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踏访9年 绘制黄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7:39 长江商报

  本报讯(记者 杨佼 通讯员 周虹)12月8日,武汉市江夏区政府礼堂里,郑立国老人将自己耗时三年半画成的107米长《黄河万里行图》国画长卷,无偿捐给国家级博物馆——黄河博物馆。

  62岁的郑立国老人说,他早就有绘制长江、黄河画卷的想法。为了实现多年的夙愿,他1997年从江夏区电力局工会主席岗位上退休后,花了9年时间实地考察长江、黄河共12次
,足迹踏遍了长江、黄河两岸,行程达4万多公里。9年来,他拍下了几十斤重的长江、黄河实地资料图片,写下了17万余字的考察日记。他还用三年半时间,把看到的长江、黄河沿岸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等按60000:1的比例绘成长达两幅100余米的长江、黄河国画长卷,其中长江卷长122米,共26卷,黄河卷长107米,共24卷。

  昨日,记者看到郑老的长江画卷上,唐古拉山、虎跳峡、三峡等气势磅礴。中国黄河博物馆馆长王建平研究员说,郑老的这两幅作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重点性和观赏性的地理地貌、自然风光、名胜景物等,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科研价值,把艺术与科研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郑立国:花光积蓄绘画无怨无悔

  昨日,记者在江夏区豹獬镇郑老家中看到,偌大的房间里除了一张简易沙发和一个茶几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家具。郑老的书房里,却放满了一幅幅画作。他说,日子虽然过得简单点,但心里很欣慰。

  作品采用写真形式

  长江商报:你以前学过美术吗?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郑立国:没有学过,我原来是搞高压线设计的,会画一些画,但就是不会着色,后来慢慢学了一些。

  长江商报:可以介绍一下作品的内容吗?

  郑立国:作品全部都是写真的形式,包括长江、黄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山川地理、自然风光、文化古迹等。

  长江中的53个一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全部包括进去了,黄河的情况也差不多。还有那些有名的文化遗址,比如山西的汉王堆、长江上游第一座寺庙竹节寺、上海浦东、镇江的金山寺我都画进去了。不光是这些,包括长江、黄河100年来的大事我都记录下来了。

  行程4万公里实地考察

  长江商报:你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

  郑立国:我是从上游往下走的,最远的地方是长江上游唐古拉山口,这个地方除了一个叫曲额多颜的村子有30户人家和一个兵站外,方圆几百里都没有人烟。再远的地方我就没去,年纪大了,我受不了。

  长江商报:9年里有没有令你最难忘的经历或故事?

  郑立国:有一次在长江上游通天河,这个河段在青海玉树村多县。从地图上看,村多县城紧挨着通天河,但实际距离有20多公里,又没有车过去。我在一个小旅店里等了一天一夜,终于等来了一个马帮。我请他们把我带过去,对方开始不肯,后来被我打动了,把我带到那边去了。去了之后才发现,那里的路都紧贴着悬崖,像刀切的一样陡,上面还长满青苔,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夙愿完成心底坦然

  长江商报:听说为了去实地考察,你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郑立国:前年从上海回来时,带的10000块钱只剩下700块,去年从郑州回来时带的钱只有440块了,多呆一天就会身无分文。为了这些图卷,我一生的积蓄都花光了,考察长江花了5万多元,考察黄河花了3万多元。

  我这一生除了绘制长江、黄河长卷外,什么事都没有做,包括住的房子都还是好多年前建的,也没给儿女留下什么财产。为了做这件事,我9年没有买过一件衣服。

  长江商报:你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家里人是怎么看待的?

  郑立国: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河,对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用一种直观而又真实的方式把她们展现出来,我觉得很有必要。

  如今我的心愿完成了,我心里很坦然,也很欣慰。我要特别感谢的是我的家人,没有他们的支持,我无法完成考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