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红楼选秀”曾有选手想花50万买角色(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8:38 国际在线

  50万想买角色找错人

  虽然场面冷飕飕,但还是有部分参加海选的选手为了得到参演《红楼梦》的机会不惜代价。前天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从大观园相关负责人处得知,他曾收到选手发来的短消息:“我很想演林黛玉,请问这个角色多少钱能入选。”当时大观园负责人很纳闷,他们只是提供场地,上海区的主办方是SMG综艺部,为何这种短信会发到他那里?昨天总导演王尔利也向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证实的确有人提出想花50万元买一个角色,不过王尔利觉得这都是绝对不可能也不会被接受的事情。

  质疑一:“草根”只是陪玩何必海选?

  回应:上海区总导演王尔利表示:“其实,87版的《红楼梦》也是通过全民海选选演员的,而选出来的演员大多都是非专业的,因此海选是把草根一族中的遗珠捡起来。”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发现,评委们对受过专业艺术训练的选手比较青睐,他们挑选的几个“好苗子”不是来自上戏、就是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而王尔利更是点名好男儿宋帅,他觉得经过好男儿历练,宋帅比其他选手强很多。这就引出一个疑问,既然最终入选的大都是专业院校出来的选手,《红楼梦》还有没有进行全民海选的必要?

  质疑二:选演员还是在作秀?

  回应:王尔利对此表示恶搞的选手能够刺激收视率,在播出节目中肯定会有这些选手的集锦,不过能否进入复赛则需要商量后才决定。

  两天的海选,记者发现许多选手对《红楼梦》根本不了解,只是一味在“恶搞”,部分选手为了表演所谓的才艺居然是高唱与《红楼梦》无关的流行歌曲,让人实在摸不着头脑。不过评委们却坦承“恶搞”能够让人留下印象,对于进入复赛是非常有利的。昨天记者看到评委所标注的选手大部分都是师洋型的选手。这让记者觉得纳闷,这是在选演员还是作秀?

  质疑三:“红学”推广要靠海选?

  回应:昨天有许多评委很自豪地告诉记者,“红楼海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调动起大众的文学热情,“逼”着人们去读或重读经典。

  在记者的采访中,就有很多年轻人是听到有“红楼海选”这回事后,开始仔细阅读《红楼梦》原著。不过短时间内速读是否能够理解原著的精髓,这可以打很大的问号。这样推广“红学”不知道是不是悲哀?因为记者采访很多选手,他们普遍认为演贾宝玉只要装个娘娘腔,演林黛玉只要会哭。这就难怪记者看到要出演“宝玉”的男生大多看来很“娘”。

  【红楼怪梦】

  NO.1 一个长得憨憨的中学生模样的男生一上来就大声唱道:“我们是红楼梦的接班人,沿着旧版演员的光荣传统……”

  NO.2 一个圆圆脸盘、长相普通的女生,报的是薛宝琴,“我来报名《红楼梦》,可以说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今天天没下雨;地利,曹雪芹是南方人,他前后鼻音不分,我也是江苏人,前后鼻音也不分;人和,我觉得今天的评委老师都非常的和蔼。”

  NO.3 评委让一位报名宝钗的选手演一个劝林黛玉的片段,并让她把眼前的一根柱子当林妹妹,这位选手想了想,问评委:“对着哪根柱子?”

  NO.4 一位报名林黛玉的选手,“刚才我略略赏玩了这园中景色,我与这园子,犹如宝玉与黛玉初见,有一种‘我应识我,我应识我’的感觉。”(来源:东方早报 记者 骆俊澎)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