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企业不来气 农民工不见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5:43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在全省青工职业技能专场鉴定会上,记者发现一些引人深思的现象———

  ■本报记者陈科记者从7日开幕、为期一周的全省青工职业技能专场鉴定会上得到信息:在此前举行的全国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表彰大会上,我省有两名青工获得三等奖,但一等奖获得者中,却有两名是走出去的川籍民工。

  鉴定会开幕当天,记者发现,52名参赛者中,不见农民工的身影。

  这引起我省青工振兴计划的实施者———团省委青工部相关负责人的思考,“从青工振兴计划实施两年来的情况看,除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给技术工人提供的平台不一样外,我们的观念、舆论导向和社会对青工的认同,对青工成长成才的重视程度还需加强”。

  企业:破格晋升增加人力成本

  通过组织职业技能专场鉴定会,让有技术的年轻工人得到破格晋升的机会,同时营造鼓励青工学技术、互相赶超的氛围,这无论对青工的个人成长,还是对企业的发展都是一件好事。然而,令组织者感到意外的是,有些企业对此并不支持。

  据调查,召开鉴定会前,各地都通过团组织告知企业,凡符合要求的青工均可由企业组织起来集体参加技能鉴定,但不少企业没有组织青工报名参加。2004年青工振兴计划实施以来,每年都有青工“背着”企业来报名。

  究其原因,某企业管理者私下透露,青工一旦破格晋升,回到单位后待遇会相应提高。如果按正常程序晋升,一个青工要成为高级技师至少要等到40岁以后,但破格晋升后,企业就要多花费人力成本。

  农民工:“没时间,也不感兴趣”

  “在历次鉴定会上都很难看到农民工。这和我们最初想帮助农民工提高技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生活现状的愿望有差距。”团省委青工部的负责人坦言。

  由于农民工在企业多数是临时工的身份,没有纳入企业培训规划,因而也无法通过企业这一渠道获得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机会。“目前,农民工要参加鉴定只能自己报名。尽管我们收取的只是最基本的鉴定成本费用,但对他们而言仍是一个障碍。”该负责人说。

  在随后对一家私营企业的采访中,不少农民工对记者表示,平时忙于养家糊口,对学习、培训、晋升这些事“既没时间,也不感兴趣”。

  “经济原因、认识上的不足等因素都阻碍了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这让他们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生活现状。”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导向:技术人才无上光荣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技术人才晋升后,很快就从技术骨干转型为企业管理者,不再从事技术工作。

  “这对技术人才来说是一种浪费。有些人技术好,但并不一定适合经营、行政管理工作。”团省委副书记周键认为,造成“工而优则仕”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人才就要当官的社会导向。

  “应该形成技术人才无上光荣的导向。”他举例说,在中国一汽大众公司,首席工人和副总享受同等待遇,“每一个岗位都能出状元,只要有制度的保障,就能留住人才。”

  记者获悉,团省委明年将在青年委员中增补高级技能人才名额,使技术人才获得应有的政治、社会地位。

  链接

  自2004年我省启动“四川省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以来,团省委通过组织培训、大赛和鉴定等手段,用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培养了1000名青年经营管理者、1000名青年企业技术人才,10万名青年熟练技术工人,为10万名下岗青工、社会青年和务工青年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