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闪耀在三峡之上——走在中部前列的宜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7:13 荆楚网-湖北日报

  记者蔡华东 曾祥惠 刘长松 张晓峰 鲜于小明

  编者的话:

  亘古不息的长江在她身边奔流,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她的土地上耸立,近年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就引人关注。宜昌,如镶嵌于世界水电之都花冠上的明珠闪耀夺目。

  近日,本报记者再赴实地采访撰写了一组报道,向你讲述宜昌之变。你关注宜昌吗?你了解宜昌吗?你生活在宜昌吗?你与宜昌息息相关吗?敬请广大读者评说。

  

闪耀在三峡之上——走在中部前列的宜昌(图)

  宜昌全景

  高山平湖出三峡。服务三峡有宜昌。世界的目光关注三峡。11月3日,博茨瓦纳共和国总统费斯图斯·莫里埃先生在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的前夕,特意来到宜昌,参观“把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三峡工程,度过了惬意的数小时。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作为知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宜昌共接待了外国部级以上来访团组30批327人。今年,这一数据又被大大刷新。

  宜昌,如镶嵌于世界水电之都花冠上的明珠闪耀夺目,为大三峡、大长江、大中华争光添彩。

  在吸引全球目光的同时,宜昌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步入“大起跳”阶段。

  宜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美仁近期是喜不胜喜忙不胜忙。他介绍,宜昌今年之内飞来两只“金凤凰”:6月下旬,总投资达80亿元的首钢宜昌高磷铁矿项目签约;10月22日,南玻集团投资60亿元的中国最大规模硅材料项目,在宜昌开发区猇亭园区奠基。回顾上世纪,伴随着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宜昌开始吸引全国全世界的目光,并实现了由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转变。1993年,随着三峡工程开工,宜昌不仅再次令全球瞩目,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大坝横空出世,高峡平湖美景展现在人们眼前,与三峡工程一并阔步前进的宜昌,也进入了全国百强城市行列。“十五”期末,宜昌生产总值达到608亿元,年均增长11.5%。区域内财政总收入105.5亿元,年均增长31.9%。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外贸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都仅次于武汉,居全省第二位。

  如何向更高的目标奋斗?今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出席并指导宜昌市委常委民主生活会。俞正声高度肯定了宜昌市工作,并要求宜昌把握良好发展态势,自我加压,用可能达到的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要在省内比,要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以及节能降耗高效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同等城市的前列。“走在中部地区同等城市的前列”,宜昌有基础。

  作为宜昌改革发展的“智囊团”,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冉锦成,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俊,市政府研究室主任郭康新等,对此作出缜密的统计分析和综合判断———

  大力实施“三峡开发、呼应汉渝,沿江突破,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十五”期末主要经济指标仅次于武汉,居全省第二位的基础上,今年1月至9月,全市规模内工业企业又实现工业增加值185.33亿元,同比增长20%,仍居全省第二位。

  三峡机遇仍然是宜昌发展最重要的机遇。1992年以来,139个单位落实对口支援资金94.1亿元。今年3月10日,宜昌赴北京参加中国光彩事业三峡库区(宜昌)行活动,先后共签约项目55个,投资金额97亿多元,其中1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今年7月18日,在国务院三峡办和省政府联合举行对口支援湖北省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座谈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宜昌共签约50个项目资金达67.59亿元,其中无偿捐赠项目8个,捐赠资金3500万元,经济合作协议资金67.24亿元。

  中心城区经济快速发展。一批投资过亿元的工业项目落户城区,初步改变了城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2005年,城区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23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58.8%。

  县域经济势头强劲。已有宜都、枝江、夷陵、远安4个县市区进入全省县域经济20个先进县市行列。其中3个县市进入10强行列。

  沿江经济带活力迸发。沿江经济走廊工业的经济效益和占全市工业比重不断提高。去年,规模内工业完成产值443亿元、工业增加值211亿元,实现利税122亿元,分别占全市的80%以上。今年上半年分别占全市的80.48%、86.29%、94.67%。

  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成果。从2005年至今年9月,共签约项目195个,在建招商项目396个,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343个,协议引进外来资金28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0亿元。投资额大、带动面广、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成为招商引资的新特点。仅2005年,在建投资总额超过1亿元的大项目就有79个,投资总额达到206.7亿元。

  旅游经济等“三产业”新兴勃发,今年游客将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大三峡,大工程,花园般的城区,特色浓郁的山水景区,土家农庄等,吸引着中外游客的目光和脚步。2005年,宜昌接待国内游客880万人次、境外游客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7亿元,占全市GDP的9.4%。今年1至9月,宜昌累计接待入境游客2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53.8%,入境游客人数和旅游创汇居各市州之首。

  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除本地一批传统知名品牌外,均瑶、娃哈哈、汇源、森达、维维、双汇、椰风等国内知名品牌,已成功创出了三峡库区对口支援企业的发展模式。“走在中部地区同等城市的前列”,宜昌有信心。

  宜昌市委书记李佑才在接受湖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世纪交汇的宜昌,资源优势与发展机遇凸显出来。

  宜昌扼鄂渝咽喉,守三峡门户,是中部西进的桥头堡,处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节点。

  宜昌水能丰厚,市域内水能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装机的8%,长江流域的15%,湖北的99%。两江(长江、清江)开发和四坝(三峡大坝、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建设将使宜昌成为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矿产富集,其中磷矿储量占全国的5.98%,湖北的40.09%,铁矿储量占湖北的31%。

  正在兴建和即将兴建的宜万铁路,沪蓉、沪渝高速公路,汉宜高速铁路,将使宜昌成为华中地区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李佑才说,俞书记的指示,不仅体现了省委对宜昌的殷切希望,也为宜昌指明了方向。宜昌不仅要争当湖北在中部崛起中的排头兵,更要争当在中部地区同等城市的排头兵。宜昌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是:经济更加发达,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幸福。到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和一般预算收入在“十五”末基础上再翻一番,实现建成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初步建成国际性旅游名城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和全面小康社会。“走在中部地区同等城市的前列”,宜昌前景光明,步伐有力。

  打造沿长江经济走廊,让沿江地区成为现代工业的集聚区、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这是2004年底宜昌第三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今天,我们走在长江宜昌段,一幅波飞浪涌势头强劲的建设图景呈现在眼前:以长江为轴线,上起秭归茅坪、下至枝江马家店,东西100公里、南北20公里的沿江经济走廊里,现代化工厂星罗棋布,工业生产蒸蒸日上。

  市长郭有明告诉我们,沿江经济走廊聚集了宜昌最先进的生产要素,形成特具活力的五大产业集群:以三峡电厂、葛洲坝电厂等为代表的水电产业,以华新水泥、惠宜陶瓷为代表的建材产业,以安琪、稻花香、枝江酒业、人福、东阳光制药为代表的食品医药产业,以宜化、兴发为代表的磷化工产业,以东阳光、凯普松为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

  在这条走廊里,有享誉华夏,走向世界的尖端品牌:

  宜化集团季戊四醇产量世界第一,目前还攻克了胶磷矿不能生产磷酸二铵的世界难题。宜化销售收入今年将超百亿元。

  兴发集团六偏磷酸钠产量世界第一,是全国最大的精细磷酸盐企业。以此为标志———宜昌正向全国最重要的磷精细化工基地和磷复肥基地迈进。

  人福药业医药产业园成为中国最大的麻醉药生产基地。

  三峡药业集团生产的硫酸新霉素产量世界第一。

  安琪集团酵母产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五,去年与海尔、联想一起进入全国60个“行业内最具成长力的自主品牌”行列。

  枝江酒业公司连续四年跻身全国白酒10强。

  黑旋风锯业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锯片生产、销售占国内市场的50%以上。

  华强科技公司丁基橡胶瓶塞已达年产30亿只规模,销量亚洲第一,占全国市场的30%以上。

  ……我们深入到沿江经济走廊中最具活力、最有成效的发展带———宜昌开发区东山园区和猇亭园区,更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片流金淌银的热土。在这片万分之五的土地上,创造了全宜昌百分之三的工业总产值。仅近两年,宜昌开发区就签约工业项目65个、在建项目28个,投资高达188.3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9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1.4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5亿元。10月22日奠基的南玻集团宜昌硅材料项目,年产4500吨高纯多晶硅,年销售收入可达百亿元。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宜昌,“地球村”里举世瞩目的三峡明珠,今日光芒闪烁,明日更加辉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