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史蒂芬·罗奇:中国的选择恰逢其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4:48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本月中旬,中美即将举行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届时,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将率领政府高级经济代表团来华参加这次对话。在此之前,记者就中美经贸关系采访了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罗奇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已经选择了追求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时机恰逢其时。

  一个不容忽视的消息

  记者:您认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

  罗奇:我上周在中国的见闻表明,中国选择质量型增长,并愿意承担经济减慢的后果,这对中国乃至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息。我们需要正确理解中国,中国经济在近年主导着全球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取得过如此迅速的发展成果,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世界产生过如此大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已从追求量的发展到了追求质的发展,显然,中国已经选择了追求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必将影响到中国的贸易政策、商品需求、环境因素、银行改革和资本分配方法等方面。

  从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角度,中国选择追求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时机恰逢其时。中国经济从1991年的全球第十大经济体变成今天的第四大经济体,追求质量的发展方式能够使中国充分重视过去一直忽略的一些问题,以及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新增长模式的风险

  记者:据您观察,在追求质量的发展中,哪些方面更值得关注?这种增长模式有没有风险?

  罗奇:贸易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已被列入质量型增长的议事日程。在贸易方面,11月起,中国对原油、煤炭和焦炭等产品加征5%的出口关税。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北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行这项工作。中国在知识产权基础研究上的投资,目前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投资国家。有趣的是,我这次在北京看到市场上2008年奥运会的纪念品都已贴上了正式商标和防伪标志。我相信,当中国把知识产权保护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时,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目标是达不到的。

  提高制造业的技术质量和提高银行业的信贷质量是质量型经济的另外两个方面。“十一五计划”已把每年降低GDP每单位能耗4%,2006—2010四年共降低20%作为目标;治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50%可能带来的新增银行不良贷款,是建立稳健而富有生机的商业贷款文化的重要举措。

  但是,与中国追求质量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相并存的,将是美国经济减速和以华盛顿为中心的保护主义。这两个因素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最大风险。前者对其构成短期风险,后者则构成系统性风险。

  中美经济主导世界

  记者:21世纪最突出、最明显的经济现象是中美经济主导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在整个世界历史中,从未有过这样的现象。您觉得,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趋势会不会持续下去?

  罗奇:由中美经济主导的世界经济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中美两大经济体在过去5年内创造了全球GDP2/3的增长。在2006年接近尾声时,这两个经济体的增长都在明显减速,这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我看来,这将成为靠流动性驱动的金融市场下的世界经济软着陆的主要风险。

  全球经济增长减缓

  记者:中美两国主导世界经济的现象,将会给世界政治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罗奇:由于未能改变中美两国主导世界经济这个格局,建立新的平衡,世界经济很容易受到中美经济减慢的影响。随着美国经济增长减慢、北京采取防止经济过热的措施,世界经济的增长很难达到人们一直预期的2007年的4.9%。

  据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