐的有关规定》出台,这项制度规定了武汉同城单位不接待,禁止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等6项内容,从而被简称为“六条禁令”。

  武汉有近500名干部公开向群众承诺严格执行“六条禁令”。该市层层召开会议,部署执行禁令,并确定了市纪委机关、财政局、工商局、建委、硚口区等10个单位作为首批改革试点单位。

  规划局党委副书记何孝齐的皮夹里就有一张黄色塑料牌,上面印制了六条禁令的内容。像这样的“黄牌”,市纪检部门一共印制了1.5万张,下发给每名副处级以上干部。要求这些干部随身携带,随时提醒。

  “现在这张黄牌成了很多干部的‘拒请牌’、‘拒酒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