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肥东蜂农将赴非养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8:23 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陈典洪养蜂项目被尼日利亚大公司看中,他正做出国准备“吃的都是苦,产的都是蜜”,肥东县撮镇蜂农陈家三代养蜂,从来没想过会去国外养蜂,然而在今年中非民间合作加强的情况下,陈家一位普通的蜂农要去非洲养蜂了。昨天,记者对即将赴非的陈典洪进行了采访。

  祖孙三代一直养蜂

  ;陈家养蜂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那时养蜂需要的木材、白糖之类物资非常紧缺,都是凭票才能购买,但是养蜂人都可以优先购买。在合肥市运输大队优先调用车辆后,陈典洪曾跟着父亲前往巢湖、长丰等地“放蜂”,那时养蜂人甚至可以优先获得“火车皮”运送蜜蜂前往全国各地“放蜂采蜜”。改革开放后,养蜂渐渐成为一个并不吃香的行当,陈典洪后来又参与援藏建设,陈家暂停养蜂,但是陈家人养蜂的传统并没有丢弃,90年代中期,陈典洪又重操旧业,养殖了数百万只蜜蜂,他的儿子也跟着学习养蜂,陈家成为附近乡里有名的养蜂专业户。

  吃的是苦产的是蜜

  养蜂人常说:“吃的都是苦,产的都是蜜”,陈典洪告诉记者,养蜂风餐露宿,担惊受怕,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行当。1997年时,陈典洪带着家人前往山东曲阜“放蜂”,数十小时的长途运输,一路上他都没敢合眼,生怕出什么意外。到了曲阜后,他们又立即给蜜蜂“安家”,折腾了两天才得到休息。然而“放蜂”一个星期后,他们准备离开时,当地一些地痞竟然拎着大塑料桶来索要蜂蜜。陈典洪称“没有打到蜂蜜”,这群人竟翻箱倒柜硬是“抢”走了40多斤蜂蜜。

  类似的事情,陈典洪遇见过好几次,由于身在外地,又没熟人,大多时候只能忍气吞声。不过,也有一些事情让陈典洪难以忘记,香港回归时,山东的一位村书记邀请陈典洪来自己家中看电视直播,并安排一些老人、小孩子帮助陈典洪看蜜蜂;在一些地方,热情的乡民在他们放蜂时送来蔬菜馒头等物,也让他们感动。

  协会推荐机会来了

  “不懂蜂不能养”,陈典洪告诉记者,养蜂也是一门复杂的技术,他们陈家积累了数十年的养蜂经验,他自己还学习了“蜜蜂生物学”“蜜蜂管理”“蜜蜂王种培育”“各地农作物生长规律”等等,才算是小有成就。

  目前,陈典洪放养了数百万只蜜蜂,蜂蜜产量大幅提升,以前每箱蜂王浆72小时产量才50多克,现在每箱能产150多克了。为了与其他蜂农交流,陈典洪还加入了肥东养蜂行业协会,而正是协会的推荐,出国养蜂的大门向陈典洪打开。

  那是年初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国际华人论坛上,一家在非洲尼日利亚有着庞大产业的公司看中了肥东的养蜂项目,并决定与之合作。目前,陈典洪正在做出国前准备工作,他将前往非洲的热带雨林,养殖起自己的蜜蜂。(盛木生,文卓也,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