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扬子暖冬行动打爆爱心热线 热心市民争相捐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7:43 扬子晚报

  

扬子暖冬行动打爆爱心热线热心市民争相捐助

  本报与南京市民政局、南京市慈善总会联手发起“2006扬子暖冬大行动”,“爱心超市”、“爱心圆梦”和“爱心义卖”三大板块同步进行,为贫困家庭送去物质和精神关爱,圆他们“这个冬天并不冷”的梦想。

  “2006扬子暖冬大行动”爱心热线96096,期待您的参与!

  本报讯 “2006扬子暖冬大行动”上周五开幕以来,度过了第一个不平静的双休日:气温虽降,但市民的热情却丝毫不减,目前通过各级各类慈善超市或社区互助社进行捐赠的市民,每时每刻都在增加,其中出现了不少做善事不留名的市民。本报爱心热线与各级慈善热线“挤爆”了众多热心人滚烫的话语。

  昨天恰逢艳阳天,中午时分,一位女市民打电话表示,前天起她就在家里准备好了4床盖的垫的棉被,全部套上干净的被套;此外,为了积极响应本报的“暖冬行动”,所有家庭成员每人都拿出一条羊毛裤、一件羊毛衫,希望这些衣裤给在南京生活的外来打工人员带去温暖。新街口长江路社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今年立秋以来她已经三次参加了社区的捐赠冬衣活动,家里可谓“掘地三尺”,能拿出来的都拿出来了。但是看了本报关于很多慈善超市还缺少一些食品的报道后,她决定最近去下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批发一些香菇木耳和水果等,让那些受助的困难群众能过一个像样的元旦春节。

  您想关心身边的困难群众吗?请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将在“爱心榜”宣传您的义举;您需要帮助吗?请向社区慈善超市或互助社提出申请,我们将和南京市慈善总会一起,把来自社会的爱心传递给您。 (董婉愉)

  睡着了还要撑把伞遮雨残疾人老佘盼望修屋顶

  

  请拨打“暖冬热线96096”,大胆倾诉你心底的梦想!我们尽可能让你美梦成真!

  “十几年了,最怕下雨天,我这老房子到处漏雨,睡在床上也要腾出一只手来撑伞。我盼着有人帮忙把屋顶修好,刮风下雨天能睡个安稳觉!”这就是家住火瓦巷的残疾人佘光荣的梦想。

  老父年高无法照顾他

  昨天上午,龙王庙社区徐水兰主任领着记者去探望佘光荣。从宽阔繁华的小火瓦巷拐进一个狭窄的弄堂,脚下的路坑洼不平,绕过六七个弯,终于来到一座土黄色的平房前。“坡屋顶的那间住着父亲佘老,80多岁,旁边的小间是儿子老佘——65岁的佘光荣家。”徐水兰告诉记者,在老佘十多岁时,老佘离婚了,他就跟着父亲过。不过佘老经济条件非常有限,对儿子无法多加救济。

  记者进门时,老佘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满是“雪花”的电视,那是一台旧式熊猫牌黑白电视机,天线已竖到最高限度,却只能勉强看到人影。“没装有线电视,电视也太老了,只能收到一个台,不过凑合着也够了。”说着,老佘憨厚地一笑。记者看到,屋子不到十平方米,因为潮湿,有一股浓重的霉味,一张单人床、方桌、柜子之外,再无其他家具。不过记者看到,他的床上铺了三条棉被,还算厚实。“这些家具和棉被都是社区爱心超市送的,我身上穿的毛衣和棉衣、棉鞋也是去年社区送的。上周社区又送了一件新羽绒服,还没到最冷的时候,不舍得穿。”老佘说这话时,有些感动。徐水兰说,老佘无业无收入,一辈子没结婚,靠吃低保过活。平常吃青菜、萝卜、黄豆芽,每天只做一个菜,半个月才能吃点荤。有好心的邻居见他可怜,送点荤菜、肉包子给他。邻居田大妈说:“那天我端了半碗茨菰烧肉给他,才一转身,他就把肉全吃完了。”

  睡着了还得撑伞避雨

  聊起自己的不幸遭遇,老佘的口气并不是很沉重。5岁时因为顽皮,他从五楼窗户摔下,伤了右边手臂,家里无钱给他治疗,只好用红头绳绑几张草纸“疗伤”,至今肘部以下无法伸直。祸不单行,他13岁玩跷跷板时又摔断了右腿,从此膝盖以下肌肉萎缩。

  生活上的贫困老佘还能乐观面对,而屋顶漏水却折磨了他十几年,眼看房子越来越破败,他愁坏了。记者看到,土墙房屋由于年久失修,毛竹木板的屋顶已千疮百孔,很多部位甚至塌陷、断裂,墙角处有大片水渍。“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床正上方的屋顶漏得厉害,白天我用脸盆接水,夜里睡觉时只好撑把伞,雨顺着伞的边缘掉下来,被褥都湿透了。”老佘边说边示范。“我习惯了,睡着了就一只手撑着。没办法,整个屋顶都漏雨,根本睡不好觉。”下大雪时,屋顶积雪融化后,雪水顺着屋顶的裂缝渗进屋里,屋子冷得像冰窖。

  记者了解到,老佘的房子属于私房,从来没人来维修过,他也根本出不起钱雇人来修。“要是扬子晚报能帮我修好屋顶,我就心满意足了!”老佘笑着说,又补充道:“屋顶太脆弱了,人还不能上来多,超过三人屋顶就塌喽。”

  残疾人老佘的梦想让人心酸,记者随即联系了洪武路房管所的曹主任,他爽快地说:“马上派人上门查看,我们免费帮他维修!”老佘的屋顶能修好吗?本报将继续报道修屋顶的圆梦行动。 本报记者 徐兢

  混血小姐妹想要录音机

  在南京市北圩路茶花里小学有两位特殊的学生,她们是爱莎、法提玛姐妹俩。小姐妹俩的父亲是几内亚人,来中国留学后获南京河海大学水利博士学位,但至今还未找到工作。母亲是中国人,不幸于4年前去世,现在姐妹俩住在姨妈家,姨妈是个下岗工人,生活比较困难。扬子晚报的暖冬大行动决定满足她们一个愿望。

  带着这个好消息,记者来到茶花里小学,正好是下课时间,上四年级的姐姐爱莎正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呢!记者发现,爱莎除了长相有点“小老外”的样子,其余和普通小朋友没啥两样,交谈中小爱莎说了一口地道的南京话。上课铃声响起,记者在二年级的教室里看到了正在认真听课的法提玛。据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爱莎和法提玛在学校遵守纪律,学习非常认真,和老师、同学相处融洽,她们已经完全融入南京这座城市了。北圩路居委会的欧主任告诉记者,爱莎和法提玛平时喜欢学习拉二胡和英语,但遗憾的是,前段时间法提玛不小心把家里唯一一部录音机弄坏了,她们在练习听力时少了个“帮手”,姐妹俩只能互相读英文来练习发音。她们多么希望有一个录音机啊!

  “真的有人可以送我们一个录音机吗?”明白记者的来意后,放学后的爱莎和法提玛在校园里兴奋得跳了起来。 王宏斌

  圆梦行动参与方法

  我想圆梦——

  如果您本人或者您身边的困难家庭有梦想渴望实现,可以拨打本报圆梦热线96096申报。贫困家庭和心愿经确认后,本报记者将前往贫困家庭中进行实地走访,真实记录贫困家庭的生活状态,表达他们的梦想。

  我想帮别人圆梦——

  贫困家庭的遭遇和梦想见报后,热心读者个人或单位如果想成为“爱心圆梦使者”,可以拨打圆梦热线96096参与救助,为贫困家庭送去自己的一片爱心,亲手帮他们圆一个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