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3类骗术最爱粘上大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8:13 南京晨报

  晨报讯 日前,一份来自浦口区在校大学生犯罪预防中心的调研报告显示,不少大学生淡薄的自我防范意识,已成为犯罪分子有机可乘的重要原因。在此,该预防中心的吴峰检察官提醒大学生注意防骗。

  骗术一:推销时假钞换真钞

  不法分子张某和杨某探听到某高校刚发过奖学金,有意到女生宿舍行骗。她们带着紧俏的化妆品上门推销,优惠价为208元,但是“大家交个朋友,零头就不要了,只收整数200元”。骗子事先在衣兜里装好几张100元票面的假钞,买化妆品的女生付200元票面的真钞,骗子接过去往衣兜里一插,马上又拿出来还给女生说:“最好付零钱。”纯朴的女学生又拿了4张50元的真钞付给对方,可她万万想不到,刚才自己的两张真钞已被调包!

  骗术二:假销“黄”真敲诈

  今年8月一个周末的晚上,某高校学生王某和马某在宿舍上网打CS,这时有一学生模样的人拿着报纸包着的“光盘”,鬼鬼祟祟地推销说:“我有好东西,保证精彩刺激,机会难得。”王某和马某觉得老打游戏也很无聊,经不住诱惑。刚与其谈好售价,就冲出了两个人:“我们是便衣!你们敢干这违法的事,是当场罚款,还是到所里接受审查!”这伙人诈光了学生身上的钱物。幸亏学生及时报案,高校保卫干部将三名不法分子逮个正着,此时他们正在同楼的其他宿舍故伎重演。

  骗术三:这个熟人是小偷

  学生郝某经常在学校附近一个饭店吃饭,时间一长,店主董某不是加菜就是打折送烟,表现得十分慷慨,不久即与郝某交上朋友。郝某也常将董某带进学生宿舍玩乐。在以后1年多的时间里,郝某宿舍的钱物经常不翼而飞,造成有的学生连生活费、路费都没了着落。有时,店主董某“得知”后,还特别“够意思”,主动资助一点。同学们之间互相猜疑,唯独对董某不曾怀疑。后经公安部门周密调查取证,终于查获了董某利用往来自由之便、多次作案盗窃学生大量现金及物品的事实。

  作者:吴峰 马英所 束宇/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