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面对让人头痛的邻居 你是来软的,还是来硬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5:35 杭州日报

  

面对让人头痛的邻居你是来软的,还是来硬的?
“千金买宅,万金买邻”。邻里矛盾在减少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多地考虑如何正确处理邻里纠纷。

  上周,杭州网有关于邻里纠纷的帖子,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思考,两大阵营“鸽”派“鹰”派开始纷争。

  杭州网论坛的两位网友,遇到了噪音污染,一个是空调外机轰隆声,一个是“倒车请注意”的喇叭声,好梦被惊醒,他们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结果……

  杭州网记者 徐 洁

  杭州日报记者 俞连明

  绘图/柴立青

  鸽派做法:

  空调室外机吵,在隔壁单元门贴了封信

  古木月月:隔壁单元某住户家的空调外机,吵得我们无法入睡。每天都得等到他们晚上12点半关机后,才敢进房间睡!真是很痛苦!而且无法确定是哪户。今天在隔壁单元门上贴了封信。但愿邻居能设身处地,哪怕修空调外机的费用我来出都无所谓,只要还我安静的夜晚!

  鹰派做法:

  电喇叭吵,剪断它的线

  炮兵侦察兵:一天晚上,我口袋里装了一把锋利的剪刀,带了一个小型手电,悄悄走下楼。站在小区楼之间的通道东张西望,确定周围没有一个人,我溜进了一楼的自行车库,很快钻到了白天看准的目标前——一辆电动车。我亮起手电,拿出剪刀,剪断了每天凌晨4点都会响起的温柔女声“倒车,请注意”的电喇叭。我迅速拿起电喇叭,飞快奔向垃圾桶,把电喇叭丢了进去。嘿嘿嘿,偷笑!从此不会有“倒车,请注意”来惊扰我的好梦了!

  “鸽”派“鹰”派网上PK

  更多人赞同“古月木木”做法

  面对同样的邻里问题,“古木月月”希望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来化解,“炮兵侦察兵”则显得有些过激。

  不少网友都碰到过类似的邻里矛盾,回帖的网友中大部分赞同“古木月月”的做法,他们说一封信虽小,却让人心中感觉暖暖的。

  梦的古城:这种事情有点头痛的,古木月月的做法已经很有耐心了。

  徐阿二:如果我看到这封信,我一定会去检查自家的空调。

  有人对“炮兵侦察兵”的做法提出了婉转的批评。

  我不是张国荣:小子,你不厚道。

  杭网118:真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吗?你这样就结怨了啊。

  “鸽”派“鹰”派现实遭遇

  “古木月月”发帖后,每晚都会上线讲述事情进展。几天来,她仍然被空调室外机的噪音所困扰。

  古木月月:又痛苦地过了一晚!不知道今晚会怎样!如果今天还是这样,真当受不了了。

  “炮兵侦察兵”则对自己的做法作出回应:天天凌晨4点,当你还在睡梦中,你家窗外有很响的“倒车,请注意”一遍遍在叫,每天你因此而失眠,你找车主说了无效,也没有人来管这事,你还要厚道吗?换了你会怎么样?

  现代邻里矛盾主要体现在五方面

  容易引起邻里纠纷的“导火索”,说起来主要有这些:

  高空抛物。从天而降的垃圾、杂物,有的散落一地,有的砸碎车玻璃,甚至砸到行人。尤其是很多没有专业物管的老住宅区,这个问题更突出。

  噪音扰邻。卡拉OK、装修、划拳、打麻将、练乐器、老年人因听力下降大音量看电视……都是小区里常见的噪音源。

  其他还有宠物放养、停车占道、空调滴水等。

  邻居交流少不是退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震宇,长期从事家庭社会学研究。她认为,现在,邻居之间交流少,不是退步,不能简单看作是社会道德的滑坡。“疏离化和都市化是现在社会的特征。现在不像过去,是单位统一分房,现在都是素不相识的人因买房而住到一起。买同一个楼盘的,一般生活水平比较接近,但因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志趣不同,邻里关系彼此疏离是不可避免的。”

  据调查,现在邻里之间打招呼的比例比十年前下降了25.18%,但互助互惠的比例却上升了65.61%。居住条件改善了,个人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人们越来越追求好的环境质量。以前因为是单位宿舍楼,生活在“熟人社区”里,相互串门、打麻将打到较晚,邻里都能接受,现在不一定接受了。邻里关系由从前的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人们需要思考,自己能为更好的环境做些什么。

  呼唤民间调解组织扮“和事佬”

  杭州在处理邻里关系方面是有经验的。“邻居节”是首创,满城飘起黄丝带,邻居一起吃饭、活动,让其他城市的人都很羡慕。杭州也有自己的“邻居公约”。很多社区还有网上邻居交流平台,有什么意见可以通过网络解决。

  但不可否认,有些问题无法在网络上解决掉。尤其是在一些老小区。这就呼唤有民间组织来调解,来发挥作用。

  “古木月月”的遭遇牵动着网友的心,大家给她出招:

  天空听雨:你写信别人会认为你太斯文了,反而不把你当回事,你还是亲自过去跟他们讲一下为好。

  九溪阿花:我住在德迦社区,我们社区有个“网上道德评议庭”,可以随时通过上网聊天或发帖子的方式,对身边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评判和辩论。建议你把这个帖子去社区的论坛上发一下,或许会有效果。

  爱上杭州网:应该强化社区等基层调解组织的职能,多做做和事佬,有个中间人磨磨嘴皮子,多安抚双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家的气也就消了。

  网友传授经验 学会做个好邻居

  邻里相处的重要一条就是要有宽容心,过于极端的做法还是值得商榷。曾经有着相同经历网友“劳百心”的经验之谈很具说服力:

  我家以前的空调外机声音也很大的,邻居上来说才知道,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后来叫了人来维修,可是第一次没修好,声音还是很大,他们晚上又上来了,可凶了,我们解释维修人员来过了,但是没有解决问题,还告诉他们,我还会叫其他人来修的。这样的事发生了,大家应该客气点。吵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网友“阿梁伯”的回复语重心长:

  让一让,三尺巷,要想拥有好邻居,自己首先学会做个好邻居。如果你能理解别人的心情,那么别人也能理解你的境遇。

  网友Emmaxu的建议:

  当你家装修时,先跟邻居打声招呼,嘱咐装修工动作温柔些;

  当你白天准备放音响时,先想想邻居是不是上夜班刚刚归来;

  当你在阳台上为花浇水时,先看看楼下是否有人,有没有晒着衣被;

  当你的孩子与邻居小孩吵架时,先看看别人的孩子有否受伤……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好,赛金宝”。邻里团结友好,增加沟通是必要的。网友也希望能增加更有效的沟通渠道,能帮助他们与邻居互相协调,达成谅解,能在邻居发生困难时相互关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